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两个选择,都是死局

作品:《我叫魏斗焕,打的权贵直叫唤!

    长安城的春日带着些许凉意在大街小巷蔓延。


    走街串巷的贩夫们是无法体会到的,因为经过一上午的奔波,他们已然汗流浃背,所谓凉意,大抵就是巷口吹来的一阵春风。


    而在这样的春风里,金吾卫属衙内已然剑拔弩张。


    温清源不肯放过魏斗焕,强行干扰审案。


    魏斗焕呢,则是态度强硬的予以回击,言道只要温清源敢这样做,今日便让他出了这座金吾卫属衙。


    当一个正四品的郎将与一个当朝宰相发生这样的矛盾争执时,结果似乎显而易见。


    郎将岂能是宰相的对手?


    温家在京城耕耘经营如此多年,难不成全是无用功?


    而魏斗焕不过刚刚返回京城半年而已,他有什么资本与温清源斗?


    答案是,魏斗焕一直带在身上的那把匕首。


    此刻,魏斗焕话音落下后,他便将匕首从怀里讨了出来,稳稳当当的放在了面前的桌子上。


    这把匕首自黄公公交到魏斗焕手中,魏斗焕始终未曾用过。


    但今日,似乎不能继续藏了。


    “魏大人想动手?”


    温清源的目光在匕首停留了好长一段时间后,眼神逐渐变得冷漠。


    “那就看温相给不给末将这个面子了。”


    一个郎将,自然不是温清源的对手。


    可若是再加上皇帝呢?


    金戎国主的匕首出现在魏斗焕的手中,这说明什么?


    毫无疑问,这说明皇帝无条件支持魏斗焕。


    这个面子,温清源给的不是魏斗焕,而是皇帝。


    魏斗焕的话音落下,属衙内一时安静不已,众人只能听得到温之殊急促的呼吸。


    董少卿一直在旁看着,一言不发。


    然而此刻,他却是为魏斗焕狠狠捏了把汗。


    因为当魏斗焕将皇帝搬出来的时候,就表示今日之事已然完全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魏斗焕与温家,彻底站在了对立面。


    好一阵后,眼见温清源仍是沉着脸,一言不发,魏斗焕不由出言催促道:


    “温相,这个问题似乎不需要思考如此之久。”


    “如果温相没有别的事,还请退出去。”


    刚才是让温清源观审,而今却是直接送客。


    魏斗焕的意思表达得非常清楚,要么跪在皇帝面前,要么就跟皇帝站在对立面。


    隐忍半天的温清源听到这话,最后终是忍不住了。


    他忽的抬起头,眼神冷冽的看着魏斗焕道:


    “你以为你能掀起多大的风浪?”


    “你不过是陛下面前的一条狗,竟敢在本相面前如此放肆!”


    “来啊!”


    随着他的一声厉喝,跟着他一起来的孙百策,张道先都往前迈出了一步。


    接着,便是三十来个都察院的差役,出现在了正堂外。


    “魏斗焕构陷当朝宰相,罪当问斩!”


    “拿下!”


    温清源很快下达了最终命令。


    那些差役在听到命令后,当即冲了进来,瞬间将整个正堂挤满,将魏斗焕等人包围了起来。


    大乾三司之中,有权力抓人的乃是刑部与大理寺,都察院只有弹劾监察以及复核两司案件的权力,并没有抓人的权力。


    可在温清源的命令下,这种权力被无形赋予。


    而他根本不用担心赋予都察院这种权力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恶果。


    因为作为当朝宰相,他有权力赋予都察院这种权力。


    换句话说,都察院没权力抓人,可是他有。


    此刻,魏斗焕的身边只有董少卿,赵振等人。


    一旦这些都察院的差役动手,他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乖乖受缚,要么奋起反抗。


    乖乖受缚的后果不用多说,魏斗焕最终会在监牢内度过自己余下的一生。


    而分期反抗的后果也十分明显,当众拘捕,攻击当朝宰相,按大乾律,罪同谋逆。


    两个选择,都可谓是死局!


    魏斗焕此时,也总算是明白温家为何能够在朝中立足了。


    温清源如此魄力,如此胆识,竟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可不能够在朝中一呼百应么?


    当然,他这也算是彻底见识到温清源的手段了。


    温清源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让他深陷死局,无法动弹。


    姜,始终还是老的辣。


    差役们越靠越近,他们手上拿着的绳链乃是精铁锻造,若是套在魏斗焕身上,别说挣脱,便是想要挣扎都将十分困难。


    眼看这些差役即将将绳链套在魏斗焕身上,而魏斗焕却始终一动不动之际。


    董少卿终是忍不住了。


    保护魏斗焕,乃是裴行远给他下达的死命令。


    他可以死,但魏斗焕不行。


    所以他一咬牙,一跺脚,手腕猛然一转,手中折扇立时便要脱手而出!


    就在这关键时刻!


    “慢!”


    一道低沉苍老的声音,忽的在堂外响起。


    董少卿闻声一惊,差点将手中折扇扔到温清源的脸上,辛亏及时收手,这才没有扔出去。


    而随着众人的目光看去。


    只见一个白发苍苍,身形佝偻的老者,不知何时出现在了堂外。


    魏斗焕并不认识这名老者,但他认识站在老者身旁之人——王煜。


    “老相国?”


    温清源见得来人,当即惊诧万分。


    不错,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当朝左相——王仲秋。


    “末将魏斗焕。”


    “董少卿。”


    “参见老相国。”


    魏斗焕与董少卿认出来人后,急忙走出正堂,恭恭敬敬立于王仲秋身前,躬身见礼。


    大乾左右相,虽都是宰相,可实际权力划分却有不同。


    左相负责朝廷的整体运行以及国策的准确实施,而右相则负责具体的相关机构。


    换言之,左相把握的乃是大方向,右相掌握的乃是具体部门。


    很多时候,右相的权力与左相的方向息息相关。


    于是即便是温清源,此刻见到王仲秋,也不由恭敬称呼一声老相国。


    王仲秋在左相的位置上,一呆便是三十年,地位之尊崇,当真可谓一人之下万人。


    便是郑元白,在王仲秋面前也要忌惮三分,遑论他温清源呢。


    “咳咳......”


    王仲秋在王煜的搀扶下,缓缓走入正堂,略显浑浊的目光在众人脸上微微一转后,却是落在了董少卿的身上。


    “少卿啊,多年未见,你怎么还是这副倒霉模样?”


    董少卿在进入金吾卫之前,乃是兵部主事,而当时王仲秋还兼着兵部尚书的官职。


    “回老相国的话,卑职......”


    “哎呀,好了好了,你在裴老虎这儿都学成什么鸟样了?”


    “他一走了之,倒是将烂摊子全都扔到你头上,你还跟他学个屁!”


    “听我的,明天就回兵部去,少在这里受这污糟气。”


    三言两语,王仲秋便以极其随便的方式改写了董少卿的命运。


    甚至没人反应过来,这件事就已经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