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李文忠:贤弟,哥哥跟你搞事业

作品:《大明:开局小县令,红温朱元璋

    聊完正事,李文忠起了身。


    “明日国子监有好戏,今天咱也该去拜访舅母了,来这么久才去,也确实够失礼的。”


    侍卫忙说。


    “得买点礼品吧?去晚了圣上该来了。”


    李文忠瞅了眼县衙。


    “晚咯!圣上已经在里头啦!”


    侍卫傻了眼。


    “圣上咋这么早?不上朝了?”


    “这咱哪知道,走呗,圣上又不是老虎,他是我亲娘舅,怕啥?”


    侍卫嘀咕道。


    “怕您又跟圣上吵架,他要砍您头咋办?”


    李文忠大笑道。


    “圣上要砍,这脑袋给他便是!”


    县衙里,姚广孝抱着一叠公文进了正厅。


    “大人,奢侈税章程写好了,昨天让差役给秦淮河以北的画舫、酒肆、赌坊的掌柜都发了请柬,下午让他们来见您。”


    陈安翻了翻公文。


    “辛苦大师了。”


    姚广孝忧心忡忡。


    “那些人精得很,之前收了高额商税,现在又收奢侈税,能愿意吗?”


    陈安伸了个懒腰。


    “他们会愿意的。”


    “江宁县工坊垄断了大部分奢侈品,谁不答应就停谁的货,没了好酒、好物件,他们生意就得黄。”


    “况且这税可以转嫁到客人头上,又没强迫,愿意就合作,不愿意就拉倒。”


    姚广孝心里吐槽。


    这跟强迫有啥区别?


    但谁让江宁县垄断了货源呢,商家再憋屈也只能忍着呗。


    李文忠心里门清,朱元璋这会儿准在县衙后院。


    毕竟暗中蹲守的锦衣卫兄弟,哪个不认识他这位曹国公?


    于是他带着侍卫从侧门往里走去,看门老大爷絮絮叨叨问了几句,一听说是县令大人老家亲戚,挥挥手就放行了。


    可脚刚跨进后院,李文忠当场就愣住了。


    嚯!


    这场景咋跟村口朱大爷家似的?


    只见朱元璋正拿井水慢悠悠泡茶,哪儿还有半分朝堂上杀人不眨眼的狠劲?


    马皇后更绝,坐房檐下踩纺纱机,跟隔壁婶子没啥两样。


    朱雄英在凉亭吭哧吭哧写大字。


    那个据说失踪二十年的皇子陈安,则捧着本书在太阳底下看得入神。


    俩丫鬟小娥和采莲跟亲姐妹似的,蹲在马皇后身边择菜,菜叶子掉了一地。


    这哪儿是皇家?


    分明是农家乐现场!


    正热闹呢,李文忠拎着礼物跨了进来。


    旁边那五大三粗的侍卫,跟见了阎王爷似的,腿一软就要磕头,被李文忠眼疾手快薅了起来。


    朱雄英见着他,毛笔一扔就蹦跶了过来。


    “忠叔!景隆哥哥咋没来?”


    这话一出口,马皇后才放下纱线笑盈盈的看了过来。


    李文忠扭头瞅了眼面无表情的朱元璋,扑通就给马皇后磕了三个响头,声音都带哭腔。


    “娘啊,儿子不孝,这么久才来看您,您身子骨还硬朗不?”


    旁边那侍卫也赶紧跟着磕头,放完礼物就跟耗子似的溜了。


    马皇后拿帕子擦了擦汗,催朱雄英。


    “快扶你忠叔起来!安儿把我照顾得好着呢,吃嘛嘛香!”


    要说这李文忠,可是打小被马皇后拉扯大。


    平行时空里,马皇后一去世,他跟沐英都伤心过度,没多久就跟着去了。


    这会儿听马皇后说陈安把她伺候得比宫里还滋润,立马冲陈安作揖。


    “贤弟,多谢了!”


    陈安早就猜出了他的身份,可不知道他今天是以啥路子来的,正琢磨咋接话呢,马皇后就打圆场。


    “安儿,这是你文忠大哥,也是你黄伯伯外甥,叫保哥儿也行。”


    “保儿,这是你弟弟陈安。”


    得,这下关系捋顺了。


    要说这李文忠,小名保儿,全天下敢这么叫他的也就朱元璋夫妇了。


    可胡惟庸那事,他跟朱元璋闹得挺僵,这会儿干脆当朱元璋是空气,只顾着跟马皇后、陈安唠嗑。


    直到马皇后看不下去催他拜见舅舅,他才面无表情磕了三个头。


    朱元璋呢,翘着二郎腿喝茶看书,眼皮子都没抬一下。


    陈安穿越过来,啥大人物没见过?


    可真见着李文忠,还是有点小激动。


    不过他对这位猛男了解不多,就知道他是明初战神,可名气愣是没他儿子大。


    要说他儿子李景隆,那才叫“名垂青史”呢!


    明朝这朝代,简直比戏台子还热闹。


    有人骂它封闭腐败,宦官特务闹得鸡飞狗跳,巅峰期短得跟流星似的。


    可有人爱它爱得不行,文化经济都贼拉亮眼,前期军威更是横扫四方。


    就说军事吧,出了俩“卧龙凤雏”级选手。


    头一个是明英宗朱祁镇,土木堡一战把家底全败光了,直接把明朝从霸道总裁打成了个破产富二代,战略优势全没了,跟北宋似的窝在中原。


    另一个就是李文忠的好儿子李景隆。


    建文帝让他带六十万大军打朱棣,结果他围着一万多人守的北京城打了仨月没打下来,等朱棣搬来救兵,他又把六十万精锐全送了人头,活脱脱一“运输大队长”。


    最后朱棣兵临城下,还是他开的城门,直接把建文帝坑到了爪哇国。


    就这战绩,跟朱祁镇比起来,那是一点儿不逊色。


    李文忠也知道儿子是个废物,本来都打算醉生梦死了,可在这江宁县逛了几天,突然又想搞事业了。


    只见他搓搓手,跟陈安说。


    “兄弟,我今日来,不光是看我娘,还想跟你讨份差事干!”


    “啥?”


    陈安差点把舌头咬掉。


    “您老可是曹国公,来我这小县衙当差,这不屈才嘛!”


    李文忠苦笑一声。


    “拉倒吧,自打胡惟庸那事,我早就是个光杆司令了。”


    也是,当年他看不惯朱元璋杀功臣,在朝堂上硬刚,被朱元璋一怒之下撸了官职,就剩个爵位挂着。


    陈安瞅瞅朱元璋,朱元璋翻白眼。


    “看咱干啥?爱咋咋地。”


    再看马皇后,她叹了口气。


    “你就让他找点事做吧,天天在家喝酒,我这当娘的看着心疼。”


    得,有马皇后发话,陈安心里有底了。


    反正大家都揣着明白装糊涂,他干脆顺水推舟。


    “行!兄长要是不嫌弃,就先当我幕僚吧,正好缺个帮手。”


    刚坐下唠嗑,李文忠就盯上了陈安的工业园区。


    “兄弟,你这工业园可真绝,简直就是神来之笔啊!咋想出来的?”


    陈安正想得意,旁边朱元璋泼冷水了。


    “切,不就是把作坊扎堆吗?有啥稀奇的,还神来之笔?”


    陈安翻了个大白眼。


    这老头子,嘴咋就跟抹了辣椒似的,能不能好好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