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作品:《重回七五饥荒年,手撕恶嫂护娇妻》 李宏伟他们几个人,见李至勇还没聊上几句,就急匆匆的离开了,顿时就傻眼了。
他们的想法,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想办法和李至勇一起进山打猎挖草药,学习一下他是怎么做的。
顺便试着开口,借用猎枪和弓箭,看李至勇是否会同意。
他们几人不是空口无凭,而是打算花钱去租用李至勇手中的猎枪和弓箭,可惜他们还没来得及将这件事说出口,就被对方给逃掉了。
“良哥,我们该怎么办?”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等一会我们吃完饭,直接去勇哥家拜访不就行了?”
就在这个时候,另外一处知青点的大门被打开了,张瑶从里面走了出来。
见李宏伟他们几人站在那里好像在讨论着什么,于是便嗲嗲的问道。
“几位哥哥,你们在说什么啊?可以告诉我吗?”
对张瑶这种,说话的语气和姿态,张杰良不以为意,马吉祥鄙夷的看了她一眼,仿佛在看一件不值钱的货物。
两人都来自帝都,家世显赫,一个家里从政,一个家里从商,什么大场面没见过,张瑶这样的心机婊,根本就对他们两个产生不了任何影响。
另一边,王启明不为所动,根本就不感兴趣,只有李宏伟舔着个脸热情的对张瑶说道。
“张瑶妹妹,我们几个在说进山打猎的事情,刚刚遇到了勇哥就聊了几句,本来是想问他能不能带我们一起进山打猎,顺便把他的猎枪和弓箭给借来,结果那货说了两句就跑了……”
听到李宏伟的这番解释之后,张瑶点了点头,露出一个自以为很是甜美的笑容,转身便回到了房间,并没有继续和李宏伟说话的意思。
一旁的张杰良和马吉祥两人,看到这一幕之后不为所动,早就已经习惯了对方这样的做派。
倒是和李宏伟一起从魔都过来下乡的王启明,感觉有些于心不忍,凑在他耳边小声嘀咕道。
“我说宏伟,你干嘛用热脸去贴对方的冷屁股?很有意思吗?”
“你难道忘了之前因为张瑶的事你和村里人打架,结果她却率先选择了原谅对方,还怪你多管闲事,你能不能长点脑子啊?白长这么大个子!”
被王启明怒怼了一番之后,李宏伟也不以为意,他早就习惯了对方这样说自己。
不止是王启明有些看不惯那张瑶的做法,就在张瑶大摇大摆的回到房间,与周心怡和朱雅婷两女,在分享情报的时候,同样遭到了同伴的批评。
“我说张瑶,你能不能有点礼貌啊,刚刚李宏伟告诉了你那么多消息,你连一句道谢的话都没有,好像别人欠你的一样!”
正在听张瑶说话的朱雅婷,在听到周心怡的这句话说出来之后就知道情况不妙,看来两人又要吵起来了。
果不其然,周心怡话音未落,张瑶狠狠的瞪了她一眼,语气不善的说道。
“你怎么那么喜欢多管闲事?李宏伟愿意告诉我消息,是他愿意的,又不是我逼着他说的,关你什么事?”
“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管天管地管空气,你管得了我吗?”
见两人又吵了起来,朱雅婷也觉得有些无奈,连忙将两人给分开。
“心怡,瑶瑶,你们能不能别吵了,要不还是去问一下张杰良他们打算什么时候进山打猎吧!”
“我才不去,要去你去。”
张瑶感觉自己是大功臣,打探到了消息回来,剩下的应该交给两位同伴,于是转身就回了屋里。
“呵呵,我也不去,本来就不想进山打猎,是某人非要吵着去的,结果事到临头又怂了……”
周心怡一直不赞成进山打猎,感觉很可能遇到危险,尤其是有张瑶这样的猪队友。
周心怡在见到张瑶的这副表现之后心中非常生气,直接出了院子,向村头的池塘走去,打算去散散心。
见到两人一个回了屋内,一个去了外面,朱雅婷也觉得有些无奈,看着还没有开始做的早饭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只能是先去做早饭了。
等到三人分开之后,没有再说话,刚才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王启明看了一眼三女所在的房间,压低声音说道。
“我实在有些搞不明白,那张瑶哪里来的底气,表现的如此傲慢,好像真的是千金大小姐一样……”
对张瑶的家庭背景,王启明是比较了解的,毕竟他家就在魔都那边,而且还很有势力。
和他一起,从魔都来到李家村插队下乡的另外三人,只有周心怡家里比较阔绰,是开厂子的。
可惜时运不济,所在的周家,一大家人都受到了打压。
另外跟着一起从魔都过来的李宏伟和张瑶两人,都是普通工人家庭没什么大不了的。
李宏伟就很能认清自己,老老实实的对几人说了自己的家庭情况,也从来不装阔。
倒是这张瑶明明家境贫寒,还非要装出一副千金大小姐的模样,让王启明很是看不惯。
最关键的是,和他一起从魔都过来的周心怡,所在周家在几多年前,也是赫赫有名,人家那才是正儿八经的千金大小姐。
按照张瑶家里的情况,连地主家的女儿都算不上,也不知道为什么一直在装腔作势的,没有任何意义可言。
在听到王启明的话后,来自帝都的张杰良与马吉祥两人只是笑笑不说话,只有李宏伟的脸色有些难看,他不知道为什么,其他三人都看不上张瑶。
在他看来对方是一个挺好的姑娘,说话声音又好听,还爱撒娇,经常哥哥哥哥的叫着,离开了张瑶,谁还愿意叫自己一声伟哥啊!
看了一眼几人的表情,张杰良什么也没说,只是微微点头,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
对王启明在背后,讽刺张瑶的话,张杰良并没有对此做出什么评价。
毕竟他们算是同一个群体,都是来李家村下乡插队的知青,实在没有必要相爱相杀,互相指责,他向来是不参与这些矛盾的。
这也是为什么,仅用了很短的一段时间,他就成了众人的精神领袖。
原因无他,自己从来不在背后去说别人的坏话,也不对任何人进行评价。
做事的时候公平公正公开,而且还很有章法,一直以来,都得到了众人的拥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