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不好了,陈阎王来了
作品:《大明:开局小县令,红温朱元璋》 说罢,女人抬头看了看天色,急忙道。
“不与大师多聊了,再不走怕是真回不去了,我家大夫人厉害得紧,如果彻夜不归,明日怕是要被她填井。”
了尘和尚的手依旧没有挪开,接着调笑道。
“如果夫人被填了井,那小僧便去投河,夫人可要在奈何桥等小僧呐!”
女人翻了个白眼。
“哼!就会用甜言蜜语哄人!”
“当真以为奴家不知你底细?这话不知对多少人说过。”
她用纤细的手指,轻轻点了点了尘的眉心,转身离去。
等女人的身影彻底消失,了尘和尚才收回了目光,叹息道:
“要全是这般妙人该多好!可惜许多妇人不仅年纪大,言语还粗鄙不堪,明日周家大夫人来进香,那可是如狼似虎,得熬些滋补药才行。”
他捶了捶后腰,正打算转身进院,突然听见一阵杂乱的脚步声。
了尘和尚皱眉望去,只见一小沙弥满脸惶恐跑来。
“什么事这么惊慌?”
了尘沉声问道。
面对寺内沙弥,他向来都是板着张脸,很少给他们好脸色看。
小沙弥被吓了一跳,但依旧双手合十道。
“了尘师叔,大事不妙了!”
“前殿来了一伙捕快,要见主持师伯,明空师弟已去通报,但捕快来势汹汹,小僧不知道该如何周旋,所以特来求助。”
“捕快?”
了尘和尚眉头微蹙,他见惯了达官贵人,自然是没把区区捕快放在眼里。
“哪个府衙的捕快,来干什么的?”
小沙弥忙道。
“是江宁县县衙的捕快,为首的是江宁县县令。”
“那些捕快们手上都拿着刀,一看就来意不善,可弘觉寺虽在江宁县境内,但一直属于应天府管辖,不知道他为什么而来。”
江宁县……县令?
了尘和尚有些困惑。
寺中女香客并无县令家眷,他究竟是为了什么事而来?
不过他也懒得多想,对小沙弥道。
“带路,贫僧去会会这位县太爷。”
小沙弥弓着身子在前引路。
走了几步,了尘和尚忽然灵光一闪,失声问道。
“那县令可是个弱冠之年,生得眉清目秀的书生?叫陈安?”
小沙弥回头道。
“正是,此人确实生得眉清目秀,自称陈安。”
了尘和尚脸色骤变,面无血色。
这个连锦衣卫和勋贵都敢得罪的莽夫,弘觉寺怎么招惹到他了?
这下当真是大祸临头了啊!
了尘和尚转身往后山塔林狂奔而去,边跑边喊道。
“了心师兄!大祸临头了,陈阎王带人杀来了……”
弘觉寺占地极广,从偏殿到后山塔林需十余分钟。
了尘和尚哭嚎着狂奔,惊动了寺内众人,一时间寺内鸡飞狗跳,犹如遭贼。
对底层百姓而言,陈安确实当得起“陈青天”之名。
他上任一年,江宁县的百姓生活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百姓日子富足,街道宽敞整洁,胥吏不敢贪腐,乡间官道通到各庄,孤寡老人有人照料,赋税降低,土豪不敢苛收地租、放高利贷……
总之,百姓日子蒸蒸日上。
修官道、办义学已成常态,江宁县更无冤假错案,甚至应天府其他县百姓也来此伸冤,陈安皆来者不拒。
但对中高层权贵而言,陈安等同“阎王”。
他无视官场规则,不给任何人面子,上任半年便有诸多“壮举”。
火烧为非作歹的胥吏,当众揍国舅独子,砍燕王府和曹国公府管事头颅,鞭打勋贵随从管事并枷号示众,连周德兴独子也不放过。
因四海赌坊案,荥阳侯郑遇春满门抄斩。
又堵锦衣卫衙门,逼指挥使毛骧处死得力干将。
偌大应天府,达官贵人无不知晓陈安之名,其随从管事、家眷子弟闻之色变,称他“催命阎王”毫不为过。
如今这阎王带着捕快来到弘觉寺,傻子都知来者不善。
弘觉寺作为千年古刹,僧侣自视甚高,如今面对活阎王,怎能不惊慌?
然而始作俑者陈安却神态淡然,背手打量着大雄宝殿。
弘觉寺不愧是千年古刹,大雄宝殿雄伟壮观,香火鼎盛。
虽距天黑仅剩一个时辰,香客仍络绎不绝。
大殿中央供奉着四五丈高的慈眉善目大佛,两侧则是数十尊形态各异的佛像。
“喂,小和尚,说你呢……”
陈安朝远处探头探脑的小和尚招手。
小和尚见状脸色惨白,正要缩头逃走,捕快张大力已上前将他抓到陈安面前。
小和尚吓得脸色发青,结结巴巴道。
“阿、阿弥陀佛,不知陈、陈青天唤小僧何事?”
“说话结巴,念佛经也这么结结巴巴?不怕佛祖夜里找你谈心?”
陈安笑道。
小和尚欲哭无泪。
我这是被你吓的啊!
他光头上渗出薄汗,正要开口,就听到殿外传来了一道苍老的声音。
“阿弥陀佛,小沙弥没见过世面,让县令大人见笑了。”
“老僧惭愧,县令有何疑问,尽可问老僧,老僧定知无不言。”
陈安与小和尚转头,见一五六十岁、慈眉善目的老和尚走进殿来。
小和尚见状,欢声呼道。
“了然师伯!”
“了然大师?”
陈安瞥了对方一眼。
老和尚双手合十。
“阿弥陀佛,老僧了然,见过陈县令。”
“大师不必多礼,我想问,贵寺供奉的是何佛,如此慈眉善目?”
陈安笑着问道。
“自然是释迦牟尼佛。”
了然和尚语气和缓。
“难怪佛像这么慈祥,两边可是十八罗汉?”
“正是。”
了然点头。
“佛门讲究慈悲为怀,儒家讲究‘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唯有牛鼻子老道说什么‘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陈安似普通香客般,背手打量着佛像。
了然并未因陈安夸佛门而附和,反而解释道。
“县令,道祖‘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并非指天地不仁义,‘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亦非圣人轻贱百姓。”
二人的对话,令周围的人困惑不已。
陈安身为进士,怎么会不懂这句话的意思呢?
了然作为高僧,又为什么帮道门说话?
“此句解读众多,老僧以为‘天地如果无仁爱,视万物如草狗;圣人如果无仁爱,视百姓如草狗’,故佛道皆秉承仁爱之心。”
了然微笑道。
“老僧才疏学浅,让县令见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