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
作品:《重回七五饥荒年,手撕恶嫂护娇妻》 李玲玲和孙雪茹两个小丫头,古灵精怪的拿出两颗糖果,分别塞到李建勋和陈秀梅的口中。
尤其是小丫头孙雪茹,吃糖还不忘买糖人,居然还在老父亲的面前帮自己求情,看的李至勇也觉得有些好笑。
于是李至勇便伸出手,在李玲玲和孙雪茹两个小丫头的头上摸了摸。
“就你们两个小家伙,人小鬼大的,再玩一会,就带着豹猫回家吃饭了!”
被摸着小脑袋的小丫头,有李建勋和陈秀梅二老撑腰一点也不怕李至勇。
“三哥,你别一直摸我的头,我都长不高了呢。”
“是吖舅舅,别摸我的头好不好吖,我要和小姨一样长高高~”
听到两个小丫头的话后,李至勇也觉得有些好笑,不知道从哪里听到的,怎么摸头就长不高了呢,就摸,就摸!
李至勇心中这样想着,手上的力道又加大了一些,将两个小丫头的头发都给弄乱了。
一旁的陈秀梅见状顿时不乐意了,立刻对李至勇吼道。
“你没听到玲玲和雪茹说,摸头就会长不高了吗?你怎么还摸啊!”
李至勇也没想到,老娘居然会站在两个小丫头的一边,假装一副很是委屈的样子说道。
“娘,你不能偏心啊,小时候你和爹可没少摸我的头,怎么我就不能摸小妹和雪茹的呢?”
听到李至勇的话后,陈秀梅看了他一眼,不屑的冷哼道。
“我什么时候摸你头了?你现在不是都长高了吗?玲玲和雪茹还小你可不要欺负她们!”
听到老娘的这番话之后,李至勇也觉得有一些无语,自己什么时候就欺负她们两个小丫头了啊!
“娘,不带你这么偏心的!”
见李至勇这副耍宝的模样,李建勋和陈秀梅两人都笑了。
“让你说个话还卖关子,到底是什么好消息啊?”
“如果你二姐工作的事情有着落了,咱们得提前准备,给你二姐做身衣服,再准备一套新的被褥……”
得到老娘的提醒之后,李至勇这才恍然大悟,差点将这个事情给忘了。
“没错,娘,是二姐的工作下来了,这两天要去县城那边报到,我打算带着小雪,和二姐一起去县城那边看一看,顺便去一趟小姑家里……”
“不过衣服和被褥的事情,就不用你操心了,县城那边的百货商场里有现成的衣服和被褥,到时候买一套就行了!”
听到李至勇的这番话,陈秀梅有些恨铁不成钢的看了他一眼。
自己这个三儿子实在是太败家了,买现成的衣服和被褥,哪有自己亲手做的舒服啊!
自己买布和棉花,做衣服和被褥,也能省不少钱。
不过陈秀梅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太多,她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二女儿李婷工作有关的消息上。
“小勇,你说什么?这两天就去县城报到啊,怎么那么急?”
“老三啊,你和婷子去县城的时候,是得去你小姑家看看了,你们兄弟姐妹几个小的时候,小敏可没少操心!”
听到父母的这番话后,李至勇郑重的点了点头,送二姐李婷去县城纺织厂那边报到,顺便去拜访小姑李敏,是他早就已经计划好的!
“是的娘,工作指标今天刚刚下来,要求是三天后到纺织厂报到!”
“明天准备一天,给二姐收拾行李,后天我们就出发去县城,大后天送二姐去厂里报道,之后我再回来……”
从三儿子李至勇的口中,得知这一巨大的消息之后,陈秀梅和李建勋夫妻两人对视了一眼,不免有些喜极而泣。
太好了!
自己这个苦命的二女儿李婷,还有外孙女孙雪茹,算是有了自己的归宿!
去到县城那边工作后,换一个全新的环境,也不会有其他人说闲话。
陈秀梅看着面前的李至勇,抓住了他的胳膊,有些激动说道。
“太好了,小勇,你二姐小时候没有白疼你!”
“以后婷子就是有正式工作的人了,她和雪茹娘俩,也不用那么辛苦……”
一旁的李建勋虽然没有说话,可是得知二女儿李婷,有了县城纺织厂正式工作之后,心中也很高兴。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划了好几次火柴,都没有将手里的旱烟给点燃。
最后还是李至勇看不下去了,走上前去,划着一根火柴,用手帮忙挡风,将父亲的旱烟给点上。
“呼~”
抽了一口旱烟,浓郁的烟味,总算将李建勋激动的心情给压了下去,因为激动而涨红的一张脸,总算是再次变得黢黑一片。
“有工作就好啊,老三,婷子那工作一个月能有多少钱?”
李建勋这样问,只是单纯的好奇,并没有觊觎二女儿工资的意思。
“具体的我不清楚,还要等二姐正式入职了才知道,不过听那个朋友说过,每个月应该有三四十块钱的收入!”
得知这一消息后,李建勋和陈秀梅皆是眼前一亮。
每个月就有三四十块钱的工资了,真好啊!
这样下来,一年就有三五百块钱,他们一大家子不吃不喝努力个三五年,都不一定能攒这么多钱!
“孩他爹,我不是在做梦吧,婷子她以后就是县城的正式工人了!”
“啪嗒,啪嗒~”
李建勋的心在也很激动,不过毕竟要表现出,一家之主的威严来,他狠狠的抽了一口旱烟,故作淡定的说道。
“还没睡觉呢,怎么净说胡话?”
“既然老三都说,工作指标下来了,那肯定是没差了!”
见到父母如此高兴的模样,李至勇也跟着开心。
虽然对他来说,一个月三五十块钱的工资并不多,可能去山里面打两三天的猎物就能攒到。
但意义不一样,在父母看来,进山打猎终究是个不靠谱的事情。
哪有在厂里当工人舒服,不仅旱涝保收,还有各种各样的福利待遇。
比如外甥女孙雪茹,跟着二姐李婷一起去了县城之后,根本就不需要找人照顾,纺织厂里就有自己的附属小学和育儿所。
孩子在上学之前,都在育儿所里和其他纺织厂的孩子们厮混,有专门的人负责照顾,目的就是为了让工人们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全心全力的进行生产。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就会在纺织厂的附属小学上学,非常的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