第137章 回家好好过个年

作品:《四合院:重生何雨柱,逆天改命!

    顾知秋又惊又喜,说话都结巴了:


    “坦——坦——坦克!”


    何雨柱微微点头:


    “没错,就是坦克。怎么样?”


    顾知秋激动地问:


    “性能数据怎么样?”


    何雨柱递上早就准备好的数据资料。虽然顾知秋不擅长制造,但对坦克的各项参数非常熟悉。


    他双手微微颤抖着翻看资料,难以置信地问道:


    “这些数据真的能实现吗?”


    何雨柱解释道:


    “理论上是可行的,具体效果还得经过实际测试。”


    顾知秋兴奋地说:


    “就算只能达到一半的性能,这也绝对是最先进的坦克了!”


    何雨柱自信满满地说:


    “要是只能达到一半,我何必写这些数据?按照我的理论,完全可以实现。要不要上去试驾一下?”


    顾知秋将信将疑:


    “这不会只是个模型吧?”


    何雨柱肯定地说:


    “当然不是!这可是实实在在的成品。只是材料消耗太大,我只做了一辆,但完全可以正常运行。”


    顾知秋迫不及待地说:


    “那还等什么,赶紧试试!”


    说完,顾知秋率先爬上了坦克。何雨柱熟练地坐进驾驶位,启动了引擎。


    随着一阵轰鸣声响起,众人纷纷出来查看。只见坦克在院子里灵活地行驶、转向,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所有人都看得目瞪口呆。


    试驾结束后,何雨柱问道:


    “顾所长,这份礼物您还满意吗?”


    顾知秋连连点头:


    “太满意了!这绝对是我收到的最棒的新年礼物。对了,设计图纸也准备好了吧?”


    何雨柱回答:


    “早就备好了。不过这次图纸数量比以往多很多,你得多安排些人手来接收。”


    顾知秋好奇地问:


    “具体有多少?我好提前调配人手。”


    何雨柱解释道:


    “大概是之前的十倍。毕竟坦克结构复杂,零部件又多,还有各种注意事项,所以资料量特别大。”


    顾知秋当即表示:


    “好,我马上安排人手,同时做好护送工作。”


    由于条件限制,坦克暂时无法运走,只能留在原地。


    看着图纸被妥善运走,何雨柱没再多说什么——这样的场景他早已见怪不怪。


    处理完所有事情后,何雨柱对顾知秋说:


    “顾所长,年前的工作就到这儿吧。接下来我不打算开展新项目了,等年后再说。


    这半年搞研发太累了,我想回家好好过个年。”


    顾知秋很爽快地答应了:


    “行,你去财务结算工资,领完就可以回家了。年前不用再来单位,要是有急事,我直接去你家找你。”


    何雨柱点头回应:


    “好,那我先走了。”


    随后,何雨柱前往财务室领取当月工资。


    这笔收入要是放在四合院,肯定会让众人羡慕不已。


    但对何雨柱来说,这点钱不过是小数目。


    他心里清楚,一旦这些技术成功应用,获得的奖励至少五万元起步。


    无论是武器研发,还是复式转炉炼钢技术,都将极大地提升国家实力。


    也正因如此,他对眼前的这点收入已经不太在意了。


    更何况,他每个月能拿到各种各样的票据,自行车票、手表票、缝纫机票,每两三个月就能有一张,更别提工业票、副食票、肉票这些常用票据了。


    早在半年前,他就通过空间储备了价值一万多元的物资,以防万一。


    就目前而言,这些物资对他来说并非急需。


    以前的何雨水水,每个月哪怕只有二三十元的收入,都会觉得心满意足、十分开心。


    可在当下何雨柱的认知里,每月两百多元的薪资,已然成了不足挂齿的微小数目。


    回顾一路走来发生的这些变化,何雨柱不禁苦笑着摇了摇头。随后,他跨上自行车,缓缓驶出工作单位。


    或许有人会疑惑,他为何不选择驾车出行?


    何雨柱心里有着清晰的考量。他深知为人处世应当低调,不能过于招摇,以防引来敌特分子的注意。


    再者,单位与住处相距并不遥远,凭借自行车代步,便能轻松抵达。


    何雨柱骑着自行车回到家中,和家人简单寒暄之后,便径直走进厨房,着手准备一家人的饭菜。


    与家人完成每日雷打不动的修炼后,何雨柱又一次跨上自行车,独自踏上行程。他沿着道路,朝着帽儿胡同的方向骑行,最终抵达李存仁的住所。


    推开院门,步入院落,映入眼帘的是杂草肆意生长、一片衰败荒芜的景象。


    看着这一切,何雨柱内心满是无奈,从这情形来看,师父短期内怕是难以归来。


    即便清楚师父归期未定,何雨柱依旧决定动手清理院子。


    毕竟,他能取得如今的成就,离不开师父往昔的悉心教导与全力栽培。


    就在他专心致志打扫院子的时候,门外骤然响起一阵敲门声。


    “铛铛铛……”


    何雨柱停下了手中扫帚的挥动。


    接着迈开步子走到屋外,将房门推开。


    他看向面前的陌生人,这张面孔极为陌生,他并不认识此人。


    何雨柱开口向来访者询问:


    “同志,您好,请问您找哪位?”


    来人见到何雨柱,神情微微一怔,随即问道:


    “请问这里是李存仁的家吗?”


    何雨柱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回应道:


    “没错,这里就是。请问您和李存仁是什么关系?”


    来人说道:


    “你好,我叫付志强。我家师长的兄长名叫李存仁,他之前一直在前线作战。


    这次从前线回来,按照这个地址找过来看看。


    算起来,这都过去六七年了。前几次来,房子都是锁着的,一直没见到有人。


    今天看到这里有动静,就过来问问情况!”


    听付志强这么一说,何雨柱又是一愣,然后说道:


    “你好,我叫何雨柱,是李存仁师父的徒弟。我师父在五年前已经去世了。


    这座房子也留给了我,每年我都会过来打扫一番。”


    听完何雨柱的话,付志强说道:


    “原来是这样。我们师长叫李存义,在家里排行老二,李存仁是他的大哥。


    李存仁从小就外出学拳,那时候正值战乱,一家人就此失散。


    现在战事平息了,师长就开始寻找大哥,没想到,人已经不在了。


    你能不能和我一起去见见我们师长?”


    何雨柱思索了一会儿,点头答应:


    “行,什么时候去?”


    付志强说:


    “你打算什么时候离开?要不你给我留个地址,到时候我去找你?”


    何雨柱点头表示同意:


    “可以。”


    随后,他将自己的地址告知付志强,并补充道:


    “要是今天上午过来,我就在这儿。这房子太久没人来了,我还得打扫一下。”


    付志强听完点了点头,便离开了。


    何雨柱继续打扫这座房子,这座两进的院落,他很快就清扫完毕。


    打扫完后,何雨柱坐在院子外面,回想起师父教导自己国术时的情景,脸上不禁露出一丝回忆的笑容。


    就在这时,一阵汽车的声响打断了他的思绪。


    何雨柱刚准备起身,外面就传来敲门声。他走过去打开门。


    只见门外站着一位中年人,面容与自己的师父有七八分相似,年龄大概四五十岁。


    付志强向何雨柱介绍道:


    “何雨柱同志,你好,这位就是我们师长李存义。”


    何雨柱往后退了一步,向李存义行礼说道:


    “何雨柱拜见师叔!”


    李存义摆了摆手:


    “不用这么客气,叫我二叔就行。我不是你们师门的人,不用喊我师叔。


    我这次来,就是想了解一下你师父的事情,方便和我说说吗?”


    何雨柱看到周围已经有人围过来看热闹,便点头回应:


    “好的,二叔,咱们进里面说吧!”


    李存义看了看周围的人群,也明白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于是点点头,跟着何雨柱走进院子。


    一进院子,何雨柱指着旁边的石凳子说:


    “二叔,您坐这儿吧。我平时也不常来,只是每年有空才来打扫一下。


    也没什么好招待您的,那边有口井,只能委屈您喝点凉水了!”


    李存义摆了摆手:


    “这算什么委屈,打仗的时候,连泥水都经常喝,我可没那么娇气。”


    接着,他又对何雨柱说:


    “既然你是我大哥的徒弟,我叫你柱子,没问题吧?不会觉得我唐突吧?”


    何雨柱摇了摇头:


    “师父平时也这么叫我!”


    李存义叹了口气说:


    “1949 年的时候,我就收到了大哥的信。但那时候,正是事情繁忙的时候。


    当时我在长沙整顿军队,后来又和外国军队作战。


    整个部队要进行整编,我们二野上下都忙得不可开交。


    一直到年底,整编工作才完成。


    我现在是二野 126 师的师长,这才有空来找大哥,没想到却听到这样的消息。


    你能和我详细说说我大哥的事情吗?”


    何雨柱点头,开始讲述自己如何认识李存仁,以及拜师之后发生的种种事情。


    讲完后,何雨柱说道:


    “师父一心想要突破武学境界,为了全力一搏,把这里的一切都留给了我,没有给自己留任何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