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安置流民
作品:《穿越大唐:从驿站小卒到帝国巨擘》 苏木当场就用道观的大锅,煮上了红薯稀饭,然后还丢了一些进火堆烤。
没多一会儿,空气中就飘出了一股从未有过的香甜。
“这味道,好奇怪啊。”
“是啊,很香,又很甜。”
流民们这才反应过来,空气中飘出的味道不就甜味吗,有多少没闻到甜味了。
“啊,上次尝到的甜味,还是几年前,家里大小子去城里卖了野味,给我带了一块甜菜疙瘩呢。”
一个老人努力地回忆着这辈子为数不多的幸福时光。
“是锅里煮的那个东西传出来的甜味。”
这些天,驿站的朱三爷时常来送粮食,大家都看在眼里,也是十分感激对方给了活命之恩。
今天更是见到了驿站的苏大人,苏大人还带来了一种从未见过的吃食,没想到煮熟后,这般香甜。
苏木也想万万没想到,一顿红薯稀饭就把这些人给彻底征服了。
“诸位,这叫红薯,是一种新的吃食,这东西不仅味道好,还不挑地,产量高,等熬过了今年,明年开春,咱们地里都种上这个东西,就再也不会饿肚子了。”
经过苏木的加油打气,流民们麻木的眼神中,总算是多了一丝希望。
“太好了.”
“苏大人,好官啊。”
“谢苏大人活命之恩。”
众人纷纷跪地磕头,这可能是他们这辈子见过最好的官了。
。。。。。。。。。。
丰年县。
“县令大人,小的今天看街上的流民好像又多了不少。”
师爷带来的消息,让郭县令头疼。
丰年县今年也不富裕,要是接受流民,恐怕心有余而力不足,若是强行赶走,又怕饿红眼的流民,干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师爷,你说这些流民如何处置才好啊。”
“额,小人一时之间也没有好的注意,大人,容小的在想想。”
师爷有些心虚地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心想,妈的,县里什么情况,你不清楚吗,要粮食没粮食,要钱没钱,你问我怎么处理?
反观县令心里对师爷也是一阵鄙夷,这货简直就是混吃等死的种类,平日吹牛一套一套的,每次问起正事,就没主意。
“师爷,你说今年这是什么情况,流民哪年都有,但是今年这是不是太多了些?”
前些年大唐和前朝打仗,导致流离失所,后来大唐成功推翻了前朝,大家以为会有太平日子过,谁承想,一些地方势力又开始蠢蠢欲动,大唐又出兵镇压。
直到现在,大规模的战争是基本平息了,但是还有些局部的小战事。
“大人,咱们这穷乡僻壤的,先是战乱,要么被抓壮丁,要么逃至山林,导致县衙在册的青壮男丁大幅减少,耕地慌了起码一大半,没有了收成,大家只能背井离乡,出来逃难。”
师爷虽然没什么真本事,但是分析的却很有道理,也是事实。
“哎~~~”
县令也只能长叹一口气,今年的税收都是他求爷爷告奶奶,找到当地富商,答应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人家才帮着凑够了。
想想县令当到自己这个样子,也是没谁了。
“大人,清风驿驿长有书信。”
短暂的安静,被突然进来的衙役打破。
“清风驿驿长?清风驿不是就一个朱老三吗?什么时候有驿长了?”
“大人,你忘了,前段时间新来了一个小伙子叫苏木。”
“哦,想起来了,是有这么回事儿。”
县令拍了拍自己脑门儿,最近被流民的事情惹得心烦,忘性都大了。
结果衙役递过来的信件,郭县令眉头紧皱。
“大人,怎么不看?”
师爷见县令拿着信件,丝毫没有要开的打算,有些不解。
“哎,不看也知道,新来的驿长估计还不到二十吧?肯定是遇到什么难事,找我求助。”
郭县令现在最头疼的就是流民的事情,哪里有闲暇的功夫帮新来的年轻人擦屁股。
“大人还是看看吧,万一是好消息呢。”
师爷当下也只能这般宽慰。
“哎~”
郭县令打开信件,心想若是找自己帮忙,自己该找个什么借口来拒绝,不过等他看到信件内容的时候,脸色突然骤变,然后便是大喜。
“哈哈,真是小瞧了这年轻人。”
“大人,当真是好消息。”
师爷没想到,自己只是随口一说,结果还被猜中了,立刻高挺自己的头颅,仿佛自己是神机妙算的诸葛军师。
“苏木这小子帮着安置了清风驿附近的百余名流民,给县衙写信报备呢。”
如果苏木不安置这些人,那么早晚这些流民还是会流窜到丰年县来,所以苏木这无疑也是帮着丰年县解决了一些负担。
“那确实是好事儿啊,不过具小的所知,这清风驿好像也是一穷二白,这百余流民虽然不多,但是每天吃喝所需粮食,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啊。”
师爷的一句话,倒是提醒了郭县令。
“这小子难道敢动驿站的粮草?”
“那倒不至于,驿站朱三大人你是清楚的,他都伺候了好几位驿站了,驿长若是真有这心思,估计早就来县衙找大人了。”
“倒也是。”
朱三在驿站的时间最长,即便是他自己饿得前胸贴后背的时候,也没动过歪心思,他的人品县衙的大人们都放心。
“难道。。。”
师爷突然想到一个可能性,故意拉长,故作深思的样子。
“你想到什么?”
这胃口给县令吊的,都快成翘嘴了。
“大人,听说朝廷新定,咱们的陛下有意派贵族子弟到底层锻炼,你说这苏木会不会就是其中之一?安置流民的粮食,是他家里给赞助的,只是为了攒些功劳给陛下交差?”
“不可能,你看他当初来的时候,跟乞丐有啥区别?”
“大人,那就更加有猫腻了,你想啊,正常人上任,怎么可能穿得跟乞丐一样,他一定是故意为之,就是想低调。”
“对啊,师爷,还得是你。”
郭县令现在已经全然忘了半柱香前,还在嫌弃师爷狗屁不是。
“大人,小的有一计,能解决这流民之患。”
“哦,快快讲”
“既然这苏公子是来历练攒功劳的,那咱们索性就送他一场功劳,大人一会儿回信,将其大大赞扬,并鼓励其多多安置流民,就说有什么事儿,大人都支持他。”
“对呀,有他家族在背后支撑,这小小的流民算什么,到时候,安置流民的功劳,还能少了我一份?”
县令觉得这个主意非常不错,不用县衙出一文钱,就能解决流民之患,还能巴结一下苏木这个高层二代。
越想越激动,郭县令都兴奋地颤抖了,当即让师爷磨墨,给苏木回了一封信,对其大肆夸奖,并且明里暗里让其继续安抚流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