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朱标心目中的内阁首辅人选

作品:《大明:开局小县令,红温朱元璋

    云河偷偷看了一眼朱元璋的神色,心中忐忑。


    若如实转述陈安的忤逆话,恐触怒龙颜;若有所隐瞒,自己性命难保。


    他深知朱元璋对宦官管理严苛,动辄打骂,稍不留神便有性命之忧,唯有干爹云奇能在圣上面前说上几句体己话。


    见云河迟疑,朱元璋沉声冷哼。


    “咱问你话呢,怎么不说?”


    云河惊惶伏地。


    “回圣上,陈大人确实说了些大逆不道的话,奴婢怕污了圣听……”


    “但说无妨,那小子在咱面前狂言多了去了,咱不怪罪你。”


    云河这才敢开口。


    “陈大人听闻罚俸一年,脸色铁青,口出怨言……”


    他瞥了吕氏一眼,继续道。


    “他称不过是教训了一个调戏婢女的傻子,朝廷处罚不公,要罢官罢工,不再受这闲气。”


    朱元璋面露得意。


    叫你嚣张,如今也有吃瘪之时!


    想罢官?


    只要你敢递辞呈,咱定叫吏部驳回,非累死你不可!


    若真敢罢工,咱明日便去江宁县打断你的腿!


    “就这?”


    朱元璋追问。


    云河忙道。


    “还有些气话……”


    “既是气话,便不必转述了,陈县令平日勤勉,一时激愤难免。”


    朱标适时开口。


    云河如蒙大赦,连声称是。


    朱元璋转而询问。


    “咱交代的事都办妥了?”


    “已办妥!宣旨后即刻返京,沿途命侍卫高声宣读旨意,如今应天府尽人皆知陈大人被罚俸一事。”


    朱元璋放声大笑。


    不仅罚了俸禄,还要大肆宣扬,叫那小子颜面尽失。


    待日后“养廉银”制度推行,自己定要亲赴江宁,去看看他那副懊悔的模样才行!


    敢讥讽咱吃白食,还讹诈了咱五十贯钱!


    如今,咱也要叫你尝尝穷的滋味!


    云河见状,忙拣朱元璋爱听的说。


    “陈县令听闻旨意,脸色黑如锅底,想必心疼坏了……”


    果然,朱元璋越听越兴奋,连忙笑问道。


    “若再罚一年俸禄,他会不会狗急跳墙?”


    众人对皇帝的顽童行径颇为无奈,徐妙锦眼珠一转,轻声提醒道。


    “圣上,长孙殿下还在江宁县衙,陈大哥悭吝,若再罚俸,怕是要克扣皇长孙伙食了。”


    朱元璋闻言,顿时吹胡子瞪眼的。


    “他敢!”


    话音刚落,他却又瞬间泄了气。


    以陈安的性子,这事,他还真做得出来。


    朱标挥手示意云河退下,劝解道。


    “爹何必与陈安计较?他清廉自守,并无家底,一年俸禄是他与婢女的生计之本,罚没之后难免焦心,过几日孩儿去江宁时,再捎些银钱与他。”


    马皇后附和。


    “确该如此,若把雄英饿着了,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她转而好奇道。


    “我大明竟有这等清廉官吏?”


    徐妙锦忙接过话头。


    “陈大哥确实是难得的好官!”


    “江宁县在他的治理下繁华安定,百姓夜不闭户,而且他的医术、文采也十分出众……”


    她兴致勃勃的讲述起陈安教她制西瓜霜、讲故事的趣事,马皇后听得饶有兴味,特别是听到陈安与朱元璋争执不下的场景时,更是忍俊不禁。


    能让重八动怒却又安然无恙的人,古有刘伯温、宋濂,今有陈安。


    改日等天气转晴,她倒是想亲自去会会这位青年才俊。


    “圣上,微臣不日将北返,可有训示?”


    一直沉默的徐达开口问道。


    未等朱元璋作答,马皇后已起身招呼吕氏与徐妙锦。


    “你们谈国事,我们聊家常。”


    “妙锦,随我去寝宫饮茶吧,你母亲与姐姐想必已至凤仪殿,待宴席摆好便开席。”


    众人应声起身。


    宫女们从马皇后怀中接过小皇孙,撑伞簇拥着后宫女眷离去。


    今日徐达携爱女进宫,其夫人因恪守礼教,需焚香择吉时着诰命盛装前来,恐要折腾至午后。


    待女眷退下,朱元璋才缓缓开口。


    “那小子虽将军户制度批得一无是处,但此制亦非毫无可取,废止之事需从长计议。”


    “朝廷政令最忌朝令夕改,刚废京察、大计,若再废军户制,必生动荡。”


    “不过他关于培养军中郎中的建议,倒是可行,可着人尽快落实。”


    “至于火器一事,老四不日省亲,他素感兴趣,可让其与陈安辩论。”


    朱标对军事涉猎不深,未敢多言。


    徐达颔首赞同。


    “四哥所言甚是,老成谋国。”


    “那小子仗着才学轻慢长辈,岂不知‘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若依他胡来,大明江山恐将不保,改革需循序渐进,徐徐图之,他怎就如此急躁?”


    “年轻人自是锐意进取,孩儿有时倒羡慕他的冲劲,相较之下,孩儿倒显得保守了。”


    朱标自嘲道。


    徐达忙劝慰。


    “殿下与他不同,肩负天下苍生,自不可激进。”


    朱标苦笑道。


    “侄儿明白,不过随口牢骚。”


    朱元璋忽然问及内阁大学士人选,朱标答。


    “名单已出,但内阁首辅之位尚未选定,宁缺毋滥。”


    “其实……孩儿心中有一人选,但父皇怕是不会应允。”


    朱元璋瞪眼斥道。


    “休想!”


    二人默契十足的对话,徐达自然心知肚明。


    朱标属意的首辅人选,除了陈安,还能有谁?


    陈安怒气冲冲地回到后院,正巧小娥牵着朱雄英从侧门进来。


    看到陈安,小娥立刻笑着问道。


    “大人,刚才听人说有天使来传旨,是不是给你升官啦?”


    陈安闻言,青筋暴起,脸色不善地盯着朱雄英。


    小家伙吓得赶紧躲到小娥身后,不敢直视陈安。


    小娥护着朱雄英,忙问道。


    “大人,雄英今天很乖呀,没惹你生气吧?”


    “他没惹我,他爷爷惹我了!老朱家没一个好东西,就为点小事就罚我俸禄?哼,小爷不干了!小娥,赶紧收拾行李,咱们回老家过清净日子!”


    陈安怒道。


    躲在小娥身后的朱雄英小声嘀咕。


    “我爷爷罚你俸禄,关我什么事?干嘛冲我发火?”


    陈安瞪眼喝问。


    “你说什么?”


    小娥赶忙护住朱雄英,疑惑道。


    “雄英不是姓黄吗?你怎么被罚俸了?”


    “还能为啥?吵架吵不过,就用阴招整我!”


    陈安说完,就气呼呼地冲进了书房。


    可一看到空荡荡的书桌,他怒火更盛了。


    那老头不仅罚了他一年俸禄,前几天还把他家“洗劫”了一番。


    老朱家果然没一个省油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