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千牛卫的字典里,没有言外之意

作品:《我叫魏斗焕,打的权贵直叫唤!

    太极殿上,面对郑孝圣的质问,魏斗焕应答自如,甚至还刻意提醒满朝文武,他从未说过指使路魁杀人的便是郑孝圣。


    满朝文武原本已经在心里先入为主的这样想,然而此刻听到魏斗焕的话,一时间当即错愕起来。


    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以为魏斗焕今日上朝,为的便是扳倒郑家。


    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魏斗焕倘若从未如此说过,那魏斗焕又为何要将矛头直指郑孝圣?


    这显然十分不正常!


    太子也察觉到了这一点,故而皱起了眉头,满是疑惑的看着魏斗焕。


    这时,郑孝圣忍不住嗤笑道:


    “刚才你言之凿凿,说路魁乃是我安排进京,进入春风楼,尚有路魁的供词在。”


    “那你言下之意,岂非就是在说,路魁接连在京城中犯下命案,乃是我指使?”


    “怎么?魏大人有胆量将这样的供词呈给太子殿下,却没有胆量承认自己的言外之意?”


    路魁想在京城犯下命案,首先第一点便是他能够进入京城。


    五年前嘉州围剿玉泉山匪寇被路魁走脱,朝廷的海捕文书一直都在,路魁一个通缉犯,如何能够进入京城的呢?


    而且还能进入春风楼当伙计呢?


    按照魏斗焕所言,既然是郑孝圣安排的这些,那自然也就是郑孝圣指使的路魁杀人。


    毕竟前后的逻辑和因果关系摆在这里,不容忽视。


    殿内文武闻声,皆是认为此言有理,按照魏斗焕的说法,的确就是这个意思。


    这也是温王谢三家接连发声,想要求取公正的原因。


    无论是谁,踩在他们三家头上拉屎,是可忍熟不可忍。


    闻声,魏斗焕不动声色道:


    “我乃金吾卫,千牛卫双郎将,抓捕犯人,审查供词,乃职责所在,至于这样的供词是否会引起旁人误解,并不在我职责范围之内。”


    他的话音落下,在场文武再度一怔,继而纷纷给了魏斗焕一个白眼。


    因为他们知道,魏斗焕这话实在太过精妙,简直无懈可击。


    千牛卫是什么身份?


    千牛卫是干什么的?


    千牛卫又对谁负责?


    他魏斗焕身为千牛卫,无论查到什么,只需要上报即可,至于上面如何处置,如何想法,跟他魏斗焕有什么关系?


    换句话说,他魏斗焕只需要将周五晟案的前后脉络,以及参与人员搞清楚便是,至于太子想要如何处置,郑孝圣这些被牵扯进去的人想要如何争辩,跟他千牛卫有什么关系?


    “至于说言外之意。”


    “千牛卫的字典里,没有这四个字。”


    是的,千牛卫从来不说什么言外之意,更不会暗示引导什么。


    因为千牛卫的职责便是查明一切,只要有证据有记录便可。


    要说言外之意,那也只有皇帝,或者太子能够这样暗示。


    他魏斗焕可从来没暗示过什么。


    满朝文武见为魏斗焕拿出千牛卫郎将的身份,一时间纷纷没辙,只得对他翻白眼。


    因为他们敢质疑魏斗焕,但打死都不敢质疑魏斗焕千牛卫的身份。


    这层皮披在魏斗焕身上,便是个刀砍不烂,枪戳不破的保护罩。


    质疑千牛卫?那跟质疑皇帝有什么区别?


    “那你意思是说,路魁是郑卿安排进的京城,进的春风楼,至于路魁在京城接连犯下大案,与郑卿无关咯?”


    这时,太子总算是明白过来了。


    今天魏斗焕上朝来,为的就不是扳倒郑家!


    魏斗焕的用意在此刻已经非常明显,他要做的是,让温王谢三家主动去与郑家开战!


    换句话说,此刻魏斗焕成了那个坐山观虎斗的人。


    路魁杀了丘鹤与周五晟,嫁祸给春风楼,导致温王谢三家都被卷入此次事件之中。


    而魏斗焕别的什么也不说,只肯定路魁是郑孝圣送进京城的。


    温王谢想要查清真相,岂非只能由他们自己去质问郑孝圣?


    毕竟千牛卫乃是皇帝侍卫,太子尚且只能指挥金吾卫羽林郎将魏斗焕,他们岂能指挥千牛卫郎将魏斗焕?


    至此,太子的脑海之中一片清明。


    就在刚才那短短的半炷香的时间里,魏斗焕通过几句简短的应答,已然将朝堂之上的局势彻底扭转!


    现在,他不再是那个需要认罪的人,而是那个朝着水潭之中投入千斤巨石,笑嘻嘻看着水花四溅的人。


    “回太子殿下,路魁所犯之事,是否与郑大人有关,臣并不清楚。”


    “不过殿下若是想查明,大可将名单上的官员一一审问,或许从他们的嘴里能得到一些线索。”


    魏斗焕见太子终于明白了过来,当即再度提醒到。


    对付吴国公,恐怕是这世上仅次于谋权篡位,第二难的事。


    无论是他魏斗焕还是单单一个太子,分量都不够。


    再加上温王谢三家,或许能够与之一战。


    可若想必胜,那就必须牵动整个朝廷!


    他奏疏上那其他二十四名官员,都与路魁有过交集,或是护送,或是保护,或是暗中相见。


    这些人如此保护一个通缉犯,是何道理?


    这背后有没有人指使呢?


    谁又能指使得动他们呢?


    审!


    一个一个的审,总会有想要保命的不是?


    “殿下,此案牵动朝廷二十五名官员,可谓逆天大案,还请殿下动用三司,详加查察!”


    这时,身为刑部尚书的杨焕之也看出了魏斗焕的用意,当即顺着魏斗焕的话推波助澜。


    别人说这话,或许会让人深思是不是与魏斗焕结党。


    可他杨焕之身为刑部尚书,有维护《大乾律》之责,而且上次三司会审,他分明是站在柳道冲一边的。


    所以此刻他这么说,既显得他刚正不阿,绝无偏私,又不会让人觉得他与魏斗焕结党。


    而站在人群之中的卢显节也知道是时候表态了,当即站了出来道:


    “殿下,臣大理寺少卿附议。”


    大理寺寺卿病重已久,卢显节主持大理寺工作已有不少时日,现在的他与寺卿可谓没有什么分别。


    于是,三司之中便只剩下一个都察院尚未表态。


    柳道冲用眼角余光瞥了瞥杨焕之,微微皱眉,而后又瞥向一旁的谢嗣同,见得其此刻仍在闭目养神之状态,一时更为忐忑。


    毕竟谢嗣同没有开口,他怎好去凑这个热闹呢?


    可他不表态,有人要他表态。


    “柳卿,都察院监察百官,现如今朝中出现如此欺天大案,你都察院怎么看?”


    太子当然不会让柳道冲蒙混过关。


    毕竟魏斗焕已经把台子给他搭好,就等着他大展拳脚,若让柳道冲蒙混过去,岂非辜负了魏斗焕的一番好意?


    巅峰之战,徐徐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