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美满的一家三口?
作品:《替弟从军,功成归来说我是庶出?》 竹溪草堂有人神色极为欣喜。
也有人的脸都垮了下来。
黄玉青万万没想到,苏秦当真把诗文写了出来,而且还是当着大儒的面。这首诗文连当今大儒都说极好,而且给出了极高的评价,那自然就是极好的。
可是她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好的诗文会从苏秦笔下写出来?苏秦不应该是个废物?不应该是个草包?
她看着苏秦从小到大就是个只会斗蛐蛐的草包,如果有一个斗蛐蛐大会,苏秦肯定能拿第一。
说实话当初让苏秦代替苏沐风上战场,完全就没考虑过苏秦还会再回来。更没考虑过,苏秦还在边境立下了军功。
谁知道从边境归来之后,苏秦却像是换了一个人一般。就连一窍不通的诗文,也能写出来并且如此惊人。
这简直匪夷所思!
苏镇山感觉脸上火辣辣的疼,就好像被苏秦给扇了一巴掌。他从来都没有指望过这苏秦会有一天给他脸上增光,反而,苏秦越是闪耀,就等同于在羞辱苏镇山。
小诗仙!
小诗仙!
这他妈怎么可能啊?
苏沐风亦是神色大惊,万万没想到这位连藏书阁里面的书写的什么字都不认得的大哥,今天却能写出“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草包大哥,不应该就是他的替身而已吗?不应该,什么都交给他吗?
今日苏秦在樊老大儒面前露出如此惊人的才华,樊老大儒肉眼可见的已经有所动摇。这恐怕会影响到他和樊家能不能顺利联姻,更影响到他能不能通过樊家来获取苏秦在战场上的军功。
很显然,苏镇山也在考虑这个问题。
场中还有一个人,神色也是极为震惊,那就是宰相之子林攸之。
林攸之前来竹溪草堂,事实上为的并不只是跟大儒辩经,他真正想要见见的,还是当今大儒的孙女樊紫凝!
林家一门三宰相,他太爷爷是宁国宰相,他爷爷也是宁国宰相。在到他爹,还是宁国宰相。
而今到了他这一代,他还没有任何官职,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所以,他急需通过一些助力,让自己顺利走上仕途。有他爹在朝堂之上,他这仕途当然会走的四平八稳。
话说回来,樊紫凝的爷爷樊墨海是帝师,而且在大儒在宁国的影响力非常之大,门生门徒无数。如果有樊墨海的相助,他林家说不定可以成就一门四宰相的美誉。
前提是,他能够拿下樊紫凝。樊紫凝是京城三大美女之一,又是京城一大才女,他当然极为喜欢。
他本来以为此行最大的对手应该是苏家的苏沐风,毕竟苏沐风这些年风头太盛,又是京城第一才子,又是边境立功的功臣。而今看来,他最大的对手却是这个草包苏秦。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林攸之心中苦笑一声,他到底是写不出这样的笔墨来啊!
苏秦在写下这首诗文之后抬头看了看天色,“丫头,咱们该回去了!”
他转身就走,朝着众人摆了摆手,“多谢樊老大人的好茶,改日您到我那儿去,我给你上我亲自酿造的好酒。”
苏秦就这么走了!
他走起路来都是那么的意气风发,仿佛少年儿郎本该如此。
樊紫凝美眸看着苏秦,她总觉得这少年身上十分神秘,比如他为什么突然开了窍?他为什么就突然笔墨如此惊人?又或者他以前就有这些笔墨,但是却没有拿出来炫耀?
那么他在藏什么呢?
他在藏拙吗?
他又为什么藏拙呢?
此刻樊紫凝对苏秦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她并不知道对一个人好奇就是沦陷的开始。
黄玉青和苏镇山对视一眼,自然从对方眼中看出了担忧的神色。于是苏镇山连忙找了一个借口告辞,离开了竹溪草堂。本来今天打算让苏沐风崭露头角,顺便让樊墨海向朝廷上奏,早日封赏军功。而今看来,这件事已经全部被苏秦给搅黄。
走出竹溪草堂,苏镇山便是说道,“如果明天文会之上你不能拿下文魁与樊紫凝联姻,那朝廷封赏军功一事肯定会一拖再拖。时间拖的越久,对你越是不利!”
“还有,今天竹溪草堂的事情肯定会传遍整个京城文坛。”黄玉青说道,“苏秦那个草包,被冠以小诗仙之名。他反倒是,成为了诗仙。”
“今天他写下的那首诗文你也看到了,如果你没有这样的文道水平,明日宁国诗会之上估计也很难夺得文魁。那一切,就变得不好办了啊!”
苏沐风神色大变,“这,这,爹娘,这可怎么办?爹,你可是答应过我,要把大哥的军功送给我的。”
苏镇山脸色低沉,他是宁国前兵部尚书,在还没有退下来之前,他在朝堂之上当然有着很大影响力。
如果说他现在还是兵部尚书,那么今天的事情当然毫无悬念。他会把苏秦安排的明明白白,会让这军功不露痕迹的落到苏沐风的身上。
可今天的他并不是现在的兵部尚书。
“要不然,还是去跟苏秦说说情吧?苏秦,毕竟是你生的,只要你低个头,哪有儿子会生父亲的气?”黄玉青说道。
苏镇山:“......”
“低头?我何需向这个草包低头?”苏镇山沉声道。
“别意气用事,以大局为重。我来跟他说,你只需要在关键的时候认个错就行。快上马车,追上苏秦。”
黄玉青心中有自己的想法,当然她完全是为了小儿子苏沐风。毕竟苏沐风是她生的,而苏秦不是。苏秦只是个庶出,对于苏家来说,对于苏镇山来说,还是个耻辱!
在她看来所有的一切都要为苏沐风考虑,至于苏秦,她有些后悔了~只不过是后悔把苏秦扫地出门,把关系搞的太僵硬。以至于,她现在想要利用苏秦,苏秦却并不愿意被利用。
~
京城的街道上。
很快一辆马车就停在了苏秦面前。
苏秦脸色一沉,因为从这马车上下来了三个人。这三个人,正是苏镇山他们一家三口。
看啊!
多么和谐美满的一家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