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是中原百姓有钱还是草原人有钱?

作品:《大明:开局小县令,红温朱元璋

    对这番提醒,陈安压根不想说谢谢,他用余光瞥了眼沙漏。


    明明让人只装了一半沙,这半个时辰的沙,咋还没漏完?


    他心里也纳闷。


    这位郭老爷也太能忍了!


    就在陈安琢磨着怎么才能把人气走时,朱元璋又开口了。


    “咱还想问问陈大人一个问题。”


    “方才排队的时候,咱无意间听到,陈大人对汉族商人、大明境内的色目商人、蒙元商人,以及外商收取的费用都不同。”


    “外商姑且不说,对他们要求严些或许还能理解,但大明的色目人、蒙元人和汉族人,都是圣上的百姓,圣上既然已经颁了法令,理当一视同仁才是!为何汉族商人能全用宝钞结账,色目和蒙元商人却非得一半宝钞、一半现银才行?”


    朱元璋坐直了身子,眼里满是自信。


    论胸襟,他觉得自己肯定比陈安要强!


    想到这儿,他连语气都强势了些。


    “外头都说陈大人向来讲究一视同仁,可您如今对大明子民分了不同待遇,这怎么还能称得上是一视同仁呢?”


    “还请陈大人赐教!”


    话音刚落,他就摆出一副大爷的姿态,端起茶杯慢悠悠地品起茶来。


    陈安看着品茶的郭老爷,心里乐了。


    这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


    都不用费脑子想怎么气走他们,人家自己就把办法送上门了。


    他当即大声说道。


    “行,那本官就跟你把话说明白。”


    “本官这么区别对待,说到底,还是因为圣上在这件事上,实在太无能了!”


    无能这两个字,再次像针一样刺进了朱元璋的心底。


    马皇后的眉头也跟着皱了起来。


    安儿这张能言善辩的嘴,简直就是把双刃剑!


    要么会得罪满朝的文武大臣,要么可能冒犯他的皇帝老子!


    虽说朱元璋一直对他都挺包容的,但万一哪一天朱元璋面对他这般言辞憋不住了,被赐死都是轻的!


    再加上文官的推波助澜,即便事后朱元璋想找台阶下,饶陈安不死,怕是都没那个可能!


    此刻的朱元璋,虽表面波澜不惊,可马皇后比谁都清楚,这平静的表象之下,早已暗藏着冰冷的杀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爆发出来。


    想到这里,马皇后再看陈安的眼神,也变得复杂起来。


    她既对陈安接下来的言论感到期待,又担心他再往下说会惹出祸端。


    陈安自然察觉到了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异样,但他根本就不在意这些。


    毕竟马皇后所担心的,正好是陈安所期盼的!


    他依旧是那副高高在上的姿态,继续侃侃而谈。


    “圣上虽然行事手段严厉,对官员的要求也十分严格,但对老百姓,可比历朝历代的皇帝都要宽厚,说到底,还不是因为他自己就是从贫苦日子里熬过来的底层人嘛!”


    “就凭这份体恤百姓的胸怀,我从来都不吝惜夸赞之词!”


    陈安是想激怒朱元璋没错,但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才是对历史、对先辈的敬重!


    作为地地道道的炎黄子孙,他心里清楚,华夏人的信仰从来不是什么神仙佛祖,而是那些为后代开辟生存空间的祖宗先辈。


    该夸赞的地方,他绝不会故意隐瞒。


    他还没到为了达成目的,就毫无根据抹黑别人的地步。


    这种事,陈安绝对做不出来!


    好在他的目标是朱元璋,这个功过参半的皇帝,他只需把过错的那部分稍微加工一下,讲给眼前这位兼职钦差听就行。


    只要这位钦差回到京城后如实禀报,那道押他回京的圣旨,也就快来了!


    想到这里,陈安接着说道。


    “在同化外族人这件事上,圣上做得确实不错,不允许他们同族通婚,只准许跟咱们汉人成亲,等这一辈人离世后,用不了三代,他们的后代就只会认汉字了!”


    “不仅如此,就眼下的国情来看,这个办法还显得圣上十分仁慈,真是既对当下有利,又对未来有益的两全之策!”


    听到这里,朱元璋的嘴角终于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后背也不自觉地挺直了,之前那副无精打采的模样,一下子就消失了。


    不光是朱元璋,就连马皇后也满意地点了点头,露出了笑容。


    看来这小子还是会说话的,只要稍微收敛一点……


    可马皇后刚想到这里,就听到了陈安那带着嘲讽的话。


    “可他接下来做的事,就足以说明他学问确实不高,眼界狭窄,见识也短浅!”


    朱元璋脸上好不容易才浮现出来的那点笑意,瞬间就消失了。


    他死死盯着陈安,连眼睛都不眨一下的样子,让马皇后的心又一次提到了嗓子眼儿。


    此刻的马皇后,比之前更期待陈安的下文,也比之前更害怕会出意外!


    但陈安不管这些,接着说道。


    “他根本没琢磨过,甚至连想都没想过,在咱们华夏安家的色目人和蒙古人,到底多有钱!”


    “我敢拍胸脯保证,这些已经拿到大明户籍的色目人和蒙古人,家里攒的金银加起来,数额绝对超出圣上的想象!”


    “咱们从头算笔账。”


    “打元朝至元八年起,到咱大明洪武元年,前元占着中原足足九十八年!”


    “这近百年里,色目人天天跟着蒙古人欺负咱汉人,就是帮凶!帮主子刮老百姓的油水,自己哪能不捞好处?所以关内这些色目人,不是当大官的,就是发大财的富商!”


    “再说说关内的蒙古人,那更不用提了,没一个普通老百姓,全是当官的贵族和腰缠万贯的富商!”


    “这近百年里,他们从咱汉人手里抢了多少金银财宝啊?”


    “正因为家底厚得流油,厚到宁愿留在大明当百姓,也不肯搬出关内,才有了现在这些拿着大明户籍的色目商人和蒙古商人!”


    说到这里,陈安又看向朱元璋,眼神深邃地问道。


    “我问你,这些刚刚起步的汉商做生意,能打得过这些搜刮了一百年、家里金银无数的大明籍色目商人和蒙古商人吗?”


    朱元璋虽然没能立刻回答,却好像渐渐明白了些什么。


    马皇后的眼神也变了,期待比后怕更强烈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