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通敌卖国者,死罪!

作品:《我叫魏斗焕,打的权贵直叫唤!

    无论是谁,在当晚缉拿宋明铮的战斗中阻拦魏斗焕,结果都只有死路一条。


    更何况宋昊与宋明铮暗中勾结!


    魏斗焕的一句话仿佛一颗巨大的炸弹,落在朝堂之上,只炸了个水花四溅。


    一时间所有人都将心脏提到了嗓子眼,无端对魏斗焕生出一股惧意。


    要知道,魏斗焕可是皇帝的刀啊!


    “柳大人?”


    “还想问什么?”


    眼见朝堂之上无人再出声,魏斗焕深知对方还有底牌没有出尽,于是索性主动追问道。


    今天这场戏,毫无章法,也无规矩,一切都不过是随性而为。


    既然对方可以这么干,他自然也能这么干。


    太子对此并未出言阻止,只好整以暇的观望着,眼神中不时透露出一丝笑意。


    柳道冲此刻反应了过来,眼见魏斗焕已经反客为主,当即怒斥道:


    “今天乃是审你!莫要忘了自己的身份!”


    一旁的杨焕之则搭腔道:


    “魏大人,此案已有定论,今日之会,也不过是向你多了解一些情况,问话之时若有得罪,我等赔礼道歉便是,你又何必如此咄咄逼人。”


    与其说他是和事佬,莫不如说他是在挑拨离间。


    这一句话,直接将魏斗焕变成了那个搬弄是非,居高临下的审判者。


    他们反倒成了受审者。


    饶是魏斗焕也不由得感叹这老家伙的语言艺术。


    不过,对于如此这般挑拨离间,颠倒是非,他魏斗焕能惯着?


    “哟,杨大人可算是明白了。”


    “原来今日之会乃是诸位向我了解情况?而非论罪?”


    魏斗焕冷笑一声,继续嘲讽道:


    “既然如此,那诸位早干嘛去了?刚才在此间咄咄逼人,非要硬说我率领金吾卫冲杀千牛卫的是谁?”


    “非要给我安上个犯上作乱,大逆不道的人是谁?”


    “杨大人耳朵不好使,没听到?若是如此,那还站在此间......”


    “咳咳......”


    就在魏斗焕准备“大开杀戒”之际,好一阵未曾出言的裴行远忽的在旁咳嗽了两声。


    魏斗焕识趣,当即将后面的话给咽了下去。


    原本已然有些动怒的杨焕之见状后,只“哼”了一声,拂袖背面过去,虽是不悦,却并未多言。


    这时,柳道冲看着魏斗焕问道:


    “据千牛卫内查文书所写,你在宋明铮一案前,曾去宋府拜访过,向宋明铮索要过房契,可有此事?”


    “有。”


    魏斗焕毫不遮掩的应道:


    “当时他不想给,我打算硬抢,差点打起来来着。”


    听到这话,柳道冲喜上眉梢,当即问道:


    “那你与他,可算有私怨?”


    “大人硬要这么说,那便算有吧。”


    与宋明铮的私怨,魏斗焕倒无法辩驳,毕竟事实就是事实。


    当日差点在宋府内与宋明铮动起手来,随行的金吾卫与宋府内的千牛卫,以及裴孝义都看在眼中。


    这种事自然瞒不过京城中的耳目。


    “难怪魏大人在缉拿宋明铮之时这般狠绝,竟没有要生擒的意思。”


    “看来魏大人心中多少对宋明铮怀有憎恶之心啊。”


    还是那句话,既然无法给魏斗焕定罪,那就只能往魏斗焕身上泼脏水,能脏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


    朝臣如何畏惧魏斗焕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一旦魏斗焕不再持身中正,那他这把刀,也就失去了锋芒。


    可在魏斗焕看来,这并不是对方的底牌。


    面对如此之言,魏斗焕的回答十分简单:


    “对于一个于国不忠,于同僚不仁的恶徒,柳大人能够心怀仁慈,那就是柳大人宽仁,反正我是做不到。”


    三言两语,反击成功。


    “你!”


    柳道冲不料又被魏斗焕打了一巴掌,立时脸上火辣滚烫。


    这时,杨焕之忽的问道:


    “生擒宋明铮,不但可以麻痹那些在国内的金戎奸细,还能为我们所用,向敌国传递错误情报。”


    “魏大人动手之时,可曾想到过这些?”


    “杀人容易,维持大局难啊。”


    一句话,魏斗焕不该莽撞杀了宋明铮。


    翻来覆去,始终都绕不开这个话题。


    魏斗焕看了杨焕之一眼,始终没搞懂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于是只淡淡道:


    “陛下亲征,金戎国破指日可待,这些个金戎余孽,有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


    “我不懂杨大人所说的大局,我只知道通敌卖国者,死罪!”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杨焕之也不再继续多问,而柳道冲也没了继续问下的意思。


    三司会审,到这里接近尾声。


    所有人都按照早已排练好的步骤,一步一步将这场戏演完落幕。


    谁也未曾陡生枝节,从柳道冲到杨焕之,从魏斗焕到裴行远,大家都是如此。


    朝堂之上竟呈现出难得一见的默契。


    甚至连那几位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也对此表示了默许。


    太子望着沉默的满朝文武,眼神中尽是喜悦。


    而此刻他也明白了皇帝让他多读《诫子书》的真正用意。


    今天这场戏虽说质量差了一些,但效果却出奇的好。


    裴行远与魏斗焕的表现可圈可点,理应收到嘉奖。


    随即,太子看着魏斗焕道:


    “魏斗焕听旨!”


    “臣魏斗焕,恭请圣安。”


    接着,便有一名太监,双手摊开圣旨,大声朗读道:


    按惯例,先是赐封了一大堆人,有王姓的,有谢姓的,也有温姓的。


    裴行远作为魏斗焕的顶头上司,自然也在其中。


    直到魏斗焕。


    “特敕,右千牛卫郎将、金吾卫翊府巡城御史魏斗焕......转昭武校尉,加骑都尉,守亲勋金吾卫羽林郎将,钦此!”


    魏斗焕又升官了。


    从巡城御史,一下子干到了羽林郎将。


    饶是魏斗焕也不由一怔,皇帝这是要把金吾卫和千牛卫都交给自己?


    这我特么要担多大风险啊?


    不对!


    皇帝这么赏自己,丝毫也不顾及那帮人的想法,这是什么意思?


    让自己继续跟他们对着干?


    不是,你在边境潇洒自在,让我在这里受苦受难?


    合适吗?


    “臣魏斗焕领旨谢恩!”


    心中想着,但嘴上却是不敢停。


    “魏卿,你伤势未愈,先行退下吧。”


    太子出言,朝上自是无人反对。


    魏斗焕看了裴行远一眼,随即躬身退去。


    而魏斗焕离去后,太子这才看着满朝文武道:


    “孤知道,你们有些人对孤处置此事颇有微议,认为此案甚大,应当由陛下定夺。”


    “但孤要告诉你们的是,孤既监国,便无需尔等在背后指手画脚!”


    “都给孤记住了!”


    一向温润如玉的太子,骤然间像是变了一个人也似,眉眼间的凌厉如皇帝如出一辙。


    满朝文武闻声后,急忙纷纷跪拜在地:


    “太子殿下千岁千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