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贫僧法号道衍

作品:《大明:开局小县令,红温朱元璋

    陈安露出狡黠笑意。


    “本官想在江宁县办书院,无奈县衙钱粮不足,大师能否解决?”


    和尚摊手道。


    “贫僧乃出家人,身无分文。”


    “既如此,大师请回吧。”


    陈安指了指门。


    和尚却未离去,反而问道。


    “修缮书院需多少钱粮?”


    “六千三百贯。”


    “期限多久?”


    “至多一月。”


    “一月后,贫僧定当奉上此款。”


    和尚神情自若,仿佛这数千贯钱不值一提。


    陈安诧异,莫非这和尚是隐藏的富豪?


    于是忙提醒道。


    “不可做违法之事,本官可不收脏钱。”


    “贫僧以佛祖之名起誓,一定是干净钱财。”


    “那便好。”


    和尚合十作揖道。


    “贫僧告退,一月内必践承诺。”


    说罢,便欲离去。


    “等等!还未请教大师法号呢!”


    陈安像是想起了什么,连忙追问道。


    和尚转身答道。


    “贫僧法号道衍。”


    说完,那和尚便跨出了门槛。


    陈安顿时如遭雷击!


    道衍?!


    想不到这疯癫和尚,竟然真是历史上颇具争议的“反贼和尚”道衍!


    单提“道衍”或许鲜有人知,但说起他的本名姚广孝,稍微懂些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


    他就是那个怂恿朱棣造反,成功后却拒荣华、重新为僧的奇人。


    陈安顿时困惑不已。


    历史上,姚广孝明明在洪武十五年选中了朱棣,认定其为真命天子,为何如今却缠上了自己?


    难道他看走了眼,误以为自己是“真龙”?


    开什么玩笑?!


    自己不过就是条“咸鱼”,哪是什么真龙天子?


    朱棣造反成功,因天下人视其为朱家内部争斗,许多势力作壁上观。


    可若换成自己造反,即便是打下了应天府,只怕也很难获得认同。


    这便是“正统”的力量。


    自朱元璋称帝后,皇位便成了朱家的“私产”。


    内部人争斗是“家务事”,外人若是想染指,那便是乱臣贼子。


    就连朱棣成功后,也仍有人不服。


    陈安回过神来,不管姚广孝为何盯上自己,交集或至此为止。


    一月内筹集六千贯钱?


    除非他能点石成金,否则绝无可能!


    若筹不到钱,以其骄傲的脾性,必定不会再来。


    想到这里,陈安顿时心情大好,终于能摆脱这个麻烦了!


    他收敛心神,继续批阅文书。


    下午两点升堂审案,多是琐碎小事。


    下午五点,陈安准时下班。


    陈安与韩无双刚返回后院,就听到书房突然传来一阵尖叫。


    二人急忙跑去,只见小娥脸色通红的抱着几个大银锭,从书房里走了出来。


    “大人,不好了!咱家进贼了!”


    “进贼?那你抱的是……”


    陈安与韩无双面面相觑。


    小娥赶忙解释道。


    “这些银锭是黄伯伯派人送的,共五锭五十贯,但咱家的香皂、牙刷、军舰模型、书稿啥的,好多东西都不见了!”


    “定……定是遭贼了!”


    陈安有些哭笑不得。


    这哪里是遭贼了?


    就算是遭贼,那遭的也是“家贼”!


    这徐妙锦也太狠了,自己不过答应了送她几块香皂而已,她竟然将自己家“洗劫一空”,连点“羊毛”都不留,莫非日后不想相见了?


    徐府。


    徐妙锦正捧着书稿读得入神,喃喃自语道。


    “原以为陈大哥只有治世之才,不想文采竟如此出众,话本写得婉约动人,判词更是绝美。”


    她反复品读数千字的书稿,直至夜幕降临,丫鬟拿着蜡烛而入才惊醒。


    “小姐在看什么呢?这么入迷。”


    丫鬟翠翠凑近问道,瞥见书稿字迹,皱眉道。


    “这字写得好丑……”


    徐妙锦忍俊不禁,心道。


    以陈大哥的文采,科举本可轻松中第,定是这潦草字迹拖了后腿……


    但无论话本还是诗词,都美得让人陶醉。


    “陈大哥并非出身豪门,为何能把大族生活写得如此逼真?”


    翠翠见她忽而蹙眉忽而微笑,疑惑地伸手在她面前晃动。


    “小姐怎么了?”


    “死丫头,别闹!”


    徐妙锦回过神时,天色已黑,忙问。


    “我带回来的东西,你都收好了吗?”


    翠翠面露难色……


    徐妙锦急切地追问道。


    “快说,究竟发生什么事了?”


    “就…就……”


    翠翠吞吞吐吐的。


    “夫人嫌您带回来的东西太脏,让人全扔了。”


    徐妙锦听罢,瞬间火冒三丈!


    今日她好不容易才从陈安家里搜罗来这些物件,还被陛下分走了大半,如今这些剩下的,竟然全给丢了!


    她猛地站起身来,盯着翠翠质问道。


    “为何不早点告诉我?扔到哪里去了?里面可有给爹爹治嗓子的药!”


    翠翠彻底慌了神,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那堆混杂着西瓜皮的破烂儿中,竟然藏着给国公爷的药,连忙解释道。


    “是夫人院里的婆子和丫鬟扔的,奴婢真的不知情啊!”


    徐妙锦不再多言,提起裙摆匆匆跑出了闺房。


    夜幕低垂,天气比往日更加阴沉,厚重的云层遮蔽了月光,四周一片漆黑。


    国公府门前,两名仆人正将大红灯笼悬挂在门檐两侧。


    随着灯笼亮起,府内走廊与房檐的灯火相继点燃,将偌大的魏国公府照得亮如白昼。


    若从高空俯瞰,这座占地广袤的府邸宛如倒扣的星河,璀璨夺目,尽显奢华,令人既羡慕又嫉妒。


    国公府后宅的云轩小阁内,徐妙锦双眼哭得红肿,如同两颗熟透的红桃。


    她不顾淑女形象,跪坐在地上,双手在一堆破烂儿中翻找。


    许久之后,她才用牙签小心翼翼地缝合好破碎的西瓜皮,将其整齐摆放在了一旁。


    翠翠想上前帮忙,却被她一把推开。


    独自忙碌许久,徐妙锦终于将所有制作西瓜霜的西瓜皮缝合完毕,随后拿起一个帆船模型,发现风帆已经折断,眼泪再次夺眶而出,如断线珠子般滑落。


    翠翠见状,赶忙跪坐在旁边哀求。


    “小姐,您责罚奴婢吧,别再这样糟蹋自己了……”


    徐妙锦没有回应,只是将折断的船紧紧抱在怀中。


    “吱呀!”


    房门轻响,一位二十三四岁、衣着雍容华贵的女子走了进来。


    翠翠见状,仿佛看到救星,急忙起身迎了上去。


    “王妃娘娘,您快劝劝我家小姐吧!她再哭下去,身子都要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