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败吕布震慑群雄,携太后重定乾坤

作品:《三国:开局貂蝉入我怀,我于汉末称枭雄

    “找死!”


    吕布暴喝如雷,炸破死寂


    胯下黑马猛地窜出,长戟撕裂空气,发出凄厉尖啸,直刺王景面门!


    戟锋未至,凛冽的杀意已压得周遭百官呼吸一窒。


    袁隗眼中闪过一丝得色,丁原更是攥紧了拳,仿佛已见王景脑浆迸裂。


    王景重瞳微闪,那迅若奔雷的一戟,轨迹、力道乃至所有细微破绽,在他眼中已洞若观火。


    直至戟风割面,他才猛地一夹马腹!


    赤兔通灵,激昂长嘶中向侧前方灵巧一踏,间不容发的让过戟锋最盛之处!


    同时,王景手中黝黑铁枪毒龙般探出,并非格挡,而是算准了吕布因狂喜而全力尽出、无法变招的刹那,精准点向戟刃与杆的连接处!


    “铛——!”


    金铁爆鸣刺耳!


    火星炸裂!


    吕布脸上狞笑瞬间僵住,一股远超他想象的沛然巨力自戟上轰然传来,震得他双臂酥麻,气血翻腾,几乎握不住长戟!


    “什么?!!”


    他瞳孔急缩,心中骇浪滔天,借力带马狼狈回旋,才堪堪卸去那股恐怖的力道,脸上充满了难以置信。


    不过,王景的强悍,也让吕布狂性大发:“有点意思,再来!”


    虓虎之威轰然展现,戟势如狂风暴雨,漫天戟影将王景周身笼罩。


    王景却如礁石屹立惊涛。


    赤兔马嘶鸣腾挪,总在最后一刻避开致命攻击。


    他手中铁枪或刺或扫,简约高效,每一击都势大力沉,逼得吕布连连格挡,竟完全陷入守势!


    十合已过!


    王景陡然冷喝,气势再度暴涨!


    他抓住吕布力劈后那一瞬息的空隙,铁枪如黑色闪电,变招为横扫千军!


    吕布旧力已尽,新力未生,瞳孔骤缩,慌忙回戟格挡!


    “轰!”


    枪戟第三次悍然碰撞,声响沉闷如雷!


    “噗!”


    吕布虎口彻底崩裂,鲜血淋漓,长戟哀鸣着脱手飞出,“砰”的一声插入十数步外的地面!


    王景枪势不收,顺势下拍,枪杆重重砸在吕布肩甲之上!


    “铿!”


    甲叶瞬间凹陷崩飞!


    “呃啊!”


    吕布如遭山撞,雄壮身躯直接砸飞离鞍,喷出的鲜血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重重摔入尘埃!


    尘土飞扬中,冰冷的枪尖已点在他喉间。


    吕布抬头,逆光中,那道身影巍然端坐马背,重瞳深邃,俯视着他,那目光中的平静比任何凶戾都更让他心悸。


    虎口鲜血滴落,他不敢动弹分毫。


    “杀你,易如反掌。”


    王景声音平淡,却带着睥睨天下的霸气:“念你武艺练来不易,滚吧。”


    无尽的屈辱与恐惧交织,吕布挣扎爬起,心神剧震,甚至无颜去看那深深插入土中的长戟,踉跄退走。


    全场死寂。


    文武百官的呼吸似乎在那一刻被掐断了,唯有风声掠过场中,卷起几缕尘埃。


    那不是激战,那更像是成年人对孩童的教训。


    丁原脸色铁青如铁,看向吕布的眼神中充满了冰冷的失望与嫌恶,嘴角微微抽动,强压下几乎脱口而出的斥骂。


    但那无声的鄙夷,却比任何声音都更尖锐地刺入吕布眼中、心中。


    袁隗老脸阴沉如水。


    袁绍、袁术对视,眼中尽是骇怒。


    王允激动得浑身微颤,心中狂呼:“天佑我王家!景儿真乃霸王再世耶!”


    王景拨马回身,不再看手下败将一眼。


    何太后纤手捂心,深吸一口气,将眼中那抹异彩强行压下,瞬间恢复了太后的威仪,凤目含煞,扫向丁原与袁隗:“执金吾,袁太傅!尔等纵容部将,公然冲驾,袭杀功臣,该当何罪?!”


    丁原、袁隗面色剧变,慌忙出列。


    袁隗抢先一步,躬身道:“太后明鉴!吕布匹夫之勇,冲撞圣驾,臣等万死!然其心亦是为国除奸,只是不辨真伪,心急莽撞。万望太后念在其昔日微功,从轻发落!”


    丁原亦紧随其后:“臣御下无方,罪该万死!请太后只治臣一人之罪!”


    何太后岂不知他们心思,冷笑一声:好一个‘心急莽撞’!好一个‘为国除奸’!


    若王景方才身手稍慢半分,此刻已是戟下亡魂,这‘奸’字,是不是又要安在他的头上?!


    可是面对眼前掌握实权的重臣,她只能见好就收,语气稍缓,却依旧冰冷:“念尔等亦是忧心国事,被这莽夫裹挟,此次便不予深究。望尔等日后严加管束,莫再生事!”


    “谢太后恩典!”


    两人暗松一口气,背后却已惊出冷汗。


    旋即,何太后声音拔高,清晰传遍全场:“河南尹王允,公忠体国,教子有方,于国有救驾定乱之大功!”


    “即日起,擢升司徒,录尚书事,协理朝政,总领百僚!”


    “其子王景,勇冠三军,诛杀国贼董卓,护卫哀家与陛下于危难之际,功在社稷!”


    “特封卫将军,假节钺,总督洛阳宫禁宿卫,京畿防务,拱卫京师!”


    “臣,王允。”


    只见王允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心绪,疾步出列,以头触地,行了一个无比郑重的大礼。


    声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沙哑与哽咽:“谢陛下、太后隆恩!”


    “老臣...惶恐!匡扶社稷乃人臣本分,实不敢当此重赏!”


    “然太后信重,天恩浩荡,老臣唯有竭尽残躯,肝脑涂地,以报陛下、太后!”


    王允跪伏在地,肩头微微颤动,将激动的神色掩于百官视线之下。


    王景倒是没有王允那般做作,王景于马上微微躬身,声音沉稳,却清晰地传遍全场:“臣,王景,领旨谢恩。”


    “必持此节钺,扫荡奸宄,拱卫京畿,不负陛下、太后所托!”


    何太后目光最后转向丁原,冷声道:“丁建阳,即日起,皇宫一应守卫之责,皆交由卫将军王景接管!”


    “你之部曲,退守原有营垒,无诏不得擅入宫禁及惊扰百姓!”


    丁原脸色阵青阵白,在王家父子赫赫兵威与太后懿旨面前,纵有万般不甘,也只能咬牙躬身,交出调遣宫禁卫队的部分兵符印信,恨恨退下,心中已将吕布骂了千万遍。


    百官队伍末尾,曹操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心中暗凛:“王景勇略,已非凡人!”


    “王允老谋深算,隐忍至此。袁氏四世三公,树大根深,岂肯甘休?”


    “这洛阳城,已成虎狼争食之险地,非久留之所!”


    他不再犹豫,悄然退至人群之后,对身边心腹低语:“速回府邸,轻装简从,我们即日便离开洛阳,回谯郡观望!”


    “是。”


    ......


    洛阳皇宫易主,王景麾下虽拥兵数千,声威大振,但内部成分复杂。


    华雄、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几人聚在一处临时营帐中,帐内气氛沉闷。


    他们虽得了封赏,成为朝廷的中郎将,但乱世之中,虚名远不如实实在在的钱粮兵甲来得安心。


    华雄性子最急,忍不住压低嗓子:“王将军…待咱兄弟们,倒也算仁义。”


    李傕擦拭着刀鞘,眼皮未抬:“可是仁义不顶饿。洛阳米贵,弟兄们刀口舔血,图的不过是养家糊口,博个前程。如今这空头官衔,怕是......喂不饱饿狼,寒了人心呐。”


    郭汜阴恻恻接口:“董使君在时,可不是这般......”


    话未说尽,但帐内几人都明白意思。


    前途未卜,人心浮动。


    这些话,正好被刚刚进入营中的王景听到。


    几人顿时大惊,膝弯一软,就要跪地请罪。


    然而,不等他们的膝盖触及地面,王景冷冽的声音已然斩落:


    “站直了。”


    三个字,平淡无奇,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意志,硬生生窒住了他们下跪的趋势。


    华雄、李傕等人僵在原地,跪也不是,不跪也不是,一时间竟有些无措。


    王景的目光扫过几人惊疑不定的脸,继续道:“我要的是能打仗的兵,不是只会磕头的废物。”


    “你们要什么,我知道。”


    王景的声音里听不出半分喜怒:“既入我麾下,刀锋所指,功赏过罚,皆有其度。”


    “本将军不会让兄弟们饿着肚子打仗。”


    “在此候着。”


    他不再多言,转身出帐,翻身上马。


    董卓以利诱之,我岂能空画大饼?


    此刻宫内初定,太后正需倚重于我,此时不讨要实利,更待何时?


    心念既定,他一抖缰绳,在策马直驱洛阳宫阙。


    ......


    宫阙深处,嘉德殿偏殿。


    何太后已沐浴更衣,云鬓高耸,珠钗璀璨,一身绯红宫装将她衬得威仪之中又显丰秾。


    得知王景过来,她特意屏退了左右宦官、宫女,只留王景一人在此。


    她端坐于案后,目光落在王景身上,那目光里有着劫后余生的松弛,更有一种审视珍器般的玩味与欣赏。


    “王将军来了。”


    何太后声音放缓,褪去了朝堂上的冷厉,多了几分只在殿内才有的、近乎私语的温和:“近前些说话。”


    “此次颠沛,若无卿家,我母子恐已遭不测。”


    “如今见卿家巍然于此,哀家与陛下之心,方得安稳。”


    王景依言上前几步,依旧保持着臣子的分寸:“护卫太后、陛下,乃臣分内之事。”


    何太后目光在他英挺的面容与肩甲上未尽的征尘上停留了一息,才缓缓道:“分内之事,也分做得是好,还是不好。卿家做的,是擎天保驾之功。”


    她唇角噙着一丝极淡的、意味难明的笑意:“哀家与陛下,自然不会忘了这等大功。往后这宫禁安危,社稷重任,还要多多倚仗卿家了。”


    王景微微躬身,顺势接话,将太后的“倚仗”之语引向实处:“蒙太后信重,臣必竭尽全力。如今宫禁初定,百废待兴,首重赏功罚过,安定军心。”


    他话音一顿,这才上前一步,从怀中取出一份帛书,双手呈上:“此乃臣草拟的此次护驾有功将士的封赏名录及所需钱粮用度细则,事关重大,请太后圣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