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作品:《重回七五饥荒年,手撕恶嫂护娇妻》 “你凭什么来我家吃饭?”
“凭什么?当然是凭家里的粮食都被大嫂你给拿走了,怎么,拿了那么多东西,难道连顿饭都不愿意管吗?”
见李志勇如此强势,丝毫不将自己给放在眼中,刘娇娇也是被气的不行,连忙朝一旁的丈夫李志强打眼色。
见她不停的眨眼,李志勇也笑了,朗声说道。
“我说大嫂,你眼睛里进沙子了,还是怎么了?一直眨眼睛做什么?要是有什么话,不妨说出来一起听听,我来帮你分析分析!”
见自己的小动作被发现了,刘娇娇觉得有些尴尬,她整理了一下有些凌乱的头发,假装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没有,我什么也没干啊!”
见大嫂刘娇娇没有继续挑衅自己,李志勇也没有再多说什么。
“没事就好,大嫂还不去做饭吗?我现在可是还饿着肚子呢!”
听李志勇这么说之后,刘娇娇的气不打一处来,可是又无处发泄,早知道自己就躺床上不起来了。
她将求助的目光看向了一旁的丈夫李志强,可李志强此刻也觉得很无奈。
毕竟是自己媳妇拿了三弟送给爹娘那边的粮食和猎物,众人过来吃顿饭,自然也不好拒绝。
见夫妻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丝毫不提做饭的事,李志勇假装很着急的样子催促道。
“我说大哥,大嫂,不就是去做个早饭?有什么好犹豫的,要不我来?”
“一会吃完饭之后,我还要去山里打猎呢,要是吃不饱没力气,今天可能就没有收获了!”
“大嫂从爹娘那里,拿了那么多的猎物和粮食还有几十个鸡蛋,总不至于一晚上给吃完了吧?”
刘娇娇本来想说自己早上不吃饭,可是听李志勇这么说,又不好拒绝。
如果她不动手去做饭,可能一会儿李志勇就亲自动手了,说不定会把那些好不容易从公公婆婆那里拿过来的粮食和猎物全部给用掉,那她可就亏大了!
“不用不用,我去做饭就行,你来大嫂这里,怎么可能还让你去亲自动手做饭,还是我去吧!”
“对了大嫂,一会儿做饭记得丰盛一点,我把爹娘还有小弟小妹他们都喊过来一起吃,记得多煮几个鸡蛋哦!”
听李志勇这么说,刘娇娇的一张脸彻底黑了下来,刚想要拒绝,可一旁的李志强却拉住了她的胳膊,沉声说道。
“小勇想吃,你就去做,家里不是还有那么多吃的吗?赶紧去吧!”
见到丈夫李志强,在外人面前唯唯诺诺,对自己却重拳出击,刘娇娇感觉很是憋屈。
毕竟到她手里的粮食和猎物,想让她吐出去,实在是有些困难,但李志勇就在这里看着,她又不好拒绝。
只能咬牙切齿的向屋内走去,准备做一顿丰盛的早饭。
“那就谢谢大哥和大嫂的款待了,我去喊爹娘和小妹他们,一会过来一起吃饭!”
过来让大嫂帮忙做一家人的早饭,只是他一时兴起而已。
毕竟对他来说,不过是一些粮食和猎物而已,没有了可以再想办法去弄。
家里已经攒了不少的钱票和粮食,还有各种猎物。
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找大嫂刘娇娇晦气,让她知道以后不要对老屋那边的物资有想法。
就算是将猎物和粮食拿回来,最后还是得大家一起分享。
见大哥和大嫂两人在忙着做饭了,李志勇双手背在身后,哼着小曲,向着院子外面走去。
正在做饭的刘娇娇,见李志勇这副得意的模样,气得咬牙切齿。
李志勇不为所动,就算大哥和大嫂不开心又怎样?不还是得老老实实的去做饭吗?不然他真的会亲自动手!
他现在想的是,去老屋那边问一问爹娘,小妹说的分家到底是怎么回事。
……
老大家这边发生了动静,李建勋和陈秀梅老两口其实也听到了,不过他们并没有走出院门,过来查看情况。
“当家的,你要不要去看看?好像是老三和老大媳妇又吵起来了。”
听到媳妇的话后,李建勋觉得有些头疼,家里的儿子和儿媳妇就不能安静一点,一天到晚吵个不停。
“让我去劝,我怎么劝啊?帮谁都不好,还是让他们吵去吧!”
“要是偏袒老大和老大媳妇,那样对老三可不公平。”
“想要一碗水端平,太难了!毕竟老大媳妇给咱们生了两个孙子……”
李建勋将自己的旱烟取出,往里面塞了点烟丝,点燃之后,抽了一大口,有些愁眉苦脸。
“让你去说句话怎么就那么难呢?你不去我去,万一那两个孩子打起来了怎么办?”
听到远处争吵声不断,陈秀梅有些担心,生怕自己两个儿子打起来,那样可就麻烦了。
就当陈秀梅离开堂屋,走进院子,准备去大儿子李志勇家里查看情况时,突然发现三儿子李志勇推门走了进来。
“小勇,你怎么来了?”
“刚刚去大哥家转了一圈,大嫂说早上要做饭给我们吃呢,我特意来喊你和爹去吃饭的!”
听到三儿子李志勇的话后,陈秀梅就感觉有些头疼,大儿媳什么时候这么有孝心了,肯定又是一番争执……
“老三啊,我和你爹吃不吃都行,你就不要和你大哥大嫂他们吵架了。”
听老娘这么说之后,李志勇也觉得有些头疼,并不是因为一点粮食和猎物的事情,而是大嫂刘娇娇,一直想要占家里的便宜。
如果一次两次还好,可对方一而再再而三的想要占便宜,确实是让他心中觉得有些不满。
“娘,先不说待会儿吃饭的事了,我听小妹说,大哥和大嫂昨天晚上过来闹分家了,到底是什么情况?可以和我说说吗?”
原本感到头疼不已的陈秀梅,听到三儿子的李志勇的话,顿时就愣住了。
没想到这才一晚上过去,大儿子和大儿媳要闹分家的事情,就被小女儿给传到了三儿子和三媳的耳中。
当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确实是有这件事,不过我和你爹还在商量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