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临危受命,巴蜀烽烟
作品:《操控祖宗:从长平之战到千年世家》 房间中,一个平静,一个震惊!
范雎看着他惊骇欲绝的样子,冷笑道:“王上听后,龙颜大怒,直言赵国欺人太甚,竟敢离间我大秦君臣。王上还说,很想当面听一听苏先生的高见,现在,王上的使者,应该已在府外等候了。”
他向前一步,凑到苏代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你,去跟我们的王上解释吧。”
赵国为这场拙劣的反间计,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不仅被迫割让了三座城池,献上无数金银,以求平息秦王的雷霆之怒,那位自作聪明的说客苏代,回到赵国后,也因办事不利,被赵王下令处死。
处置完苏代,章台宫内,秦昭襄王屏退左右,独留范雎。
秦昭襄王面色凝重,虽恼于赵人离间,但苏代的话,也确实点中了他内心深处的一丝隐忧。
“应侯,苏代之言虽是诡计,但武安君功高盖世,也是事实,这事,你如何看?”
范雎闻言,心中一凛,略微思索,沉声道:“王上,苏代之言,乃攻心之策,其心可诛,但其言亦如芒刺在背,提醒我们君臣,此事不可以不防,也不可以乱防。”
见秦王点头,范雎顺势进言:“臣以为,大秦东线战事暂歇,但蜀中之地,却有叛乱新起。蜀地乃是我大秦粮仓与后方,不容有失。而武安君长平之战,功高盖世,威震天下,实不宜再劳烦于攻取邯郸这等小事。”
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当委以新的重任,以彰其功!臣恳请王上,下诏褒奖武安君,命其班师回朝,而后统领大军,西向平定蜀中叛乱,为我大秦开疆拓土,再立新功!如此,既解了朝堂纷争之忧,又彰显了王上爱将之心,更能稳固我大秦后方,一举三得!”
秦王听罢,眼中精光一闪,抚掌大笑:“善!应侯此计,方为万全之策!既保全了国之栋梁,又稳固了江山社稷,准了!”
不久,秦王下诏,以赵国已然臣服,且蜀中需大将坐镇为由,命白起班师回朝,准备西征。
武安君府邸,白起这位杀神破天荒地备下厚礼,亲自登门拜访应侯府。
“应侯,”
白起对着范雎,行了一个郑重的大礼,“此番若非您深明大义,在王上面前为我剖析利害,白起这条性命,恐怕就要断送在小人之手。此恩,起,没齿难忘!”
范雎坦然受了他一礼,却摆了摆手,神情倨傲而疏离。
“武安君言重了。本侯所为,非为救你。”
他转过身,望着咸阳宫的方向,眼神中流露出一股旁人难以理解的复杂情感。
当初范雎被魏人折辱,裹于席中,弃于茅厕,命如草芥。
若不是秦王不弃之卑贱,不疑之来历,对他的计策更是推崇有加,哪里有他今时今日!
此等知遇之恩,再生之德,范雎自觉粉身碎骨亦难报万一!
范雎猛地回头,盯着白起,一字一顿地道:“我所做的一切,皆为报答王上,为我大秦江山永固!至于你白起的性命,与我何干?”
说罢,他长叹一声,仿佛在对自己说:
“秦王的恩情,还不完啊!”
章台宫内,秦昭襄王看着眼前这两位一文一武的国之栋梁,脸上露出了无奈又有趣的笑容。
他对白起道:“武安君,你也听到了,丞相心眼小,嫉妒你在寡人心里的分量,平日里说你几句坏话,也是常情;但大是大非面前,他还是拎得清的。你这当将军的,便多包容他几分吧。”
白起闻言,对着秦王长长一揖,脸上带着几分委屈,说道:“唉,臣受些委屈倒也无妨,只要王上心里明白,谁才是那个真正为您披肝沥胆、在外拼杀的苦命人,臣便心满意足了。”
“你……”
秦王指着他半天说不出话来,最后只能无奈地挥了挥手。
“行了行了,都退下吧,看着你们俩,寡人头疼!”
咸阳的朝堂,因白起的“荣调西征”而暂时恢复了微妙的平衡。
应侯范雎的脸上重新挂上了从容的微笑,武安君的赫赫军威,终于被关进了“蜀中平叛”的剑鞘之中,暂时不再是悬于他头顶的利剑。
朝臣们也乐见其成,秦国这架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似乎终于可以稍作喘息。
然而,所有人都低估了历史的波澜。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武安君大军主力自邯郸城下撤回关中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天下。
六国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那些潜藏在阴影中的触手,也开始蠢蠢欲动。
白起班师回朝的第十天,一卷盖着焦黑火漆、插着三根鸡毛的八百里加急军报,如同一道催命的符咒,被驿卒快马送入了咸阳宫。
章台宫内,秦昭襄王展开那份带着血腥与烟火气的竹简,只看了几行,脸色便瞬间铁青。
“竖子敢尔!”
一声怒吼,秦王将手中的竹简狠狠摔在地上,简牍散落一地。
巴蜀,乱了!
这片由司马错历经艰辛为大秦打下的天府之国,秦国最重要的粮仓与兵源地,此刻正燃起熊熊烽火。蜀中旧族,不堪秦吏的严苛压迫,在六国间谍的暗中挑唆与资助下,悍然发动了大规模叛乱。叛军在短短数日之内,连下数城,更有一支精锐,奇袭并烧毁了栈道关隘,彻底切断了中原通往蜀地的咽喉——蜀道!
消息传来,满朝震动!
巴蜀对秦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秦国东出函谷、席卷天下的战略大后方,更是供应前线数十万大军粮草的生命线。
“诸位爱卿,谁可为寡人分忧,领兵平蜀?”秦王目光扫过阶下百官。
朝堂之上,竟无人可用!
大将王龁,正率领主力在东线与韩、魏对峙,防备六国趁火打劫,轻易不能调动。其余诸将,或是在长平之战中损耗过大,正在休整,或是能力不足,根本无法担当平定一国之乱的重任。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飘向了武安君白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