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开始躺着赚钱

作品:《我叫魏斗焕,打的权贵直叫唤!

    陈家之所以能够长期赖着不肯增加盐税,正是因为陈家每年给朝廷中那些个大臣送了不少银子。


    可这点银子比起朝廷增加盐税后,那些个大臣自己从每年的朝廷财政预算中贪墨,简直不值一提。


    再有温家,温清源以前收人钱财,当然不好意思再让陈家多缴盐税,可如今陈家自己犯下罪行,留下把柄给朝廷,那他还能一如既往的为陈家说话么?


    显然是不能的。


    所以陈至源根本不敢让薛从如将其交由朝廷,更不敢让远在洛阳陈家人知晓他在长安所犯之事。


    对于陈至源而言,魏斗焕给他的乃是他最后的选择。


    三日后,魏斗焕再度来监牢。


    此时的陈至源已彻底没了之前的桀骜不驯,转而一副垂头丧气,颓废至极的模样。


    当看到魏斗焕到来时,他的眼中虽然还有怨恨闪现,可已经无法凝聚成火焰,心底的惶恐彻底占据了他的大脑,让他看上去显得十分畏缩。


    “陈公子想好了吗?”


    魏斗焕坐在监牢外淡淡问道。


    牢房内一阵沉默。


    可这样的沉默无法换来其他解决此事的办法,这样的沉默只能显得他黔驴技穷,山穷水尽。


    于是在好半晌后,他终是点了点头,神色黯然道:


    “我答应你的条件......但此事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绝不可让......”


    “这一点陈公子大可放心,你远在洛阳的爹是不会知道此事的。”


    不待陈至源把话说完,魏斗焕便已经猜到他想说什么。


    闻声,陈至源神色一顿,再度瘫软的靠在墙壁上,目光扫过魏斗焕。


    “这下可以放我出去了吧。”


    他以为这样就能脱离牢狱之灾了。


    谁知魏斗焕摇了摇头,不以为意的道:


    “此事我说了不算。”


    “你!”


    陈至源勃然大怒,猛的站起身来,眼神怨毒的盯着魏斗焕。


    “你敢耍我!”


    只见魏斗焕仍是一脸风平浪静的看着他,嘴角挂着若有似无的笑意道。


    “我可从没说过你答应了我的条件,你就能从这里出去。”


    “什么时候放你出去,那得京兆府尹薛大人说了算。”


    “毕竟你是犯事之人,当日审问也证据确凿,要就这么放你出去,京兆府衙门的脸往哪儿放?”


    魏斗焕这话已经说的十分明显,你陈至源想出去,那不得去找薛从如通通气,送送礼?


    就这么轻易的放了你,人薛从如不要面子的?


    听到这话,陈至源一咬牙,怨气顿时在胸腔内迅速升腾堆叠。


    他哪里想得到自己答应了魏斗焕的条件,居然还要拿钱赎自己,这不是得寸进尺吗?


    “好一个京兆府衙门!”


    “好一个官官相护!”


    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怎么听都有点滑稽。


    饶是魏斗焕也不由笑出了声来。


    “你说这话真的不会脸红吗?”


    “也对,陈公子生来的就是脸皮厚实,从来不知脸红这回事。”


    “罢了,这是协约合同,签个字吧。”


    魏斗焕不愿与他多做争辩,当即从怀里掏出早就准备好的协议。


    还是那句话,任何口头约定都没有一纸合约来得有效。


    而且还是与陈家这种自来就喜欢背信弃义,出尔反尔的唯利是图的商贾打交道,那他自然要更加准备完全。


    陈至源见得魏斗焕手中的协约,顿时恼羞成怒道。


    “你他娘的欺人太甚!”


    “我堂堂陈家大公子,难道还会出尔反尔不成!”


    在他看来,魏斗焕此举,无疑是在他打他的脸,而且还不是耳刮子,而是用鞋底板抽他的脸,与当日在东瀛酒吧内抽温之殊一模一样。


    他陈家大公子的身份,难道不是一言九鼎吗?


    还需要签订协约?


    要知道一旦白纸黑字的签了约,日后他想反悔,便没了底气。


    他如何能够签订这份协约?


    “你陈公子是什么样的人,你我心里都清楚。”


    “而且我这一纸协约也不是专门用来对付你的。”


    是的,魏斗焕忌惮的不是他陈至源,而是他背后的陈家。


    毕竟要对付陈至源,他魏斗焕的办法不要太多。


    可要对付陈家,白纸黑字的协约也只能算是一件还比较趁手的武器,能不能起作用还要另说呢。


    闻声,陈至源强忍着一口怒气在喉咙处滚动,最后实在无话可说,只得硬着头皮在协约上签了字。


    看着手中的协约,魏斗焕满意的点了点头。


    “日后大家井水不犯河水,还望陈公子自重。”


    言罢,魏斗焕转身便离开了。


    有了这份协约,他魏斗焕盐场的食盐便能正大光明的出现在陈家的盐商店铺之内,这不比他自己搭台子唱戏带货要轻松得多?


    而且通过此举,还能一举稀释陈家盐场在长安的份额,到时候整个长安的食盐供应只怕都会转到他魏斗焕的手中。


    如此生意,简直就是躺着赚钱。


    当然,想要达成这个目标,盐场的产量自然也得跟上。


    他返回盐场,将蒸馏箱的制作技术传授给了李老伯等人,而后大范围的扩建盐场,制作蒸馏箱,细盐当即一箱一箱的从盐场内


    产出,而后运往城中的盐商店铺。


    由此,魏斗焕细盐在长安算是打开了局面。


    而因为温家在码头上的接连宣布了几条口令,前去魏斗焕船队应聘的船员也随之多了起来。


    半个月后,魏斗焕船队全部就绪,船员水手全部整装待发,就等着魏斗焕一声令下就可迎客远航。


    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晨,魏斗焕委托码头工人们将运往洛阳,汉阳,成都等地的味精与各种货物装上了商船,在一声声炮竹声中,三十条船的船队迎风北上,开启了魏斗焕船队的第一次货物运输。


    当然,随着这批船一起出动的还有王煜。


    此番王煜跟船,有着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在泉州组建另外一支船队,用来为江南地区的春风楼运送海鲜。


    春风楼在全国各地的分店已经步入正规,他们对海鲜的需求正在逐步扩大。


    若只依靠长安船队的运输,肯定是满足不了的,扩建船队乃是必要。


    而也因为如此,生产味精所需要的海带,需求也不断增加。


    魏斗焕船队根本不愁没有货物运输。


    当然,仅靠这些是赚不了多少钱的。


    可魏斗焕并不在乎,他目前要做的就是让船队航行起来即可。


    而也就是在这时,楚姬看着整齐划一的船队渐行渐远,消失在碧蓝的海面之上,她主动找到了魏斗焕。


    “魏将军之前说的话,可还算数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