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堂审温清源

作品:《我叫魏斗焕,打的权贵直叫唤!

    上北境告御状的百姓被袭之事,如今已经在长安城内传开了。


    而且兵部侍郎王世安亲自作证,言道乃是他亲眼所见,还能有假?


    这一下,右相温清源的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彷佛被人往嘴里塞了一坨沙,但又不敢吐出来,极其憋屈。


    要知道在之前魏斗焕与他的斗争当中,王仲秋除了第一次在东瀛酒吧露过一次面,后面的事,无论是盐场被袭,还是章九中毒案,王仲秋连面都没露。


    而此次面对百姓被袭之事,王世安不但站出来了,而且言道自己亲眼所见,甚至连王仲秋都亲自现身。


    王世安的这番证词,威力可太大了。


    王仲秋亲自过问此事,事情可太大了。


    饶是温清源,此刻也失了神,急急思索当下应该怎么办。


    可面对如此铁证,他又能想出什么办法来?


    一时之间,众人只看到他脸上快滴出水来,可就是一句话也说不出。


    这时,魏斗焕忽的淡淡问道。


    “看来温相是不打算反驳了。”


    “如此,薛大人便按《大乾律》,依法定罪吧。”


    此言一出,众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无论是薛从如还是王仲秋,都在等着温清源的反应。


    可谁知温清源闻声只冷冷一笑,不以为然的道:


    “老夫乃当朝右相,有丹书铁卷,非皇命不可杀!”


    “尔等想要陷害老夫,只怕还不够格吧。”


    丹书铁卷这件事,在长安的人都知道。


    只是这个玩意儿因为朝廷内部的几次权斗,已经失去了原本的作用。


    他此刻提及,倒像是将这玩意儿当成了救命稻草。


    但无论是魏斗焕,还是王仲秋,薛从如,其实都明白他这话的意思。


    丹书铁卷本身已经没有价值,真正有价值的乃是给他颁发这玩意儿的郑元白。


    当初温清源因功成为宰相,乃是郑元白上奏皇帝,请求给温清源颁发丹书铁卷。


    那时候皇帝刚刚继位,即便知道这有违祖制,但迫于郑元白在军队之中的威望,还是照做了。


    由此,与其说这玩意儿是皇帝给他颁发的,莫不如说这玩意儿乃是郑元白给他颁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温清源此言所指,其实不是丹书铁卷,而是郑元白。


    他这话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那就是:这天底下除了郑元白能对付他,其他人,即便是皇帝,也不够格!


    换句话说,《大乾律》在他这儿都已经不管用了。


    面对如此嚣张的温清源,魏斗焕的眼神之中顿时闪过一抹凌厉。


    他知道,温清源已经退无可退,已经被自己逼上了绝路。


    当温清源搬出丹书铁券的这一刻,其实也就注定温清源必定失败了。


    因为郑元白是绝对不会为他出头的。


    “好狂妄的口气。”


    “没想到堂堂宰相竟视我大乾律法于无物,此刻仍旧指望着丹书铁卷能够免你之罪。”


    “那温相可知,朝廷早就宣布丹书铁卷不再有效,你手中拿着的,不过是废铁一块!”


    “难不成你温清源还想对抗朝廷不成!”


    这话,听上去没什么威胁。


    可仔细想想,却不由让人细思极恐。


    魏斗焕所言,对抗朝廷,其实翻译过来,就两个字——造反。


    朝廷都说你这玩意儿没用了,你非要抱着这玩意儿当挡箭牌,对抗打钱律法。


    这不是妥妥的造反这是什么?


    此言一出,王仲秋立时出声帮腔道:


    “温相真是好大的威风,不但敢明目张胆的视律法为无物,戕害百姓,如今更是意欲与朝廷作对!”


    “温相真以为在长安,就没人能拿得住你么?!”


    话音落下的瞬间,王仲秋身边的王府侍卫齐齐一部踏出,瞬间将温清源给围了起来。


    看这架势,今日温清源休想再走出京兆府衙门的大门。


    而面对如此情形的温清源,只是威威呃一笑,眼角皱眉遍布,盯着魏斗焕与王仲秋漫不经心的道:


    “你们一唱一和,不过是想逼着老夫造反罢了。”


    “真以为老夫老眼昏花看不出来了?”


    “你们张口律法,闭口律法,可知按本朝律法,宰相犯法,非三司协理不可审。”


    “你们想治老夫的罪?做的是什么春秋大梦。”


    即便是被逼到了这个份上,温清源依旧头脑十分清晰。


    他一眼就看出了魏斗焕与王仲秋此局的用意。


    随后更是一句话,让薛从如这个京兆府尹形同空气。


    饶是魏斗焕,也不由为这个老匹夫的狡猾感到佩服。


    毕竟若是换做其他人,看到这般阵势,只怕早就动起手来。


    可温清源不但没有动手,反而还如此镇定。


    果然是在沙场上拼过命的人。


    但即便如此,他温清源想要顺利破局,也不会如此简单。


    魏斗焕嘴角微翘,嫌弃一抹弧度,冷冷道:


    “不曾想温相竟还知道我大乾律法。”


    “好啊,既然如此,那我就再给你补充一条。”


    “按照本朝律法,宰相位高权重,所犯之案,自然交由三司审理。”


    “可昨晚之事,分明发生在长安郡县之中,非长安城内,此案自然应该由京兆府尹薛大人开审,审定完毕以后才移交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审核。”


    “你身为当朝右相,居然连我大乾司法机构的办事程序都不甚了然,看来你果然是尸位素餐。”


    长安京兆府尹的权力,来源于皇帝。


    而提出这个建议的,建议用京兆府尹来处理长安各县案件的人,其实是裴行远。


    而他当初提出这个建议的目的,就是纯粹的为了对付郑元白。


    皇帝采纳以后,因为当时受封公爵的人只有郑元白一个,故而郑元白很清楚裴行远的目的,可当他联系温清源对这个建议进行反对的时候,温清源居然言道此乃圣旨,他也无法反对。


    郑元白知道此事以后,当然是勃然大怒。


    他立刻北境写信,质问北境那边为何允许这个国政通过。


    然而北境那边却并未给郑元白满意的答复,这件事便不了了之了。


    事实上,郑元白在军中的影响力,因为郑元白之前在京城所为,其实已经下降到一个极低的地步,只是郑元白不曾感受到。


    而魏斗焕之所以如此算计温清源,最终为的,还是对付郑元白。


    这才是他对付温清源的真正目的!


    温清源可谓是郑元白在朝中文官集团中唯一的依仗,只要能剪除掉温清源这个羽翼,郑元白在朝中的影响力便会直线下降!


    而此刻,听到魏斗焕所言的温清源,脸上黑气氤氲,目光凶狠,但又透着一股隐忍的味道。


    他死死的盯着魏斗焕,一言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