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崔家吃人,从不吐骨头

作品:《我叫魏斗焕,打的权贵直叫唤!

    皇帝想打仗,但身为户部尚书的林楠生据理力争,死活不给钱。


    皇帝若是将林楠生杀了,那便是残害忠良,可若不杀了林楠生,那皇帝心中的宏图霸业便无法施展。


    所以在王仲秋刚才那一段旧事中,魏斗焕还想到了另外一种可能。


    身为左相的秦少伯,有没有可能就是在皇帝的暗示下,设计陷害的林楠生呢?


    毕竟皇帝是如何一位皇帝,朝中上下包括魏斗焕在内,都知道。


    这样一位有着雄心壮志的君主,怎么可能听从林楠生与民休息,休养生息的建议?


    可他不好动手将林楠生怎么样,秦少伯难道也不能?


    于是身为皇帝的他暗示了秦少伯,秦少伯以为皇帝如此暗示,也是为了将他留在朝堂,故而去做了。


    可不曾想林楠生被革职罢官,秦少伯也因为此事被逐出了朝堂。


    如此一来,皇帝既解决了不听话的臣子,又解决了干政的外戚,岂非一举两得?


    当然,这样的推断与猜测,魏斗焕还没傻到说与王仲秋。


    “林维申被选入都察院,正如你所言,大抵便是冲着当年之事去的。”


    “梁北兴乃是江膺熜的嫡系,当年江膺熜没能帮到林家,眼睁睁看着林楠生被革职罢官,想来临死前交代过梁北兴,助林家一臂之力。”


    “故而今年春闱结束后,都察院便只选了林维申一人进入都察院,吏部尚书徐恒业乃是谢家的人,中书又由我负责,只要徐恒业与我不将此事说出,朝堂上下自是无人知道此事。”


    “你是怎么知道的?”


    王仲秋话到最后,看着魏斗焕神色严肃的问道。


    此事可谓极其隐秘。


    因为都察院的人员任命,只需要通过都察院,吏部以及中书,其他人根本无从得知其中的具体。


    况且林维申进入都察院,只是一个小小的江南道监察御史,官不过六品,谁会在意呢?谁会刻意去调查呢?


    还有林维申的家庭背景,除了几个副考官以及王仲秋这个主考官,以及刑部尚书杨焕之外,其他人如何能够知晓?


    “四个副考官里,徐恒业,江威乾都不会外传。”


    “徐恒业有自知之明,当年之事牵扯秦家,谢家又是铁打的太子党,徐恒业绝不可能对外泄露林维申之事。”


    “江威乾乃是此事的谋划者之一,自然也不会告诉你。”


    “那么剩下的便只有孙百策以及崔明佑了。”


    魏斗焕既能知道林维申乃是林楠生的后人,那么对林维申的家庭背景定然了如指掌。


    杨焕之虽是春闱举子家境的调查者与总署者,可杨焕之乃是朝廷中有名的中间派,况且此事牵扯秦家,牵扯太子,杨焕之自然而然被王仲秋排除在外。


    而仅剩的四位副考官中,徐恒业与江威乾都不可能。


    “孙百策因为帮助赵家舞弊之事,已然被革职查办,他若是想保命,那也应该求助于温家,现在捅出这样的事来得罪秦家,得罪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岂非更想置他于死地?”


    “所以告诉你此事的,乃是崔明佑,对吧?”


    王仲秋一番分析后,几乎不用吹灰之力,便肯定了崔明佑乃是告诉魏斗焕关于林维申之事的人。


    在大乾朝堂混迹了几十年,从此事便不难看出王仲秋的睿智。


    眼见魏斗焕点了点头,王仲秋便继续道:


    “崔家虽不如我王家,温家以及谢家,但在朝堂之上的地位也不容小觑。”


    “老夫丑话说在前头,崔家人说的话,你最好一个字都别信。”


    最后一句,更像是一种警告。


    这让魏斗焕不由犯疑问道:


    “老爷子此言何意?”


    只听王仲秋解释道:


    “崔明佑,崔迁山都是精明强干之人,别看他们官不大,职权不大,但这两兄弟能够同时在朝为官,你便知道河北崔氏的厉害。”


    “这帮人与谢家不一样,谢家的中立乃是因为谢家乃是铁打的太子党,拥护太子乃是谢家唯一的出路,所以他们的种种行为,至少还有迹可循。”


    “可崔家在朝中三边不靠,毫无结党的痕迹,崔明佑与崔迁山却仍旧能够在朝中占据一席之地,河北崔氏的能力,由此可见一斑。”


    “你知道螳螂如何生养后代么?”


    螳螂在交配后,雄性螳螂往往会被饥饿的雌性螳螂所吃掉。


    这在自然生物界中乃是不多见的繁衍后代的结果。


    王仲秋的意思很明白,那就是崔家,正如雌性螳螂一般,在与人合作后,通常会将合作之人吃掉,从而来充实自己。


    只是与螳螂不同的是,崔家吃人,从不吐骨头。


    也正是因为如此,即便是温王谢三家,至今也没找到能够将崔家扳倒的把柄。


    而在朝争权斗之中,最令人恐惧的便是毫无破绽的对手。


    这样的人运气太好,杀机太重,任何人与之为敌,为友,都将成为其垫脚石。


    所以王仲秋建议魏斗焕不要与崔家往来过深。


    “老爷子的建议,我自当谨记。”


    “不过我这个人,您也知道,越是有挑战的事,我越是喜欢得紧。”


    “崔家若当真如您所言,这般隐藏颇深,我倒是更有兴趣与之一较高下了。”


    魏斗焕便是这样,越是没有把握,越是有挑战的事,越是能够激发他的斗志。


    想当初在战场上,面对数倍敌人,他都敢发起进攻,冲锋陷阵,可见其勇气与胆识。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也才能立下不世之功,从而被皇帝选中,送回京城。


    王仲秋闻声,白了他一眼,没好气道:


    “嘴上倒是说得轻巧,当真有这一天到来时,你小子别吓破了胆。”


    “好了,时候也不早了,你随我进宫上朝,今日这个朝会,赵家定然不会轻易放过你。”


    “老夫也想看看,赵家背后之人到底是不是那人。”


    话音落下,王仲秋的脸上满是肃杀之色。


    这可让魏斗焕不由心神一怔,忙问道:


    “老爷子心中已有猜测?”


    谁料王仲秋却道:


    “刚才不是说了吗?”


    “秦家?”


    魏斗焕下意识的回答,而后一时恍然。


    当年便是秦家与赵家合谋,扳倒了林家,将林楠生逐出了京城。


    而今魏斗焕想要对付赵家,将赵家举子挡在科举之外,却让林维申进入了都察院。


    那在秦家看来,魏斗焕此举岂非是要为当年之事复仇?


    再加上江威乾本就是王家的人,而王家已经站在魏斗焕这一边,那林维申进入都察院一事,岂非就是魏斗焕一手安排?


    “可赵家在春闱之前便开始了行动与谋划,而且看样子就是冲着我来的。”


    “秦家若就是赵家幕后之人,那秦家为何要对付我?”


    魏斗焕不是很明白。


    他与秦家无冤无仇的,秦家在那时候便阴谋对付自己,理由何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