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这叫送礼?

作品:《我叫魏斗焕,打的权贵直叫唤!

    魏斗焕发啊,不仅发了,而且发大了。


    京城之中,除了东西两成几个高墙深院外,几乎所有人都给他送了一份礼,而且礼还不轻。


    譬如刚升至大理寺少卿的卢显节,他送的便是两颗珍珠玛瑙,价值百金。


    当然,这与卢显节私底下的家底相比,实在九牛一毛。


    可架不住数量多啊。


    这满库房的礼盒,一个便价值百金,所有加在一起,那得多少金?


    光是想想,魏斗焕便觉头皮发麻。


    “这到底怎么回事?”


    震惊半晌后,魏斗焕神色凝重的看着魏福问道。


    魏福弓着身子如实道:


    “少爷高升,京城里的大人们在午后接踵而至,说什么也要小的收下他们的礼品,小的哪敢不从,于是便有了这些.......”


    原来是长安城内的达官显贵们得知魏斗焕高升,任职与勋爵同授,所以不约而同前来恭贺。


    那时魏斗焕尚在皇宫之中,下朝以后又在将军府,自是不知府上情形。


    此刻听魏福这般一说,顿时恍然。


    “所以明日我们要大摆筵席,宴请他们?”


    魏福点了点头应道:


    “自该如此。”


    京城的人情世故,一向如此。


    人家送了礼,魏府总不能一点表示都没有吧?


    而且你魏斗焕刚刚高升,日后在这京城之中少不了与他们碰面,所谓抬头不见低头见,礼尚往来的道理难道还不明白?


    “不对......不对......”


    这时,魏斗焕忽的想起下午在将军董少卿说的那番话。


    身在京城,无论是谁,都得按照规矩来,而这些围绕规矩所建立起来的一切,便是政治。


    难道董少卿那时便知此事?所以暗示自己要按规矩来?


    “你刚才说他们是时候送来的这些礼品?”


    “午后。”


    魏福仍是弓着身子。


    闻声,魏斗焕当即笑了。


    “午后我尚在宫中受封,朝会未散,外面的人便已知其中情形,迫不及待前来送礼。”


    “呵呵,长安这潭水,还真是不清不浊啊?”


    至此,魏斗焕全然明白了董少卿今日之言。


    在这帝都之中,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董少卿话里话外透露的,不就是这十二个字么?


    就算他魏斗焕是皇帝亲自拔擢,在此,也得人情世故。


    别人怎么做的,魏斗焕就得怎么做。


    别人送来了礼,魏斗焕就得回礼。


    标新立异,鹤立鸡群,只会成为别人棒打出头鸟的鸟,蔡胜杰的事就是最好的例子。


    “嘿,不知不觉又给小爷上一课哈?”


    魏斗焕望着满库房的礼盒,脸上泛起一阵讽刺笑意。


    今日在将军府,裴行远还让他日后在京城该怎么着就怎么着。


    可刚出将军府的门,就给他来这一套。


    这不是典型的面上一套,背后一套?


    “两个老王八,跟我玩儿这个?”


    “魏福,准备人手,明天咱们挨个去登门拜访。”


    他魏斗焕收礼么?自然是收的。


    但不是这么个收法儿。


    趁着他不在,硬往他家里塞的礼,他魏斗焕坚决不收,一概不收!


    没王法了还,送礼送礼,哪有人硬送的?


    好嘛,既然你们要硬送,那小爷就硬是不收!


    ......


    翌日,天刚一亮,魏斗焕便去属衙告了假,而后返回府中,领着魏福驾着两辆马车出了门。


    距离他家最近的,不是别人,正是千牛卫长史裴孝义家。


    魏斗焕二话不说,将裴孝义昨日送来的礼盒亲自拿在手里,敲响了裴孝义的家门。


    裴孝义一看魏斗焕,再看他手中的礼盒,顿时就知怎么回事,急忙要迎魏斗焕进府再说。


    谁料魏斗焕只拿着礼盒站在门口,一动也不动。


    “裴长史,这东西是你送的吧?”


    “回郎将大人的话,是下官送的。”


    裴孝义满腹狐疑,却不敢明言,只得硬着头皮应道。


    “谁让你往我家送礼了?”


    “我什么时候跟你说要收礼了?”


    “给我送礼,却趁着我不在的时候送,天底下有这样送礼的吗?”


    夺命三问,一问比一问凌厉,一问比一问高明,原本就清净的裴府门前,顿时更是死静。


    饶是裴孝义此刻也不由开始汗流浃背起来。


    毕竟如今的魏斗焕,再不是几个月前的裴斗焕,现在的他可是皇帝与太子都看重的朝廷新贵。


    昨日在朝会上,太子还为他折了那帮人的面子,可见他的能量。


    “大人责问的是,属下立刻检讨,再不二犯!”


    送礼送到被人问责,这还是他裴孝义第一次遇到。


    可即便如此,此刻也只能低着头,单膝跪地的应承着,丝毫不敢有半点不悦之色。


    而他也知道,魏斗焕刚才的夺命三问,重点不在前面两问,重点在第三问。


    天底下就没有这么送礼的。


    换句话说,不是他送的礼不周到,也不是他送礼的行为本身有什么不对,而是送礼的方式显然出了问题。


    于是他果断应错,声称检讨,而且保证不再犯。


    要说人情世故,这就是人情世故,面对比自己职高的魏斗焕,他的应对,堪称模板。


    按理说,他都已经如此低头认错,魏斗焕就算再不喜他送礼的方式,也该当消气了吧?


    可谁知魏斗焕一见他这模样,更是来气。


    “瞧瞧你那样儿!”


    “自己看看!照照镜子!”


    “身为千牛卫备身长史,皇帝的贴身侍卫,眼里还有一点皇帝的威严,天家卫率的尊荣?”


    这倒不是魏斗焕故意要责难裴孝义。


    着实是因为裴孝义在裴行远的“栽培”下,已然将千牛卫的尊荣给忘得一干二净。


    有道是自己不要脸,还指望别人给你脸?


    自己的尊荣都不看重,别人岂能看重?


    金吾卫和千牛卫在长安没有地位,不受待见,就是这么来的。


    连一个无官无秩的崔谨书都不把这两拨人放在眼里,由此可见一斑。


    “大人教训得是,属下谨记!”


    然而任凭魏斗焕如何训斥,裴孝义就是一个任打任罚,绝不顶撞。


    这让那些此刻已经早起,准备一天忙碌的长安普通百姓可算是开了眼。


    他们站在一旁远远看着,心道谁这么大清早的训人,一见是魏斗焕,当即纷纷称道。


    “不愧是青天大人!”


    “是啊,现如今还有如此良心觉悟的官儿,可实在是不多见了啊!”


    “魏大人来了,咱们的青天就有了!”


    一想到几个月前魏斗焕在京城掌掴崔谨书的事,百姓更是欢呼雀跃,一时更将魏斗焕捧上了天。


    饶是魏斗焕一时也不由脸红,急忙摆手示意众人停下,而后将礼盒塞给裴孝义后便上了马车,赶往下一家。


    望着马车渐行渐远,跪在地上的裴孝义这才伸手擦去额头上本就不多的细汗。


    “乖了个乖,这是要玩儿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