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老兵巡逻队,这方面咱确实不如这小子
作品:《大明:开局小县令,红温朱元璋》 店伙计压根不知道朱元璋为啥要吩咐随从护卫干这种近乎鸡蛋里挑骨头的事。
在他眼里,要么是故意找茬,要么就是个实打实的小人。
他没多问,只冷冷白了朱元璋一眼,便继续黑着脸,闷头在前头带路,连多余的话都懒得说。
走了一阵,他们终于到了江浦大酒店的停车库。
朱元璋一行人放眼望去,只见一片宽敞的空地上,搭了不少棚子,棚子底下整齐地划分着许多方格。
马车都卸了马,规整的停在方格里。
马匹则全都在旁边的马棚里被精心喂养着。
朱元璋和马皇后虽然觉得这种井然有序的管理方式很是新鲜,但也还没到让他们震惊的程度。
真正让他们略感意外的,是迎面走来的巡逻护卫队。
这支巡逻队里的成员全是头发半白的中老年人,每人腰间都佩着刀,昂首挺胸地排成一路纵队,步伐丝毫不乱,眼神更是锐利得很!
这样的眼神,朱元璋等人再熟悉不过了。
他们一眼就能判断出,这些中老年巡逻队员,要么是当过兵、杀过敌的老兵,要么就是犯过命案的罪犯。
但杀人犯这个选项,很快就被排除了。
江浦大牢的狱卒个个清廉正直,杀人犯根本不可能活着走出大牢。
而且,就算有人有本事把杀人犯从牢里捞出来,那也得是非富即贵的人物,哪会来这里当巡逻队员呢?
这么一来,答案就很明显了。
他们全都是上过战场、杀过敌人的老兵!
等巡逻队走远后,朱元璋看向店伙计,问道。
“他们都是你们请来管理车库的?”
店伙计本来不想搭理他们,可毕竟对方是客人,再说他心里也憋着一股劲,想好好打脸这些看起来像找茬的人,于是带着傲气回了一句。
“总算没瞎眼!”
这话一出口,别说朱元璋了,就连他身边的护卫毛骧等人都气得手痒痒,恨不得当场拔出刀来把这个店伙计给砍了。
他们都是走南闯北、见过大场面的人,在元末乱世的时候,哪个店家敢这样跟他们说话?
就算明朝建立了,也没人敢如此放肆。
可现在倒好,被一个小小的店伙计这般欺负,还得忍着。
要知道,这家店可是陈大人入了股的,要是先动了手,恐怕连陈安的面都见不着,就又得被拉回去当劳改犯了。
护卫们能想到的,朱元璋自然也明白。
他还不至于跟一个店伙计计较,但这笔账,他可牢牢记在了陈安的头上。
对待老百姓,他尚能宽容。
可对待当官的,他向来斤斤计较!
“咱不光没瞎眼,还看出来了,他们都是老兵。”
朱元璋接着说道。
店伙计听他这么一说,眼神里多了几分认可。
“眼力不错!他们还真就是当年抗击元兵的老兵。”
紧接着,店伙计打开了话匣子。
“朝廷对这些上了岁数的老兵,从来都是不管不问,他们好不容易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最后还得回乡下种地,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子苦得没边儿。”
他叹了口气,又带着敬佩说道。
“也就咱们陈大人心善,想了各种办法帮衬这些老兵!”
“那些伤残严重、干不了活的,还有年纪实在太大、没了劳动力的,全被送到养济院,吃喝都有人管。”
“身上虽有刀疤,但没伤着筋骨、年纪也不算特别大的,有手艺的就去工业园区干活,没手艺的就来这儿当护卫。”
“他们虽说不如年轻时能打,但对付那些盗贼,还是没问题的!就算是那些年纪不算大、身体也没受伤,还在家种地的老兵,也能得到不少帮扶,日子能好过些。”
店伙计越说越起劲儿,眼里的光越来越亮,满是对陈安的崇敬。
“最难得的是,我们陈大人根本不在乎这些老兵以前跟着谁干,不管是跟着当今朱皇帝的,还是当年跟着陈友谅的,只要他们当年拿起过刀枪抗击过元兵,都能得到大人的帮扶!”
他话锋一转,语气里多了几分愤愤不平。
“哪像那坐在应天城里的皇帝,对其他阵营的抗元老兵还带着老偏见!分田地的时候,不是故意少分个一两亩,就是给些贫瘠得种不出粮食的土地,这实在太不地道了!亏得那些人当年也为打跑元兵出过力啊!”
其实,店伙计就喜欢跟外地来的客商说这些话。
这番话他已经说过无数遍了,能宣扬陈大人的好,对他来说,是作为老百姓报答陈安的唯一方式。
可他压根没有料到,自己口中不地道的朱皇帝,此刻正站在他跟前,听着他的吐槽呢!
此刻的朱元璋,脸色已经阴沉得快要滴出水来。
要不是对方只是个普通老百姓,他早就发作了.
要是换成当官的,哪能只让他脸色难看这么简单,早就被治罪了!
马皇后想打断店伙计的话,把话题引到别的地方去,可转念一想,还是没有这么做。
她想让自家重八多了解了解陈安的行事和民心所向。
俗话说得好,自己说一千句、一万句好话,都不如老百姓说一句真心话管用。
上位者想要了解真实情况,需要听的也正是老百姓发自内心的话,这也是古往今来帝王喜欢微服私访的原因。
可大多数时候,帝王的微服私访都会被官员提前知晓,沿途安排的全是假象。
眼下有了这么一个能听到真话的机会,就算知道重八会气坏身子,她也觉得值得。
只要有她在身边看着,那就总能把皇帝朱元璋拉回百姓朱重八的理智模样。
可这一次,朱元璋的反应却出乎了马皇后的意料。
一开始,他确实又气又恼,甚至动了杀心,但冷静下来仔细一想,觉得店伙计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
在对待老兵这件事上,他做得确实不如陈安,也真该好好学学陈安的办法。
等回去之后,他一定要把养济院办起来,而且要办得比陈安的更好。
不过他也清楚,要是把所有老兵都一股脑地塞进养济院,以现在明朝的国力,根本支撑不住。
陈安这种根据老兵实际情况安排活计的办法,倒是完美解决了这个难题,还能激励将士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
只要在战场上奋勇拼杀,就算不能封侯拜将,活着也能得到妥善的帮扶,单是老兵包分配这一条,就能让普通士兵干劲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