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朱元璋的郁闷,他怎么能开出这么好的条件

作品:《大明:开局小县令,红温朱元璋

    城墙上,俞将军等北元人走远,才拿着信下了城墙。


    他和乃儿不花想到了一处。


    这封私信若是让普通士兵去送,说不定会引发不必要的混乱,还是亲自送最为稳妥。


    半个时辰后,俞将军往县衙作战指挥室走去,一进门便开口道。


    “大人,王保保派人送来了战书,此外还特地给您单独写了一封信。”


    陈安正坐在帅座上悠闲吃着水果,淡淡问道。


    “信里都写了什么?”


    “大人,我没敢看。”


    俞将军忙回道。


    陈安神色一敛,严肃说道。


    “记住,战场无私事!朝廷与皇帝的军令要专人查看,可敌军送的任何信件,守关主将必须亲自看,别中了敌人的离间计!”


    俞将军笑道。


    “大人放心,没人能离间您在我们心中的地位!”


    “你真的放心?”


    陈安反问。


    “你若是真的放心,就不会亲自来送信了。”


    俞将军愣了一下,随即躬身道。


    “末将受教了。”


    一旁的朱元璋瞧着这幕,暗自感慨。


    陈安是真有大将之风啊!


    连这类细节都能考虑得如此周全!


    他既为陈安的能力吃惊,又好奇王保保的私信内容。


    若这真是离间计,他倒想试试自己这朱大帅会不会上当中招!


    陈安见朱元璋眼神中满是好奇,干脆将私信扔了过去,说道。


    “战书我来看,你帮我瞅瞅这位北元齐王到底给我许了什么甜头!”


    毛骧站在朱元璋斜后方,眼睁睁看着陈安和朱元璋同时拆信。


    两人拆信的速度相差无几,可眼里的期待感却天差地别。


    坐在帅座上的陈安,眼底没有丝毫期待,仿佛早就知晓了信中的内容。


    再看身旁的朱元璋,活脱脱像个头一回上战场的新兵蛋子,眼里满是好奇。


    可这位朱大帅分明是看战书、劝降信看到厌烦的主儿!


    不过,毛骧心里跟明镜似的。


    朱元璋之所以如此反常,全因这事的主角是陈安。


    陈安快速扫了眼战书,脸上没多少惊讶,只是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好字!真真好字!从这字便能看出,王保保钻研汉学时没少费功夫!单这一手字,就藏着他对汉家文化的认可,可叹的是,他这枚铜钉,根本撑不起元朝这艘早已破败的船。”


    俞将军好奇地问道。


    “陈大人,您咋对这王跑跑的评价这么高?”


    陈安淡淡一笑,将战书递了过去。


    “你自己瞧瞧,他字里行间都在强调出师有名。”


    “言下之意就是,我防守反击,错在你;我主动打你,也还是你不对!”


    俞将军看完战书,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经陈大人这么一点拨,还真就是这么回事!


    王保保把师出有名这套谋略玩得太熟练了。


    他又将目光落在信中明确提及的进攻时间与地点上,问道。


    “大人,三日后日出辰时,他真要同时攻打东西二门不成?会不会只是故意摆个样子,试探咱们的应对?”


    陈安语气笃定。


    “他必定会在那个时辰来攻打东西二门!”


    “传我令,一是询江浦兵工厂,火药火器是否全交付,未交者两日内齐,且备应急制造;二是询伤寒散等医药、军医与兽医是否全就位,未到者两日内到岗!”


    命令自作战指挥室传出,广场最高望楼上的传令兵立即朝四方挥动不同旗帜,将陈安的命令传至各后勤单位。


    陈安毫不担心外邦人看懂旗语泄密,因为这套旗语是他单独研发的,与大明通用旗语不同步,堪比抗战时的电报密码。


    且江浦驻军专用旗语共三套,仅专业传令兵掌握,别说北元人看不懂,其他大明军队的传令兵来了也无法理解。


    何况如今全城封锁,即便有漏网的北元探子探到消息也插翅难飞!


    每日便衣巡逻的锐眼卫也绝非摆设,探子一旦露出马脚,立刻先押进大牢,但凡有反抗之举,直接处决!


    就在陈安忙着部署战备工作时,朱元璋放下了手中的私信。


    毛骧看得真切。


    朱元璋表面上没有露出震惊的神色,可眼神却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看向陈安的余光也变得复杂无比。


    朱元璋的心里掀起了惊涛骇浪,他还在纠结要不要留下陈安,可那位被他评为天下奇男子的北元齐王,已经给陈安开出了极其丰厚的条件!


    这些条件不仅诱人,还比他朱元璋真诚得多。


    为了表达诚意,王保保不仅盖了公章,还盖了私章,最后甚至按了手印!


    这简直是把谋反罪证主动送上了门!


    对北元朝廷而言,这可是实打实的谋逆大罪啊!


    王保保为了让陈安相信自己,竟然愿意让陈安先去北元举报他谋逆!


    这无疑是断了自己所有的后路!


    一旦王保保成了北元的反贼,就只能跟陈安绑在一条船上,向南攻打他朱元璋,向北讨伐元昭宗了!


    朱元璋扪心自问。


    咱也晓得陈安是个奇才,甚至知道他不止擅长治国、会造军备,只是还不确定他到底有没有领兵打仗的能耐。


    更何况,陈安这小子,还是他亲儿子!是血亲!


    可咱能有这般真诚吗?


    这种把自己后路都断了的真诚,咱压根做不到!


    想到这里,他竟生出了一丝羞愧。


    朱元璋不仅为王保保开出的条件与诚意吃惊,更惊于其格局。


    他素来知王保保是帅才,毕竟对方能数次从徐达手下脱身,还曾击败徐达,却没料到王保保竟还有帝王眼光!


    单是王保保说蒙古先祖只会征战不会治理,要同陈安一同领兵、治理天下,便已显帝王格局。


    何况,这话还与陈安扩张分封的主张不谋而合!


    朱元璋看向陈安的眼神,疑心更重,握着信纸的手也不自觉的往后缩。


    他是真怕啊!


    怕陈安见了这封信,觉得与王保保是同道知音,把亲情抛在脑后,直接和对方合作!


    就在这时,陈安突然转头问道。


    “怎么样?他许了我什么好处?”


    朱元璋强压心绪、故作镇定地递过信。


    “好处可大了,绝对超出你的预料,你自己瞧吧!”


    “哦?”


    陈安听他这么说,反倒生出了三分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