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赵家唯一的选择
作品:《我叫魏斗焕,打的权贵直叫唤!》 春闱三日。
两日过去,天下太平。
魏斗焕坐镇国子监也已两日未曾闭眼,三个考场四周的一切风吹草动,他都在第一时间得到线报,而后进行处理。
第三日,最后一日,也是最重要的一日。
因为这一日举子们所写文章,乃是能否金榜题名的关键文章,在大乾称之为“国论”,便是举子根据当前大乾状况,从地方到朝廷详细阐述该如何治国论政的文章。
但因各举子出身不同,所处地区不一样,看到的景象不一样,所以所写文章自然也不一样。
如此一来,便能方便主副考官在阅卷时,能够清晰看到各位举子对大乾的认知,由此来判断其是否合适入朝为官。
当然,若是能在这样的文章中展现出极致的才华,那便是上上之选。
“大人,最后一日了,要不回去歇着吧,这里有兄弟们看着,不会出什么事的。”
眼见魏斗焕已经整整二十四个时辰未曾闭眼,赵振,马成等人都很关心。
“是啊大人,不是说他们不会乱来了吗?”
“再加上我们如此这般严防死守,他们就算想舞弊,那也是不成的,大人回去休息吧。”
前两日的风平浪静,让赵振等人感觉到一切都在掌控之中,随即放松了警惕。
但魏斗焕闻声,却是用凌厉的目光看向几人,严肃道:
“大局未定,一切都是未知!”
“尔等都给我打起精神来!”
今年春闱,事关重大,魏斗焕可不想在最后时刻翻了车。
几人闻声,当即不再多言,各自忙碌去了。
但几人前脚刚走,下方金吾卫士卒便来禀报道:
“大人,谢公子请见。”
“谢......谢子晋?”
魏斗焕闻声一怔,忙叫士卒将人请了上来。
谢子晋来到二楼阳台,见得魏斗焕,躬身见礼道:
“下官谢子晋,见过魏大人。”
谢子晋在朝中如今任职颂文官编撰,依官职而言,自是比魏斗焕小上不少。
但话虽如此,可从他的语气中却听不到一丝恭敬。
能够听得出来的是,他对魏斗焕,似乎仍旧带着一丝不服。
想当初周五晟案时,谢家为撇清干系,表明态度,不得不将路魁交给魏斗焕,让魏斗焕成为整件事的主导核心。
以至谢家在此案中扮演配角,最终并未捞到任何好处。
一两个月过去,他这心里对魏斗焕始终埋着一股怨气。
“你来做什么?”
魏斗焕淡淡问道。
对于谢家,魏斗焕也没什么好脸色。
且不说在周五晟案前期,谢家的所作所为。
便是此次春闱,从徐恒业的表现不难看出,谢家有意与赵家合作。
堂堂当朝太傅,居然与一介商贾之辈合作,作乱朝堂,魏斗焕能看得上他们,那才有鬼了。
“奉家父之命,前来问魏大人几个问题。”
谢子晋见魏斗焕如此态度,原本就有怨气的他,此刻变得更是漠然,说话时一点起伏也无,感觉就好像是前来完成任务一般,不情不愿。
“哦?”
闻声,魏斗焕不由微微一怔,当即来了兴趣。
谢家在这时候派人前来,难道仅仅是想问几个问题?
看来谢家今日,要给自己一个惊喜。
“第一个问题,大人以为,三个考场中,哪一个考场最有可能让赵家徇私舞弊?”
果然,随着谢子晋的话音落下,魏斗焕的脸上不由浮现出一抹笑意。
不过也可以理解,谢家愿意与赵家合作,那是基于没有发生他魏斗焕上疏太子,请求更换四个副考官之事的前提。
而今他魏斗焕已然上疏太子,太子也已然换了杨焕之,让崔明佑顶上。
谢家若再想与赵家合作,那可就得掂量掂量了。
“谢太傅此言,难不成是在暗示我国子监考场最有可能让赵家得手?”
其实到现在,魏斗焕也明白了一件事。
那就是以赵家在此次春闱中的处心积虑,他们肯定是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
换句话说,赵家此次打算送入朝廷的举子,肯定不止一个。
可能三个考场都有赵家之人。
而最有可能让赵家得手的考场,经过刚才谢子晋这么一问,显而易见的便是国子监这个考场。
因为这个考场的主监考官,乃是徐恒业,谢家人。
对此,谢子晋并未正面回答,只好整以暇的看着魏斗焕,似乎在等魏斗焕后面的话。
魏斗焕想了想,接着道:
“徐恒业母亲为赵家请来的神医所救,此份恩情,非朝争权斗所能相提并论。”
“即便谢太傅明言告诉过了徐大人,想来徐大人也不会因此而放弃对赵家报恩,铤而走险,冒险一试,大有可能。”
“再加上国子监的副监考官都是礼部的人,他徐恒业堂堂吏部尚书,难不成还能管不住两个礼部侍郎?”
礼部本就是六部中最为清闲的部门,历朝历代,存在感不强,权力也不够大,除非在特定场合,比如重要祭祀,重要仪典之时,或许能产生一些不可预料的效果。
但在平时,礼部之人,几乎无人关注。
也正是因为如此,礼部的官员,在朝中也是属于无人问津的存在。
毕竟真正的朝争权斗,能够“礼”之一字上做文章的事,实在太少了。
从古至今,“礼”之一字早已成为规范,所有人都必须按照规定的礼仪进行生活工作,皇帝都是如此,遑论其他人呢?
于是,面对徐恒业这个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那两个礼部侍郎,还能翻起什么浪花来?
那不是徐恒业说什么就是什么?
“还有呢?”
谢子晋继续问道。
魏斗焕听罢,继续思索,片刻后道:
“当日我请徐恒业至千牛卫属衙喝茶时,徐恒业便说过,赵家要他所为,不过是一些琐碎,并不会真正的徇私舞弊。”
“可而今其他两个考场都有赵家无法下手的阻碍,赵家选择破釜沉舟,便只能在徐恒业主监考的国子监考场。”
二考场颂文官内,有崔明佑。
三考场长安书院内有王世安。
所以,只有一考场的国子监,能够成为赵家徇私舞弊的选择。
“看来大人早就想到了,不然也不会坐镇于此。”
谢子晋转过头,狭长双眼径直望向对面气势恢宏的国子监。
是了,魏斗焕为何要坐在这里监视着一举一动?
难不成只是因为这里乃是一考场?
显然不是。
他坐在这里,乃是因为他从一开始便知道赵家只能从这里下手。
当然,他坐在这里,也是在告诉赵家,不要铤而走险,刀尖上舔血。
他魏斗焕的眼睛里,容不得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