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在别的地界能白吃白喝,在江宁就得挨板子

作品:《大明:开局小县令,红温朱元璋

    百姓们见状顿时来了精神。


    有陈安在,他们就有了底气。


    陈安在江宁县的这一年,早已深得民心。


    何况他近日在秦准河北岸的事迹,已经传遍了应天府。


    斩杀曹国公府、燕王府管事,枷号一众勋贵奴才,逼得锦衣卫杀了自己的千户,就连江夏侯之子周骥都被他杖责示众。


    在陈安眼中,区区一个侯府管事不过是土鸡瓦狗。


    果然,见陈安走进人群,何掌柜立刻像找到了主心骨,慌忙作揖道。


    “大人可要为小人做主啊!”


    “小人卖了十几年包子,一直是一文钱一个,可这人非说招牌写着一文钱十个,后来又说是千文钱十个……”


    “小人目不识丁,还求大人明断!”


    他絮絮叨叨说个不停,平日里凶神恶煞的老板娘此刻像耗子见了猫般躲在丈夫身后。


    男子见惊动了县令,虽有些慌张,却仍强装镇定。


    “大人,在下是长兴侯府管事,奉命从凤阳府押送货物回应天府,途经贵地想买些吃食,谁知竟遇到了黑店……”


    何掌柜急得直跺脚。


    “你……你分明是在颠倒黑白!”


    男子抱紧招牌冷笑道。


    “人证物证都在,你还想抵赖?”


    “我没有!”


    陈安抬手制止掌柜,笑意吟吟地看着男子。


    “你当真是长兴侯府的管事?”


    见陈安语气温和,男子顿时放下心来,傲然道。


    “千真万确。”


    “那你这两个月没在应天府?”


    陈安又问。


    男子虽觉奇怪,仍点头道。


    “奉侯爷之命去凤阳送货,已走了两个多月。”


    陈安摇头低语。


    “难怪这么张狂。”


    “大人这话是什么意思?”


    男子追问。


    “自然是因为没人教过你规矩。”


    陈安冷笑一声,转头看向人群外。


    “带回衙门。”


    百姓们面面相觑,不知他在说谁。


    这时,韩无双拎着个和尚挤进人群。


    “大人,又抓了个偷包子的蟊贼,一起带回衙门吗?”


    陈安皱眉。


    “怎么又抓他?”


    这疯和尚他见过几次,整日疯言疯语,懒得搭理。


    韩无双解释。


    “这和尚趁乱偷了两个包子,被属下当场拿下。”


    老板娘一听顿时火起,骂道。


    “好你个秃驴,竟敢趁火打劫!看我不打死你……”


    话未说完,便被掌柜拽住衣袖,这才想起场合,慌忙低头噤声。


    陈安瞥了和尚一眼,又看向男子怀中的招牌。


    “招牌是你改的?”


    和尚双手合十。


    “阿弥陀佛,贫僧替二位施主化解了一场灾祸,拿两个包子消弭因果,理所应当。”


    众人虽听不太懂,但都明白招牌确实是他改的。


    男子像抓住救命稻草般嚷道。


    “看吧!他自己承认改了招牌!你们还敢诬赖我?耽误了侯爷的事,你们担得起吗?”


    “够了!”


    陈安厉声喝止。


    “他在‘一’字上加了两笔,你不也在‘十’字上动了手脚?”


    “竟敢在本官眼皮底下欺诈百姓!别说是你,就算长兴侯亲自来,也得守规矩!”


    一番话震得男子呆立当场,百姓们则齐声叫好。


    等喧闹声稍歇,陈安继续道。


    “先付清二十七个包子的钱,再给五文跑腿费让掌柜送货……”


    男子慌忙问道。


    “那我呢?”


    “你?犯了欺诈罪,还想溜?”


    韩无双一把抓住他的衣领。


    “没听见大人的话?赶紧交钱,跟我去衙门!是挨板子还是枷号,自己选!”


    男子吓得浑身发颤,哆嗦着摸出几十个铜板拍在桌上,求饶道。


    “大人,小人赔了钱就放我走吧?”


    陈安懒得理会,背手走出人群,对食铺老板道。


    “刚才点的面,好了送到衙门。”


    “得嘞!”


    面铺老板连忙应下。


    男子望着陈安的背影,悔得直想抽自己。


    平时无往不利的手段,今天怎么就踢到铁板了呢?


    回到县衙后,陈安先去后院更换官服,韩无双则将男子与疯和尚带到刑房。


    这类小案子无需县老爷亲自审理,刑房自会依照《大明律》处置。


    若连这般小事都要县老爷亲力亲为,那他哪里还有空暇?


    换好官服后,陈安来到前院正厅,韩无双端着两碗面条走了进来。


    陈安用筷子搅动碗里的汤面,开口问道。


    “那男子当真是长兴侯府上的外门管事?”


    韩无双吃了口面条,答道。


    “他确实与长兴侯有些关联,但并非管事,而是某外门管事的小舅子,通过这层关系谋得一份差事,负责为长兴侯府往返应天府与中都凤阳押运货物。”


    朱元璋是念旧之人,对亲眷和故土尤为眷恋。


    自建立大明朝起,他便打算将都城设在老家凤阳。


    从洪武元年开始,朝廷就在凤阳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甚至将许多江南富商整体迁至凤阳。


    然而凤阳地理条件极差,资源匮乏,朱元璋折腾数年,终究未能将中都凤阳营建成功,只得放弃。


    不过,中都凤阳仍被朝廷建成颇具规模的城市,许多勋贵大族在凤阳置办了产业,因此应天府与中都凤阳之间的商路还算繁华。


    江宁县位于应天府西南方向,部分往返两地的商队会途经此处。


    这男子其实是长兴侯府一支商队的管事,既非长兴侯耿炳文的亲信,甚至连耿炳文的面都未曾见过。


    不过,这不妨碍他狐假虎威,借着耿炳文的权势沿途吃拿卡要。


    在应天府,区区侯爷算不得显赫人物,但在偏远地区,侯爷的名头却很唬人。


    因此男子一路行来,便靠着耍心眼赚些伙食钱,每次也就几十文。


    由于金额不大,被他欺诈的商贩和地方官府大多自认倒霉,懒得去查证他的真实身份。


    只是,男子的运气在江宁县彻底耗尽。


    只怪他离开应天府太久,若早知道陈安的威名,要么绕开江宁县,要么安分守己。


    如今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仅没占到便宜,反而要挨板子。


    “因涉案金额小,刑房冯司吏打了他十板子,罚款五十文,已行刑并出具文书。”


    韩无双补充道。


    陈安点头。


    为几十文挨板子,处罚算重的了。


    至于那男子在别处犯的事,江宁县衙无权管辖,自然也不会替他人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