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将进酒!

作品:《替弟从军,功成归来说我是庶出?

    蝶舞楼之上的樊紫凝看着那一幕,不由得眉头一皱。


    她本以为苏秦会重视这场诗会,要么是思量一二,要么是等到最后字字斟酌方才会提交诗文。


    毕竟这场诗文非常重要。


    对于她来说也非常重要。


    她已经明确告诉苏秦,这场诗会是樊家选婿。谁要是夺得文魁,樊墨海大概率是让她嫁给这位才子的。


    可是呀,可是她希望苏秦能够夺得文魁!她喜欢上苏秦了?并不是,而是在这宁国的才子面前,只有苏秦一个人,是她看顺眼的。


    可苏秦这么不重视!


    他怎么能这么不重视呢?


    苏秦这么快就提交了诗文,亦是上大儒樊墨海和稷下学宫的老师极为吃惊。


    同时,也有些愤怒。


    七层之上,女帝李玉冷眼看着这一幕,沉声道:“秦大人,他在干什么?他这是在干什么?难道,他不想要盐引了吗?”


    秦正脸色变了变,“陛下,兴许这位苏公子有自己的考虑,又或许,他就像京城那些人所说的,是个彻头彻尾的草包?”


    “至于那些他所写出的诗文,很可能是抄袭而来。他的谋略,又或许是背后有高人指点。”


    “甚至很有可能,是苏镇山想要继打造了一个文武双全的苏沐风之后,又想要打造一个文武双全的苏秦。如此,苏家就有了真正的双杰,在朝堂之上可谓是彻底站稳脚跟,长盛不衰。”


    嗯?


    李玉神色低沉,这不是在骗朕吗?这不是在欺君犯上吗?


    “好,很好!”


    “也罢,他苏秦若是敢耍朕,仅仅凭借他制作私盐这一条,朕就砍了他的脑袋!”李玉冷冷道。


    ~


    苏秦的一首诗文被迅速送进蝶舞楼。


    这蝶舞楼之下第五层就是稷下学宫的老师,经过学宫老师的集体评判之后,才会被送往六楼交给当今大儒樊墨海和文行渊。也就是两位宁国文坛的佼佼者评判过后,才会递交给七楼的圣人,由圣人定夺才是这场诗会的文魁。


    事实上,圣人也只不过是看一看诗文的水平。而真正定夺文魁的,还是樊墨海和文行渊。


    此间稷下学宫的一个老学究拿到了那一首笔墨,定睛一看,顿时瞳孔皱缩起来。


    “这,这笔墨,无法评判,无法评判~”老学究神色震惊无比,竟然是发出无法评判的感叹。


    紧接着他迅速带着这首笔墨上了蝶舞楼的六楼,颤颤巍巍的来到樊墨海的面前。


    “极好,极好!”


    极好?


    樊墨海眉头一皱,这首诗文是苏秦所作,也是他第一个提交的诗文。如此快速写出来的诗文,会让稷下学宫的老师这般震惊?甚至,说出极好的感叹?


    他立刻接过那首诗文查看起来,只是顷刻间,整个人都愣在原地。


    静!


    此刻的六楼一片死寂,樊墨海足足愣了许久,直到文行渊再也忍不住,亲自过来查看。


    “嘶~这是,这是苏秦所写?这是苏秦的笔墨?这不可能,这不可能!”


    “这么短的时间内他竟然是写出了这么一首笔墨,天才,这简直是我宁国文道上的天才!”文行渊大惊道。


    此刻樊墨海却是忍不住,将这首诗文吟唱起来。


    “诸君,且听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樊墨海沧桑豪迈的声音,再加上他对这首诗文的理解,一股豪迈放荡不羁,大气磅礴的气势铺面而来。


    静!


    死一般的寂静!


    那一刻整个六层楼皆是死寂,所有人的目光,皆是朝樊墨海齐聚而来。


    文行渊神色陶醉,沉醉在这磅礴的意境之中,“绝唱,这是千古绝唱。宁国文坛之上没有谁,能够写出这样的千古绝唱。没有人,能写出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迈和磅礴~”


    众人:“......”


    樊紫凝美眸亮闪闪的,也就是在那一瞬间她就改变了对苏秦的看法。


    谁说写诗文就一定要思考拖沓的?


    谁说写诗文就一定要字字斟酌到最后的?


    谁说,苏秦没有尊重这场诗会,没有尊重她樊紫凝?


    反而,苏秦用他最为顶尖的才学和学问,写下了这首令人灵魂一滞的诗文绝唱!


    这才叫做才子,这才叫做诗文。


    而宁国万千学子所作出来的诗文,倒是有点像是无病呻吟了啊。跟他比?你们凭什么跟他比?你们拿什么跟他来比?


    她樊紫凝,要的就是这样的夫婿,要的就是如此文采的夫婿!


    苏秦!


    极好!


    文欢欢看向到樊紫凝满脸欣喜的神色心想这是要完了,樊小姐肯定已经沦陷。可,谁又能保证自己不被苏秦那极致的才学所吸引?


    小诗仙?依她看来,这应该是诗仙才对啊!


    七层之上,两道身影缓缓走了下来,就在楼梯栏杆的位置,满脸震惊的看着那一幕。


    女帝李玉本来在考虑,如果苏秦真的敢耍她,他就要砍了苏秦的脑袋。欺君,贩卖私盐,足以砍苏秦的脑袋八百遍!


    可而今仅仅只是两句诗文,却是让女帝心中大惊,对苏秦的看法大为改变。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试问,宁国文坛上有谁能写得出如此豪迈的诗文来?哪怕是当年的樊墨海也不行。


    樊墨海则是深吸一口气,继续朗声吟唱道: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女帝:“......”


    “是什么样的豪迈豁达的心情?才能写出人生得意须尽欢?才能写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天才,苏先生,就是个文道的天才啊。”女帝轻声惊叹道。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一首诗文,让现场的大儒,乃至才学佼佼者,皆是寂静无声。


    樊紫凝的眼神更闪亮了起来,她似乎是知道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就好像她的奶奶告诉她,女人喜欢的东西就一定要努力去争取。女人喜欢一个男人,就一定要大胆的去追求。否则,就会被错过。


    而且奶奶对当今宁国男女之间的束缚,什么媒妁之言父母之命非常的排斥。


    她奶奶当初追她爷爷的时候,就是以强悍的武力把这个文弱的书生给强行扑倒。所以,这不就有了两人的一段佳话?


    樊紫凝深吸一口气,看向樊墨海。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静!


    死一般的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