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你在都察院有人?

作品:《我叫魏斗焕,打的权贵直叫唤!

    创立军马司,专职渗透炎寒两国,这是大乾一统天下的必经之路。


    只不过皇帝心里也清楚,这件事,不能操之过急。


    “以陛下的身体,只怕撑不到那日,所以这件事,多半还是留给太子去做的。”


    “军马司直属御前,不跟任何机构与组织挂钩,纵使陛下百年之后,太子接手,也能顺利进行各项事宜,而无需繁琐的交接与调查。”


    “再有,等到太子接手军马司的那一日,只怕大乾早已兵强马壮,军马司对炎寒两国的渗透也已经基本完成。”


    “太子要做的,不过是插上那杆一统天下的旗帜。”


    这就是皇帝为太子计深远。


    很多事,皇帝知道以太子的能力与魄力,实在难以胜任。


    于是趁着这最后几年,干脆将能做的事一股脑全做了。


    等到太子即位,掌控起来也顺手一些。


    天下父母,皆是一般。


    不过对此,裴行远并未多言,他对皇帝的忠心,毋庸置疑,这些已然属于他不该说的话,他自然不会搭腔。


    沉默一阵,董少卿忽的问道:


    “今日朝会,可有其他人跳出来?”


    闻声,魏斗焕与裴行远皆是摇头。


    事实上,魏斗焕昨晚在与天水,星河,卢显节等人商议此事的时候,便已然猜测到今日除了张道先,应该还有其他人跳出来对付他。


    可惜事与愿违,今日的超会上,除了张道先外,竟无其他一人。


    “赵家的背后若是秦家,秦家自是不会如此轻易暴露在朝堂之上的残留势力。”


    “你也不用觉得可惜,秦家若是如此轻而易举就暴露,当年秦少伯也不会坐上左相之位了。”


    裴行远面带笑意的安慰道。


    秦家在京城,扎根已久,非赵家可比。


    想当年秦家能够凭借皇亲国戚的身份坐上左相之位数十年,其自身能力与秦家的实力,自是毋庸置疑。


    “自古以来,世人对秦少伯,秦家这等人和势力,都有一个误解。”


    “认为秦少伯当真乃是靠着皇亲国戚的身份才能坐上当朝左相的位置,仗着陛下信重,皇后宠信,这才在朝中只手遮天,耀武扬威。”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若非秦少伯有着真本事,秦家对朝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陛下与先皇又岂能让秦少伯位居庙堂之高?身兼宰相之重?”


    话到此处,裴行远微微一顿后,看着魏斗焕继续道:


    “秦家非赵家可比,你若要对付秦家,最好谨慎谨慎再谨慎,且不可留下任何把柄。”


    “如若不然,便是陛下,只怕也难救你。”


    对付赵家,魏斗焕留下的破绽不可谓不多。


    从最开始去杨家拜访,再到后来请四位副考官到千牛卫喝茶,以致后来再朝堂之上弹劾赵家。


    其实只要赵家稍微动动脑筋,便能从这些破绽中找到对付魏斗焕的办法。


    可惜的是,秦家并未为赵家考虑,秦家要的便是魏斗焕在顺利对付赵家的同时,疏忽大意,从而落入秦家的彀中。


    故此,赵家可谓结结实实当了一回秦家的枪。


    而魏斗焕如今知道了赵家的背后乃是秦家,日后一旦与秦家为敌,自是不能再留下如此之多的破绽。


    以秦家的能力,难不成还能让魏斗焕的这些破绽毫无作用么?


    魏斗焕也知道秦家的厉害,当即点头称是。


    “还有一件事。”


    这时,裴行远忽的想到了什么,看着魏斗焕道:


    “林维申的事,你最好不要插手。”


    陡然听到林维申的名字,饶是魏斗焕也不由心神一怔。


    “不是,这事儿你是怎么知道的?”


    正如当初王仲秋所言,林维申被选入都察院的是,知道的人可谓屈指可数。


    而这些人并不会将这件事外传,裴行远是怎么知道的?


    难道说?


    “你在都察院有人?”


    这是魏斗焕能想到的唯一解释。


    若说除了都察院以外,知道林维申之事的人屈指可数,也绝不会外传。


    那么裴行远知道此事的唯一可能,便是从都察院内部。


    只见裴行远脸不红心不跳,漫不经心的道:


    “都察院又不是什么铜墙铁壁,我安插几个人在里面,有什么问题?”


    比起千牛卫,都察院的大门可谓实在太宽敞了。


    以裴行远在京城的地位,在朝中的资历,他想做到这件事,实在简单。


    可魏斗焕还是有些不解。


    “按理说,你也是武职。”


    “一个右金吾卫将军,居然能往都察院内安插眼线?”


    言罢,魏斗焕急忙闭上了嘴,警惕的四下查看起来。


    见状,裴行远与董少卿相视一眼,董少卿笑着道:


    “别看了,这宅子里里外外都是我们的人,不会有他人眼线的。”


    原来魏斗焕是担心,既然裴行远能往都察院安插眼线,那别人岂非也能在他的宅子里安插耳目?


    可听董少卿这么一说,魏斗焕这才放心下来。


    只听裴行远道:


    “当年林家之事,多言无益,便是旧案重提,结果也不一定产生偏差。”


    “其中缘由,你该当明白。”


    当初皇帝为了打仗,索要军费,所以才暗示,或者说秦家才对林家出手,导致林楠生被贬。


    换句话说,皇帝或许本身也有贬谪林楠生的意思,只不过顺了秦家的意。


    于是林家想要沉冤昭雪,想要为林楠生讨回一个公道,那便是等同于逼着皇帝承认当年的错误。


    这种事怎么可能发生呢?


    再者说,而今皇帝还打算对炎寒两国进行间谍渗透,也是一种战争。


    难不成要皇帝承认自己这些年发动的战争乃是错的,为大乾开疆拓土是错的?


    别说付诸行动,便是想一想也知道这种事不可能发生的啊。


    裴行远不让魏斗焕参与这件事,显然是不想让魏斗焕被卷进去。


    而今魏斗焕好不容易在京城站稳脚跟,正是努力进取,为大乾建功立业的时候。


    若是被卷入此事之中,魏斗焕哪里还有什么前途可言。


    “崔家故意向你提及此事,不外乎便是想通过这件事,让你与陛下之间生出嫌隙。”


    “老相国可有跟你说过?”


    裴行远知道的事,远比魏斗焕所想象的还要多。


    只是此刻魏斗焕并不惊讶,只摇头道:


    “不用老相国说,我自己明白。”


    在这偌大的京城里,想要对付他魏斗焕的人很多,从温家,郑家再到秦家。


    没有一个是善茬。


    可说到底,这些人想要对付他,最直接的方式便是离间他与皇帝的关系。


    如此釜底抽薪,才能让他从根源上失去依仗,从而在京城任人宰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