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拉扯中试探

作品:《我叫魏斗焕,打的权贵直叫唤!

    就在赵世雄与魏斗焕相互拉扯之际,郑元白从相国寺回城后,直接进了皇宫。


    在鱼公公的带领下,郑元白迈着老迈的步伐,走进了御花园。


    “臣郑元白,拜见太子殿下。”


    身为当朝唯一国公,郑元白入朝不拜,乃是皇权特赐,故而见得太子,他也只是简单见礼,并未行跪拜之礼。


    太子抬手,而后立刻又侍监拿来座椅,放在了郑元白身后。


    “国公今日去了相国寺?”


    待得郑元白坐下后,太子随即漫不经心的问道。


    闻声,郑元白双手拄着手杖,叹道:


    “王爷将名单交给了魏斗焕,臣去晚了一步。”


    “由此不难看出,比起殿下,王爷更相信的乃是陛下。”


    “他将名单交给魏斗焕,魏斗焕断然不会再将名单交出,此番博弈,到底还是我们输了。”


    其实一开始,郑元白便知道这份名单不会那么容易搞到手。


    毕竟他都知道有这份名单的存在,皇帝岂能不知?


    故而在与皇帝的几番博弈中,他先后以布防图,朝中三恒,乃至太子为筹码,想要迫使皇帝放弃这份名单。


    可到最后,皇帝指挥着魏斗焕,不但连破数案,而且还逼得他不得不亲自出马,前往相国寺。


    只可惜,即便是他亲自出马,也未能得到名单。


    所谓胳膊拧不过大腿,在此刻具象化。


    而如今名单落入魏斗焕手中,郑家想要通过这份名单笼络朝臣的计划落空,皇帝得到名单,日后整顿吏治便是轻而易举。


    这一场对决,郑家可谓完败。


    “当初孤便告诉过国公,急功近利不是什么好事,国公非是不听,从韦智案到宋明铮案,从周五晟案到李悠扬,单飞举被杀案,国公之举,一次比一次急躁,一次比一次错漏百出。”


    “他魏斗焕深得陛下信重,如果连这点破绽都看不出,又岂会被陛下委以重任。”


    太子说话时,眼神之中带着些许无奈,但更多乃是对郑元白的气愤。


    想当初在京城数案连发,他便刻意偏袒了魏斗焕,好让满朝文武,乃至魏斗焕都以为自己是站在魏斗焕那一边的。


    如此,他便能暂时打消皇帝对自己的疑虑,从而从魏斗焕入手,找到那份名单。


    可谁知郑元白几番操作,不但打乱了他的部署,甚至还将名单直接送到了魏斗焕的手里。


    在最近一次的赵家春闱舞弊案时,他身为太子,本就对赵家忍耐有限,可还是硬着头皮,听了王仲秋的建议,对赵家没有给予严惩。


    可赵家呢?


    赵家居然杀了唐德容。


    “杀了也就杀了。”


    “但孤万万想不到的是,赵家杀了唐德容后,居然又让宋长乡等人落入魏斗焕手中。”


    “赵家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孤早就提醒过国公,国公呢?国公死活不听也就罢了,反而还让李继先行如此阴谋,差点连孤也被牵扯进去。”


    “若非孤在望雁楼识破魏斗焕的诡计,只怕此刻早已在东宫等候陛下训斥。”


    原来,太子其实早就知道了李继先与魏斗焕的“阴谋。”


    李继先故意拉太子下水,其实就是为了向郑元白投诚,以示忠心,从而得到郑元白的信任。


    当然,这件事也是郑元白授意。


    因为只有把太子也拉下水,才能彻底把水搅浑,才能让李维屏分不清楚当前的局势,从而将名单交出。


    只可惜,太子在望雁楼果断出手,直接将魏斗焕拿下。


    按照太子目前所知来看,李维屏正是因为得知魏斗焕被下狱,所以这才将名单交到了魏斗焕手中。


    因为只有这样,魏斗焕才能保命。


    但太子不知道的是,李维屏早就将名单交给了魏斗焕,而魏斗焕之所以敢在望雁楼揭穿李继先的阴谋,“攀扯”太子,也正是因为名单在手,所以毫无畏惧。


    换句话说,云鹤被刺案,李继先打算通过此事想要达到挑起大乾与沙国战争的阴谋,其实一直都是魏斗焕与郑家相互争斗的关键点。


    只不过其中牵扯到太子,故而双方都只是在暗中布置。


    太子不愿被牵扯其中,自然要出手。


    可李继先毕姓李,虽不是皇亲国戚,但这个姓摆在这里,太子自然不能将他怎么样。


    于是太子唯一能够处置的,只有魏斗焕。


    而拿下魏斗焕,便是让皇帝做出决断,也是想看看皇帝到底对他这个太子,信任几何。


    “李继先的这个李虽是陛下赏赐,但而今在朝中也可谓是独一份,今次殿下在望雁楼也并非没有收获,至少李继先日后会坚定不移的站在殿下这边。”


    郑元白说着,脸上不见任何波澜。


    望雁楼云鹤被刺一案,太子至少得到了李继先的支持,这对太子而言显然是好事。


    日后在朝中,在军中,太子至少有了一个可以信任的人,不用再像以前,可谓毫无着力点。


    从这方面来看,太子不吃亏,反倒赚了。


    “话虽如此,可孤还是担心啊。”


    “陛下从不轻易信人,如今如此信重魏斗焕,孤却将魏斗焕打入大牢,万一陛下震怒,事情就复杂了。”


    “那份名单至关重要,事到如今,国公可有补救之法?”


    若能拿到名单,通过这份名单来改变当下朝廷的局势,对于太子而言自然是最好的。


    可若拿不到名单,那对太子而言,便是最坏的结果。


    毕竟当下的局势,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无论是李继先,还是魏斗焕,都“各怀鬼胎”,一旦让他们继续折腾下去,朝廷不支离破碎也得散架了。


    问题的根源,始终还是在那份名单上。


    闻声,郑元白神色微沉,直言道:


    “赵世雄已经去了刑部大牢。”


    “殿下虽看不上赵家,但而今能出面的也只有赵家。”


    话到此处,郑元白不着痕迹的瞥了一眼太子。


    只见太子听到这话,嘴角不由掀起一抹不屑,继而道:


    “都到这个地步了,国公对赵家还如此深信,难怪与魏斗焕相争相斗毫无建树。”


    “赵家那点伎俩,孤早就看得一清二楚,为何国公却始终坚信不移?”


    对于赵家,太子实在没什么信任可言。


    从春闱舞弊案至今,赵家可谓没有一件事做好过,刚才他言道赵家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便是对赵家最贴切的评价。


    郑元白当然也知道赵家不值得深信,然而如今却没有头更好的办法,当即只得道:


    “殿下若是不放心也可以让秦家出手。”


    此言一出,太子脸色顿时大变,目光瞬间森寒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