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朱雄英:师傅你教我对付藩王的办法还用不用
作品:《大明:开局小县令,红温朱元璋》 朱元璋、朱棣、李文忠听得目瞪口呆。
这从没摸过刀枪的小子,咋想出这么狠的办法?
朱元璋半晌才回过神。
“你赶紧把这主意写成奏疏,让锦衣卫送宫里,咱先弄支小队试试,要是靠谱,明年让老四带去草原遛遛。”
陈安摆了摆手。
“军事手段只能治标,鞑子跟韭菜似的,割了一茬又一茬,想一劳永逸,还得玩点阴的。”
朱元璋撇嘴。
“说得轻巧,真有办法早轮不到你说了。”
陈安翻了个大白眼。
“爹,您知道大唐最大的边患是啥不?”
“突厥还是回纥?哦对,是吐蕃!”
朱元璋想了想,答道。
陈安点了点头。
“没错!吐蕃当年多横?松赞干布统一高原,敢跟盛唐掰手腕,可现在呢?四分五裂成啥样了?知道为啥不?”
“就是因为宗教!”
“吐蕃原来信苯教,后来上层改信从尼泊尔传来的佛教,俩教派掐得你死我活,吐蕃最后一个赞普,就是死在了宗教的斗争里,接着,国家就直接碎成了渣。”
“后来佛教虽然赢了,但信众被训得服服帖帖,没了血性。”
“咱玩的套路就跟这差不多。”
“先往死里打,再把蒙古拆成小部落,然后用和亲、贸易拴住他们,最后塞藏传佛教进去,把蒙古汉子从砍刀手变成摇经幡的信徒。”
“这四步里,经济和宗教最狠,像两把软刀子,割得他们流血都不知道。”
“不过咱也得慢慢来,还得防着中途掉链子,要是哪步没走稳,可就前功尽弃了!”
陈安唾沫横飞地比划着。
“军事打击这事简单,咱大明现在正摁着蒙古打,趁他们蹲马步的时候咱得可劲儿踹!”
朱棣坐在角落里有点憋屈。
以前在北平府,他可是坐主位。
即便是回了应天府,也只有老爹跟老哥敢训他的话。
可今天倒好,他跟老爹、大哥、胖侄子朱雄英,还有身经百战的表舅李文忠,全围着这毛头小子当听众。
关键陈安说的还挺像那么回事,自己想挑刺都找不着缝。
更气人的是,这货还是自己失散多年的五弟,如今更是成了爹娘心尖上的宝。
不过朱棣何等精明,他早就把局势看得透亮。
陈安虽未重归宗族,可纵是他闹得天塌地陷,也自有人抢着补天。
不就是听几句大话吗?
这点委屈于他而言,还是受得住的。
于是,他敛去了眼底的锋芒,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来。
正琢磨呢,陈安已经侃完第二步,分化蒙古。
“眼下北元还是大一统政权,所以咱得玩‘拉一派打一派’的套路,专挑大块头部落下狠手,给小部落塞糖吃,重点关照黄金家族的老巢。”
“等到他们的威信掉在地上捡不起来时,蒙古自然就成一盘散沙了。”
朱标点头如捣蒜。
“五弟说到点子上了,现在朝廷正这么干呢!而且已经初见成效了。”
“蒙古已经分成了瓦剌和鞑靼两派,还有好几个小部落都偷偷给咱递了投名状。”
朱元璋和李文忠没吭声,心里却打起了小算盘。
前两步都是老套路,他们更想听陈安怎么玩经济和宗教这两把软刀子。
直觉告诉他们,这才是解决边患的王炸!
陈安灌了口酒接着说。
“经济控制才是狠招!”
“我改良的纺纱机效率爆表,吃毛量跟饿狼似的,朝廷可以放开贸易,用咱的粮食、瓷器、铁器、茶叶换他们的马匹、牛羊、羊毛,等蒙古人习惯了咱的物资,就只能乖乖当放羊专业户,再没心思南下抢东西了。”
“宗教这招就更绝了!”
“把藏传佛教往蒙古草原一撒,让那些拿刀砍人的糙汉子天天念经敲鼓,戾气自然就磨没了……”
朱棣越听越震惊,嘴巴张得能塞下个鸡蛋。
再看旁边的人,一个个却跟见惯了大场面似的。
此刻,他突然怀疑起了人生。
这小子,难道真是什么隐藏大佬?
朱元璋听完一拍桌子,激动道。
“好!你赶紧把这些想法写成折子,你大哥正为蒙古的事愁得掉头发呢!”
“朵颜三卫想内附,收吧怕引狼入室,不收又断了其他部落的念想,你这主意来得正是时候!”
朱标跟着起哄。
“要不这事交给五弟吧?给他封块北边的地,让他全权处理招降蒙古的事,咱漠北直接交给他管!”
这话一出,满屋子人都惊呆了。
朱棣更是眼睛都嫉妒红了。
这权力,可比他北平燕王大多了!
可陈安却把头摇得像拨浪鼓。
“大哥,你可别坑小弟啊!”
“我就是个嘴炮王者,提提意见还行,真让我掌权?我这懒癌晚期非把事搞砸不可!”
“我还是待在江宁县,把这儿建成游览胜地得了。”
朱标哭笑不得。
“差点忘了你这懒毛病!”
夜深人静,后院只剩马皇后、陈安和朱雄英。
朱雄英揪着陈安的衣角嘀咕道。
“奶奶,师父真是我五叔?”
马皇后摸着孙子脑袋,叹了口气。
“可不是嘛!”
“当年你皇爷爷跟陈友谅在鄱阳湖打仗,张士诚偷袭应天府,我去前线鼓舞士气结果动了胎气,你五叔早产没了动静,我以为他没了,就让老太监处理了,谁知道这小子命硬,居然活了下来!”
陈安听得直咋舌。
自己从乡下土财主儿子突然变成皇子,这剧情比电视剧还离谱。
上辈子是996社畜,这辈子直接开挂成龙傲天,换谁都得懵圈!
马皇后又叮嘱。
“现在先别声张,你还得叫他师父。”
“你五叔太能折腾,得罪了一箩筐人,现在要是公开了身份,怕是要被赶到穷乡僻壤去就藩,我可舍不得这么快跟他分开。”
朱雄英挠了挠头。
“也是,师父要是现在就认亲,就得去封地,还是待在江宁县好玩!”
说着,他突然扭头问陈安。
“师父,你以后也是藩王了,之前教我对付藩王的办法,还能用在你身上不?”
陈安当场石化。
合着我挖了个坑,自己跳进去了?!
当初,陈安怕老朱家以后闹靖难之役那样的窝里斗。
因为他知道,建文帝朱允炆因为削藩时下手太狠,逼得朱棣抄起家伙造了反,好好的大明差点被掀个底朝天。
但最惨的还是老百姓,内战一打,庄稼没人种,房子没人盖,日子过得比黄连还苦。
那时候陈安还不知道自己是皇子,纯粹是为了天下苍生操心。
所以他给朱雄英支了不少招,全是防藩王造反的硬核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