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温家的转变

作品:《我叫魏斗焕,打的权贵直叫唤!

    长安,宰相府,温家。


    陈至源被收监的消息很快传到了这里,温清源急忙叫来温之殊询问。


    可此时温之殊哪里敢对温清源说实话,于是只敢搪塞道:


    “此事孩儿也不清楚,尚且需要打听一番......”


    “你他娘的放屁!”


    “你不清楚,难道老子清楚?”


    温清源开口便骂,丝毫面子不留。


    他指着温之殊的鼻子喝问道:


    “码头盐场一事,是不是你和陈家那个纨绔合谋干的?”


    此事原本可大可小,在陈至源被京兆府衙门收监之前,他根本就没关注过。


    可现在陈至源被京兆府衙门收监,事情也就闹大了。


    而在长安有能力做这件事的,屈指可数,吴国公府恰好就是可能性最大的。


    一旦郑家,陈家以及他温家彻底搅合在了一起,长安可真的乱了!


    “爹......孩儿岂能做出这种事......”


    “孩儿哪敢啊,孩儿绝不敢做出违背祖宗......”


    他这话还没说完,只听“啪”的一声,温清源的耳刮子已经落在了他的脸上。


    此时温清源满脸皆是震怒,双眼如铜铃般盯着他。


    “陈家那个畜生想干嘛干嘛,你他娘的也跟着他为非作歹?”


    “老子就说钱岩为何突然离开豫州,原来是来了长安!他当初跟过郑家!”


    “他来长安干这种事,你跟着瞎掺和,岂不是往老子脸上抹黑?!”


    此时温清源已经彻底怒了,他万万没想到温之殊竟然敢私底下伙同钱岩干出这种事。


    他得到钱岩离开豫州的消息是在几天前,那时候陈至源还没被抓进去,所以此时的他显得有些后知后觉。


    要知道钱岩现在本身就是马匪,一旦让朝廷查实他温家勾结马匪,袭扰百姓,尽管他有大功于朝廷,那他这个宰相之位也别想要了。


    闻声,温之殊急忙跪地求饶道:


    “爹,这件事真不是孩儿干的......孩儿也没想到钱岩居然敢离开豫州......”


    “不是你干的,难道是陈至源那王八蛋一个人干的?”


    “他能叫得动钱岩?没有你温二公子的命令,钱岩敢离开金州?”


    话到这里,温清源阴沉的脸上已经快滴出水来。


    他不敢相信自己的亲儿子居然这么坑爹。


    这是把他这个宰相往火坑里推啊!


    他怒恨交加的看着眼前的温之殊,心底骤然生出一股想一巴掌扇死这个王八蛋的冲动。


    “爹......”


    “闭嘴!”


    他一声厉喝,此时已经听不得温之殊半句辩解。


    “来啊,将这个孽障关进祠堂,让人好生看管,他只要看迈出祠堂一步,原地打断他的腿!”


    以往他都是将温之殊关进柴房,估计他也知道此次温之殊惹的祸实在太大,所以不敢再有半点放纵,竟将其关进了祠堂,勒令仆人不得求情。


    温之殊听到这话,魂都丢了,急忙连连求饶。


    可温清源但却充耳不闻,只一抬手,府中下人顿时一拥而上,径直将其架着往祠堂拖去。


    温清源背过身后,庭院里尽是温之殊凄厉的叫喊声,渐行渐远后再也听不到了。


    “老爷,盐场之事可大可小,如今京兆府衙门介入了,想来是想把事情闹大,一旦让他们查到钱岩,事情可就不太妙了.......”


    管家见得温清源沉默半晌,当即上前提醒道。


    可温清源岂能不知这一点?


    他此时沉默,也正是在想如何处理这件事。


    “此时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将钱岩等一干人等......”


    管家话到这里忽的打住了。


    温清源明白他的意思,闻声猛的转过头来盯着他道:


    “老夫纵横官场数十年,从来都是杀敌如麻,何曾对自己人下过手?”


    “再者,当年钱岩若不是为老大顶罪,又何至于落草为寇成为马匪?”


    “让老夫灭钱岩的口,那老夫还是人吗?”


    袍泽之谊,浴血之情,再加上钱岩救温家老大之恩,温清源对他是万万下不了手。


    尽管他很清楚灭口才是最好的办法,可要他下这个手,他决计做不出来。


    “你派人去豫州传信,让他改名换姓立刻北上去老大处投军,北边将领那边我会去找郑家商议。”


    事到如今,也只有将钱岩藏进军队之中,方能避免他们被官府的人抓到。


    虽然京兆府衙门还没有查到钱岩,可早一步安排,总好过被查到了再安排。


    管家不敢多言,当即去了。


    这时,温子仁急匆匆跑了来。


    他看到温之殊被关进祠堂,而且还是温清源的贴身护卫亲自看管,一时心神俱震。


    “大哥......老二他又犯了何事?”


    温之殊犯事在偌大的温府内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可这一次,他明显感觉到非同寻常。


    于是他这才小心翼翼的问道。


    然而温清源却并未答复他,而是看着他道:


    “不日便是国子监的考试,魏斗焕作为国子监的主簿,想必会亲临现场。”


    “你找个机会,去见一见这个魏斗焕,探探他的口风。”


    每三年一次的大乾秋试近在眼前,国子监此次考试为的就是选出前三十名参加此次秋试。


    温子仁作为国子监内数一数二的读书人,自然也是要参加的,这是他从科举踏入仕途的必经之路。


    只是温子仁不太明白到底要探魏斗焕什么样的口风。


    于是他下意识的问道:


    “可是与魏斗焕和解?”


    温清源闻声一怔,眉目间闪过一抹惊异,而后转过头脸上十分低沉的道:


    “事情到了这一步,还有和解的可能吗?”


    要说他堂堂宰相害怕了,那肯定是瞎编的。


    他之所以没有拒绝温子仁的提议,乃是因为他感觉到有心无力。


    魏斗焕的成长速度太快了,已经超乎了他的想象。


    此时此刻他不得不考虑是否应该像王家,顾家一样。


    毕竟在长安,郑家可以是土皇帝,但他温家绝不能是土皇帝。


    朝廷多少双眼睛在盯着,长安多少人在虎视眈眈,阴沟里翻船的事,他可不想发生在自己身上。


    “魏将军饱读诗书,是个深明大义之人,我尽力而为便是。”


    “只是大哥,老二此次若当真出格了,我担心魏将军......”


    温子仁并不知晓盐场被袭的真相。


    听到这话,温清源点点头,随后叹道:


    “价码由他魏斗焕开,只要不过分,老夫都能答应。”


    事到如今,想要尽快的平息风波,唯有这个办法。


    饶是温清源也不得不承认魏斗焕在这件事上的高明之处,竟让他堂堂宰相都束手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