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山映泉流泉映山
作品:《我叫魏斗焕,打的权贵直叫唤!》 对于天水与星河的安排,魏斗焕做了最坏的打算。
只听他道:
“既然如此,挖出郑家在皇宫内的耳目,便靠你们了。”
“我知道,两个时辰让你们办成这件事,十分勉强,但事态紧迫......”
“魏兄只管放心,就算揪不出那人,我们也能警告一下郑家,顺便提醒一下殿下。”
而天水与星河对此秒懂。
魏斗焕想做的,乃是釜底抽薪,只要能够挖出郑家在皇宫内的耳目,便能借此打击郑家,从而让郑家放缓进宫步伐,给自己更多的时间进行查案。
但想要在两个时辰内挖出郑家的耳目,显然不太现实。
天水与星河如何不知这件事的困难性?
所以才说,最坏的结果便是借着此事警告郑家,同时提醒太子身边有郑家的耳目。
如此一来,即便是最坏的结果,至少太子还能在皇宫内避开郑家的耳目,进行远程指挥,让事态不至于进一步扩大,对整个局势有一定程度的掌控。
而在天水与星河去采取行动后,魏斗焕这才看着剩下的董少卿,赵振等人道:
“兄弟们,脏活累活就只能指望你们了。”
“大人,您就说吧,现在做什么!”
“俺牛山皱一下眉头,就不算男人!”
牛山最是着急,已然跃跃欲试。
赵正,马成与蔡明也是纷纷点头,称:
“只要能帮助大人洗清冤屈,什么活儿都能干!”
饶是董少卿见状,也不由暗道魏斗焕果然会选人。
无论是赵振,马成,还是蔡明与牛山,都是魏斗焕亲自挑选的。
以前董少卿还觉得这些人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可现如今看来,这些人最大的作用便是值得魏斗焕信任。
于是他也出言道:
“将军临走时吩咐过,保证你的安全是第一要务。”
“你说吧,只要我能出手的,定不会拒绝。”
在这件事上,董少卿无法将自己置身事外。
因为他也很清楚,郑家设计如此精妙的连环计对付魏斗焕,最终还是冲着裴行远以及皇帝去的。
保护魏斗焕,便相当于保护裴行远,保护皇帝,他自然义不容辞。
闻声,魏斗焕当即出言道:
“昨晚百花楼一事发生前,温之殊曾出现在百花楼。”
“今日一早我也曾去过温家,温清源虽未明说,但从他的话里,不难听出他对昨晚之事早就了解,只是不想将温家牵扯其中,故而未曾插手。”
“既然如此,温之殊出现在百花楼便合情合理了,他与郑孝圣多半有所勾结,所以温家才会提前得知昨晚百花楼会发生什么。”
“郑孝圣不是想嫁祸给我么?若我能先一步破案,证明他就是昨晚百花楼之事的主谋呢?”
这是魏斗焕能想到的,最简单粗暴的方式。
而也只有这样,他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这最后的两个时辰。
“可无凭无据的,我们凭什么去拿温之殊?”
董少卿皱眉问道。
魏斗焕闻声笑道:
“所以我才说这是脏活儿啊。”
无凭无据拿温之殊,那便是赤裸裸的绑架,与当初绑架郑孝圣没有区别。
这种活儿不脏,什么活儿脏?
惹怒了温家,天知道京城里会发生什么。
......
温之殊今天心情很好,甚至可以说极好。
因为他知道,魏斗焕的末日就要来了。
于是,趁着今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春风和煦,他邀请了杨清婉一同出城踏青。
温家与杨家,早有联姻的意向。
因为温家不像王家那般有着底蕴深厚的世家背景,也不像谢家那般与太子有着极深的牵连,所以与朝廷重臣联姻,是温家稳固当前地位的重要手段。
而温清源贵为当朝宰相,杨焕之却只是个尚书,两人权柄不一样,若让温家长子去迎娶杨清婉,势必会造成门不当,户不对。
所以温家最好的选择,自然是让温之殊这个次子去与杨家结亲。
再加上温之殊那日在街上纵马,差点撞到杨清婉,以赔罪为借口,邀请杨清婉,可谓再合适不过了,还不会引起旁人怀疑。
而让温之殊十分惊喜的是,杨清婉居然答应了。
于是,温之殊急忙让人赶着马车,不一阵便来到京郊的一处草地上。
山川蜿蜒,溪流涓涓,上有暖阳高照,下有美人相伴,饶是温之殊这种纨绔子弟,也不由想吟诗一首。
“青山非远泉非近......”
但只开了个头,便尬住了。
毕竟没有寒窗苦读,在文学造诣这方面,他甚至不如杨清婉。
“山映泉流泉映山。”
此一句,非但句式对仗工整,而且寓意也与上一句契合,简直堪称完美。
温之殊闻声,当即拍手叫好道:
“杨妹妹果然才情艳艳!”
“若妹妹去参加今年春闱,非得夺个状元不可!”
女子不能参加科举,这是历朝历代的规矩。
当然,这也是杨清婉最是无奈的地方。
倘若她是个男孩儿,是不是就能将自己平生所学,全部用来报效朝廷,救济苍生了呢?而不是每日坐在院中,对着满院的花朵哀怨苦笑了呢?
可,她始终是个女孩儿。
那些男孩儿才能做的事,她这一辈子都无法完成,更无法将自己心中所愿变成现实。
她知道,她将来的归宿,大抵便是与京城中的某个纨绔子弟成亲,成为政治联姻的工具。
比如,眼前的温之殊。
她无法挣脱,更无法改变,命运的齿轮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想法而做任何变动。
该来的,不该来的,都会到来。
不过,她还是怀揣着一丝希望。
因为那个人,在那场大雪中,让她看到了这个世界的唯一不同。
“温公子今年怕是也要参加科举了吧?”
想着,杨清婉不由出声问道。
“我?科举?”
温之殊挥了挥手,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道:
“我家里的书本还没我在百花楼签的账单厚,让我去参加科举,那不是让人看我温家的笑话么?”
“不过不重要,反正妹妹才情艳艳,只要妹妹带书香气,我读不读书还不是一样。”
听上去,他似乎也认定了与杨清婉的婚事。
而这话落在杨清婉耳中,立时让她莞尔笑道:
“此事,恐怕言之尚早吧?”
温之殊不疑有他,还以为杨清婉此言,乃是在说两人刚认识没多久。
于是他赶忙道:
“不早不早,我早就仰慕妹妹了,那日在街上疾驰,原本就是想见妹妹一面的。”
要说纨绔子弟的甜言蜜语之术,温之殊可谓修炼得炉火纯青,一下便将自己的无礼,变成了对杨清婉的仰慕,堪称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