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都去经商跑海了,谁来种地?

作品:《大明:开局小县令,红温朱元璋

    “黄伯伯、徐伯伯,都这么晚了,咋还来了?”


    小娥迎上来问。


    朱元璋面不改色地说。


    “咱听说你们这儿闹了采花贼,担心你们的安全,就想着连夜赶来看看。”


    朱雄英在心里直翻白眼,觉得皇爷爷的借口,也就只能骗骗小娥。


    小娥感激地说道。


    “谢谢伯伯们关心,大人说能在夜禁前回来,我们正等他吃饭呢!你们没吃的话,我再去炒俩菜?”


    朱元璋道。


    “炒两个下酒菜,之前你烧的鹅和炒的鸡蛋就很不错。”


    小娥为难地说。


    “厨房没那些食材了,只有蔬菜和猪肝。”


    朱雄英立马告状道。


    “前阵子师父被扣了一年俸禄,现在只让吃青菜,不让吃肉了。”


    朱雄英捏了捏自己的小胖脸,嘟囔道。


    “您瞧,孙儿都饿瘦啦!”


    朱元璋虽疼爱朱雄英,却也看出这小子比前段时间胖了不少,没好气道。


    “都胖成这样了,哪还有长孙的威严?还是多吃点蔬菜减减肥吧!”


    说着走进凉亭,看到朱雄英写的大字,脸上虽有赞许,嘴上却不留情面。


    “你这字写得跟春蚓秋蛇似的,跟你师父一个样,写字别分心,认真点!”


    朱雄英撇了撇嘴,迫于朱元璋的威严,只好乖乖握着毛笔继续练字。


    徐达则踱步到陈安的书房。


    这里如同小宝库,藏着徐达最爱的明前茶。


    他熟门熟路地从书架旁取了茶叶和茶具,正要离开,忽然瞥见书房角落有扇小门。


    “这小子又藏什么宝贝了?”


    徐达嘀咕着,放下茶具走向小门,推开门却大失所望。


    里面不是宝库,而是间摆着浴桶和白瓷物件的浴室。


    除了浴桶,墙上的喷头和角落里的大瓷瓶都让他摸不着头脑。


    徐达凑近那大瓷瓶,开盖发现里面盛着清水。


    “难不成是口井?可这井也太小了些。”


    这时,朱元璋走了进来,扫了眼四周,冷笑一声道。


    “这小子倒是会享受……”


    见徐达对着容器端详,他凑过去问。


    “这是啥?“


    徐达摇头。


    “咱也不清楚,看着像是口井?”


    朱元璋伸手舀了捧水,正要尝尝,徐达急忙阻拦。


    “四哥,陈安屋里尽是些古怪玩意儿,您万金之躯,可别轻易冒险。”


    事关性命,朱元璋立刻收了手,用毛巾擦了擦手,和徐达走出了浴室。


    两人端着茶具到凉亭烧水,忽闻院外传来脚步声,抬头望去,正是陈安和韩无双正走了进来。


    陈安边走边抱怨。


    “真不知道是谁定的夜禁政策,如今太平盛世,正是发展夜经济的好时候,偏要搞这种阻碍经济的规定,国库钱太多花不完吗?简直荒唐!”


    话音刚落,便撞上朱元璋阴沉的目光,徐达则在一旁无奈苦笑。


    “哼!”


    “夜禁是朝堂大臣和陛下共同定下的,你倒说说怎么阻碍经济了?要是说不出道理来……”


    朱元璋冷笑道。


    “小心陛下把你砍了!”


    “二老这么晚又来蹭饭?”


    陈安调侃道。


    徐达笑骂。


    “前几日你黄伯伯刚送了几十贯钱,你怎么跟守财奴似的?多吃你几顿就穷了?”


    陈安似笑非笑地看向朱元璋。


    “还不是朝廷里某位大人把小侄一年俸禄都罚没了?再不想着省点,下半年就得带小娥去要饭了!”


    “小侄老实,不会搜刮百姓,现在没了俸禄,要么辞官种地,要么饿死……”


    “黄伯伯,你说朝廷这是不是在逼我当贪官?”


    “哼。”


    朱元璋冷哼一声,指向县衙外土地庙。


    “你要是想被挂在土地庙,给下一任县令参观,那便尽管去贪就是。”


    洪武年间,贪污六十两以上即遭剥皮枭首,人皮充草悬挂土地庙警示后任。


    陈安上任时就被前任人皮吓得不轻,至此明白这是个“人吃人“的时代。


    他曾一把火烧死数十名恶吏,处置权贵围堵时也果断杀人,早已不复前世的软弱。


    面对朱元璋的威胁,陈安耸肩翻了个白眼。


    “敢贪就不怕进土地庙!可圣上杀了几万贪官,贪官还不是前赴后继跟韭菜似的?”


    “要是杀人能解决问题,元朝怎么才九十多年就被赶回草原了?”


    朱元璋知道他又要提“养廉银”。


    其实他也清楚杀人非治本之策,只是朝廷没钱推行高薪养廉,只能用重刑。


    徐达见状忙打圆场。


    “陈安,朝廷有难处,你提的养廉银我们上奏了,但国库没钱,只能等商税改革成功后再说。”


    “徐伯伯,搞钱的路子多着呢,大海就是座金山。”


    陈安端起茶杯。


    “您这泡茶的手艺,倒是得了小侄真传。”


    徐达笑骂道。


    “滚蛋!咱虽是武将,也比你这粗人雅致,用得着学你?”


    朱元璋坐下后,继续刚才的话题。


    “就你聪明?朝堂没人知道海上能赚钱?”


    “可海盗、倭寇肆虐,方国珍余党还想反攻,禁海是为了困死反贼!”


    “都去经商跑海了,谁来种地?”


    “咱饿过肚子,知道粮食比金银重要!”


    “因噎废食。”


    陈安挑眉。


    “两宋也有海盗,市舶司照样赚大钱,对付海盗该练海军,禁海十几年了,倭寇饿死了吗?”


    “真腊国气候好,稻谷一年三熟,开放海禁能运来多少粮食财富?”


    徐达闻言追问。


    “一年三熟?真有这好地方?”


    朱元璋嗤之以鼻。


    “别信他胡扯!真腊国瘴气重、民风野,汉唐占了几百年都弃了,宋朝也只当藩属国,要真是沃土早被占了。“


    朱元璋虽出身草莽,却熟读史书,知识储备不比文人差,一眼识破陈安的小伎俩。


    徐达恍然大悟,瞪了陈安一眼。


    “差点被你糊弄!你小子就会说大话。“


    陈安尴尬笑笑。


    确实,热带地区虽肥沃,但毒兽瘴气横行,开发难度极大,他不过夸大了优势。


    这时,小娥在厨房门口喊道。


    “大人回来了?饭快好了!”


    陈安应了声。


    “饿死了,赶紧开饭。”


    朱雄英也跟着嚷嚷。


    “小娥姐姐,我也饿!”


    “马上就好,还有两道菜。”


    小娥转身忙碌,刚换完女装的韩无双也进了厨房帮忙。


    朱元璋这才想起此行的目的。


    “听说江宁县出了采花贼,抓到人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