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赚钱了就买地

作品:《穿越大唐:从驿站小卒到帝国巨擘

    冬天的早上天亮得晚,但是并不影响普通百姓忙于生计的奔波。


    “老爷最近吃羊肉都上火了,老夫人看着心疼,今天务必要采买点别的肉食,最好能买到鱼,老爷最爱吃鱼了。”


    管家站在府邸前,语重心长地对今天采买的人说到。


    不过他自己心里都没底,这要是其他季节还好说,偏偏大冬天,去哪买别的肉食。


    猪肉倒是能买到,但是猪肉那是贱民吃的。


    买牛肉则要看运气,官府有规定,健康的牛不允许杀,要吃牛肉就只能等到有伤病的,但是冬天农民地都不种了,牛都在棚里带着呢,根本没机会受伤。


    至于鱼,就更扯淡了,大冬天的,河都结冰了,哪去弄鱼。


    “管家,您这是为难我啊,我去哪弄啊。”


    负责采购的下人哭丧着脸,这倒霉催的,这大冷的天,哪去找这些东西。


    “我不管,反正多少钱不重要,买回来就记你一功。”


    管家也只能狠心说到,不然到时候挨责罚的就是他了。


    府邸大门哐当一声关上了,只留下采买的下人,垂头丧气站赶着驴车去街上碰碰运气。


    “卖鱼勒,新鲜的鱼,各种鱼都有,肥美大鱼啊。”


    采买的下人似乎听到有人在嚷嚷着鱼,立刻抬头朝着四周望去,只见前面不远,一群人围着一个摊子。


    “卖什么呢,这么多人,真是乡下人,没见过世面。”


    俗话说宰相门前三品官,虽然他只是一个负责采买的下人,但是不妨碍他家老爷有钱有势,连这些当下人的都觉得高人一等。


    就这么一会儿,那摊子人更多了。


    “哼,我就不信了,我倒要看看卖的什么东西,想我王二狗在李府当下人这么多年,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山珍海味我没吃过,但是见识过啊,这帮土包子,让开我看看是啥,哟~~~~卖鱼的,老板这来一条,不,十条,来二十条吧。”


    王二狗好不容易挤进去,结果就看到让他终身难忘的一幕,只见无数的鱼被冻成木棍一样,就那么堆在地上,像是一座小山一样。


    便是他在府上见多识广,也没见过这种场景啊。


    “好家伙,这一条鱼起码十来斤重吧,老板,赶紧给我装二十条。”


    早上出门还觉得今天天空都是灰暗的,但是现在王二狗已经乐开花了,买到了鱼,老爷那边肯定少不了打赏。


    。。。。。。


    丰年县,各富商家中,今天必然有一道鱼。


    “好家伙,这么大的鱼,哪儿来,现在可是冬天。”


    某富商府邸,男主人看见餐桌上的红烧鱼,忍不住惊喜到。


    实在是这个冬天吃羊肉吃得都快吐了,突然间看到鱼,可以换口味,怎么能不高兴呢。


    “回老爷,今儿街上突然出现一个卖鱼的摊子,那鱼都堆成山了,大家跟不要钱一样疯抢,我和旺财好不容易才抢到两条,旺财还不知道被谁踹了两脚,现在屁股都还疼呢。”


    一个下人站在旁边,恭谨地回答道。


    “哈哈,挨得好,挨得好,要是旺财挨两脚,就能买到鱼,就让他多挨几脚。”


    听听,听听,这是人说的话吗,万恶的资本主义。


    “明天再去看看,有没有卖的,有就多买点,老夫我要送礼。”


    “是。”


    冬天拿这十几斤的大鱼送礼,绝对比送钱都还好使。


    这一幕发生在丰年县的所有上层家庭中,大家都被今天桌子上的鱼给吸引了,也都吩咐下人,明天去多买回来,无论是自己吃,还是送礼,都是极好。


    。。。。。


    驿站


    “大人,咱们的鱼一拉到县城立马就被抢光了,有些人甚至都在城门口堵着。”


    朱三高兴啊,这几天苏木吩咐人,每天都去涪江拉上几网,除了给流民留点吃,其他全部都拉到县城卖掉。


    起初苏木还以为鱼太多,可能不好卖,结果哪知道,直接脱销了,没买到的人,还主动交定钱,预定第二天的。


    苏木的小金库也是越来越丰盈,有了钱,他做事也有了底气,直接给船厂拨了一笔钱,让他们加快建造进度。


    赚了钱的苏木,直接带着钱又找到了郭县令。


    “小苏啊,听说最近你的生意很火爆啊。”


    苏木心里咯噔一下,他不知道郭县令这是啥意思,会不会看自己生意好眼红。


    不过他完全多虑了,郭县令对苏木完全没有任何二心,他还盼着苏木回归家族的时候,能拉他一把呢。


    “郭县令,都是一些小生意,不值一提。”


    “你放心,我已经给衙役打招呼了,你放心在县城卖鱼,谁不长眼敢闹事,直接抓起来。”


    苏木才反应过来,原来自己是误会人家了。


    “大人,听说上次查抄金山寺的时候,充公了很多耕地。”


    “小苏对耕地有兴趣?”


    郭县令是什么人,官场老油子了,一听就知道苏木是为了耕地来的。


    “是的大人,我想买些耕地。”


    驿站有三百亩地,但是那是属于驿站的,并不属于苏木个人,所以他第一时间想到了买地。


    当然此时买的,只是对于现在一穷二白的苏木来讲,起了一个心里安慰的作用,这可能是血统关系,也可能是这身体原主的残存意识,有了的,心里才不慌。


    “行啊,那些地本来充公了,就要卖的,你要多少?”


    “大人忙着售价几何?”


    “上面给的定价是三贯,底价是两贯,你若要,肯定按两贯算。”


    郭县令一脸神秘,刚好利用这机会可以卖个人情给苏木。


    苏木听到价格后,也是震惊了,一亩地居然才两贯钱。


    其实苏木不太清楚,初唐时期,因为战乱的原因,导致中原土地地广人稀,这也是土地价格便宜的原因。


    “大人,金山寺有多少可以售卖的土地?”


    其实除了金山寺以外,丰年县还有很多土地待售,但是因为金山寺距离驿站近,而且那么土地之前也一直有人在耕种,所以买到后,不用二次开荒,所以苏木才指名道姓想买金山寺土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