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争抢入学名额
作品:《穿成玉玺,我带飞女帝》 战斗瞬间爆发!
黑水玄蛇巨尾横扫砸向众人。周邵祺全身土黄色光芒暴涨,硬生扛下蛇尾攻击,震得气血翻涌,双脚陷地三寸。
与此同时,其余人全部爆发出最强的攻击,所有灵力汇聚成一点。
“轰!”
黑水玄蛇独角被祁怀一剑斩断。
庞大的蛇躯重重砸落在黑蛟深潭中,缓缓沉入墨绿色的潭底,再无声息。
潭水边众人都带上了伤,灵力消耗巨大,喘息声此起彼伏,但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战胜凝气期妖兽的兴奋。
牧雪瑶小心翼翼地上前,用特制的玉铲和玉瓶,将贯清真璃花的幼株连同根系的土壤完整取出。
牧雪瑶双手举起玉瓶:“校长,成功采集到贯清真璃花了。”
陈时神念抓涉起玉瓶,带入秘境之灵的药园空间中,将其种下,补充秘境之灵与黄龙战斗时消耗的灵植。
荀春手中的地图上,一处遗迹点亮起。
“接下来,你们进入此处遗迹,收集属于你们的灵宝武器、”
原本吐纳灵气的季信,突然感觉到几股来自浮台山深处强大的灵力爆发,结合收到的秘宝抢夺失败消息,他瞬间起身赶往灵力爆发点。
向北比季信更先赶到,他一来便缓解了韦正阳的压力,甚至将对面四人压着打。
戴务准备后面突袭时,季信赶到山隘上,覆云幡挥动,戴务瞬间被吹翻七八里远。
“向兄,联手击败他们,我只要秘宝。莲台和其他灵宝全部归你真龙岛。”
向北有些困惑,莲台是何物,他竟然单独列出此物。
但却面不作声:“可以。莲台先在谁的手中?”
“赤霄门。”
时间一晃四个月过去了,浮台山八位凝丹境仙人打斗争抢宝物的消息传遍了大陆边陲的几个国家中。
夏观澜在这几个月中,一直处在焦虑之下,担心着毫无音讯的陈时和小学学生们,而这样的焦虑让她无心于花草上。
“回来了,一切顺利。”陈时的声音让夏观澜悬着的心终于落下。
她停止批阅奏折,好奇地在脑中问道:“祖灵,那日发生了什么?为何几大仙门都在通缉归元门?你们这几个月都在哪里?”
陈时将从进入小镇开始地被人拦路,一直讲到秘境中最后一人进阶凝气境,三名助教带着陈时离开秘境,而剩余十名学生则继续在里面修炼。
而他也在期间再次进阶为镇国玺,并获得了蕴灵的能力,可以缓慢滋养当前皇帝的身体,为其延年益寿,并抵御寻常病邪。
【国运绑定:青岚国】
【当前状态:积攒底蕴】
【综合国力:平稳】
【当前皇帝:女帝-夏观澜】
【器灵等级:镇国玺(0/500)】
【新增能力:蕴灵、镇封】
【功法:锻体境*10、凝气境*10、凝丹境功法*5】
【统御范围:方圆100里】
陈时看到新增的能力镇封,心中感慨终于拥有了主动攻击能力,对内可以调用国运镇压妖兽邪魔作乱,对外可以掠夺气运增加给自身使用。
青岚也该进入下一个时期了。
定源茶馆内,
“咱们陛下这个新策我真是没看明白,为啥突然要全国的小孩都来咱们都城啊?”一个茶客,抿了口热茶,和对面的同伴聊起夏观澜颁布的新政。
同伴手指轻敲茶桌:“说是为了保证小孩的教育,可这每个州也有开蒙的学堂,偏偏都要来这里,我也属实看不明白,陛下此举是为何。”
“而且这孩子家长能愿意吗?我说这个推下去啊,肯定要不到好!”茶客左右看了下,在同伴耳边低声说道。
陈时神念听着每个人对政策的谈论,对大部分百姓的不支持早有预料。但是这世上的事情,有时候不能光靠嘴上说这样好就行,得有人争。只有争的、抢的,大家才会觉得是好东西。
所以第二份招生政策再次发出,一改全员进入青阳入学小学,而是选择了各个州首府中早有芝兰玉树的孩童,并且入学完成学习后,可以分配入朝为官,而其他未入选孩童则要再等一等。
这下子都开始争了,不仅仅是首府,包括其他县城也是如此争抢入学青阳的名额。
“彭声,你的行李收拾得怎么样了?”在书房里,彭学鸣严肃地问着被选中入学青阳的儿子。
青阳国内关于适龄儿童入学青阳的事,吵得沸反盈天。自从他们知道可以直接分配入朝后,心思就不一样了。
当真是只有抢着吃的饭才香。
非首府县城的蒙学老师带着学生们,挤在州府衙门前,要给自己学生争个机会。
“真的,我带来这孩子绝对是天资颖异,郑知州你是知道我的。”林为民拉着知府的手,恳切地为自己学生求个入学机会。
“唉,不是我不想,是陛下的旨意中就提到了那两个孩子。”郑恩收回手,无可奈何。
“你知道吗?陛下第二次就选了三十五人,我们青岚一共二十州。每个名字都明明白白地写在圣旨上,难道你要我违抗旨意吗?”
林为民吓得缩回手:“可这,你看我,还有其他蒙学的老师都不是为了我们自己,都是想着学生的才华不被埋没。”
郑恩也不知道说他们些什么好,陛下一开始的下旨,都觉得有阴谋猫腻,现在名额缩减了,又都来争抢。
“这样,我上书奏折,恳请陛下再增加名额。若是不行,那你们只有等下次机会了。”
郑恩好言将州府内二十来个蒙学老师请出,坐在书案后撰写奏折。
这样的事不止发生在云州,其他州的知州也纷纷写下请求更多入学名额的奏折。
夏观澜将这样内容的奏折垒成一摞:“祖灵,我们要增加名额吗?人太多了会不会不能教学足够呀。”
“不必担忧,三名助教管理绰绰有余。再增加二十个名额,不过不能任由各州自己选人。”
陈时知道这种让他们自己选很难脱离举孝廉的弊端,必须要设计一个公平的比试,选出专注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