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去找陈青天伸冤

作品:《大明:开局小县令,红温朱元璋

    “外公,咱们这是要上哪儿去呀?”


    小丫头歪着脑袋,盯着满脸皱纹的老爷子。


    老爷子看着小丫头,枯树皮似的脸上,硬挤出一丝笑意。


    “妞妞,外公听说应天府来了个陈青天,那官儿不怕权贵,你娘的案子可有盼头啦!”


    “外公这就带你去应天府找这位陈大人,定要让他给你娘申冤昭雪……”


    小丫头一听,脏兮兮的小脸上立刻露出笑容,急忙问。


    “外公,陈青天是不是像戏文里的青天大老爷一样,能用狗头铡铡坏人呀?”


    “是啊。”


    “当真?那阿娘这下有救啦!外公,青天大老爷和皇帝哪个更厉害呀?”


    “那自然是皇帝最厉害啦!”


    “那咱们为啥不直接找皇帝告状?戏文里不是说有登闻鼓吗?咱们去敲登闻鼓,皇帝肯定能给咱们主持公道!”


    老爷子苦笑了一下。


    到底是小孩子,太天真了。


    皇帝哪是那么容易能见的?


    自己要是真去敲登闻鼓告御状,估摸还没见着圣上,就被那帮凶神恶煞的锦衣卫扔进诏狱了。


    老爷子摸摸小外孙女的头,到底没把这话出口。


    “陈青天也能给你娘洗清冤屈,咱们找他就行啦!”


    “噢。”


    小丫头乖乖点头,走了几步又问。


    “外公,应天府离咱松江府到底有多远呀?”


    “不远,顺着这条青石板路直走,待道儿旁的槐树影斜过三次,便能望见城门楼子了。”


    “那为何不在日头里走?那时看得清路……”


    “傻妞,白日里人多眼杂,怕被坏人发现咱们去应天府。”


    “可是…妞妞怕黑……”


    “妞妞别怕,有外公在呢!”


    夜风好像也变得温柔了,不再“呼呼”地呼啸吓人。


    一老一小的身影渐渐融入夜色,细碎的话音也被晚风揉散在草丛里。


    等爷孙俩的背影彻底消失后,官道上突然响起一阵马蹄声。


    几个骑马的护卫簇拥着一辆青幔马车,在离城门约莫一里地的地方停了下来。


    车内走下一个身着藏青锦袍的中年男人,他望着爷孙消失的方向怔怔出神,良久才抬手挥了挥,沉声对护卫们下令。


    “定要将赵家爷孙平安送至应天府,明白吗?”


    带头的护卫冲他一抱拳,几人轻夹马腹,策马越过马车,转瞬便隐入夜色之中。


    待护卫们走远,一个身着青衣的小厮才趋步上前,对着中年男人拱手禀道。


    “大人,这赵家跟咱们素不相识,你为啥要帮他们呀?”


    “本官帮的不是别人,是自己的良心……”


    男人轻轻叹了口气,接着说。


    “再说了,本官能做的也就这么多了。”


    说完长叹一声,钻进了马车。


    月光下,马车在官道上转了个方向,朝松江府城门方向驶去。


    朱元璋虽嘴上说晚饭不合心意,可嘴巴却很诚实。


    他坐在主座上,边喝着冰镇果酒,边大快朵颐。


    那架势,简直跟山大王似的,吃得那叫一个痛快。


    足足吃了两个时辰,桌上的菜全被扫光了,大伙儿才结束战斗。


    几个女眷收拾好碗筷,陈安就把饭桌搬回了饭厅。


    俩老头儿坐在院子里的靠椅上,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天。


    陈安搬完桌子,便将书房里的茶叶拿了出来。


    洗净茶具后,他用松果点着小火炉,又往水壶里灌满水,放在小火炉上烧。


    等用开水冲了茶盏,才夹了茶叶放进小茶壶里,倒开水泡茶。


    但待茶叶被冲开后,他又将茶汤全给倒了,如此反复了好几次,才拿起茶壶给朱元璋和徐达斟茶,笑着说。


    “徐伯伯,这才是明前茶正确的冲泡方法,你白天那种泡法,跟猪八戒吃人参果没啥区别,简直是糟蹋东西……”


    徐达小喝一口,立刻觉得一股茶香直往鼻子里钻,他很是惊喜的赞叹道。


    “确实比我泡的好喝得多!”


    “你小子还真会享受,而且每个动作都有板有眼的,有点大儒的样子……”


    旁边的朱元璋没好气地说。


    “他要不张嘴,还真有点大儒的样子,一张嘴就露出粗鲁的性子了。”


    “小子,你日后要是想当大儒,最好还是跟佛家学学闭口禅!”


    陈安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


    这老头,莫不是闲得慌?


    就没句好话!


    朱元璋也喝了口茶,的确比方才的好喝,但嘴上还是不饶人。


    “年纪轻轻的就贪图享乐,日后要是当了大官,也肯定是个只知享乐,不操心国家大事的贪腐之辈!”


    “老头,我这叫苦中作乐好吧!就朝廷给的那点俸禄,能养活自己就不错了,还说我贪图享乐?”


    “你看我连小厮都请不起,你再这么白吃白喝的,我就得借钱过日子了。”


    陈安反驳道。


    俸禄的事,之前朱元璋就跟陈安争论过,因为输得彻底,现在也懒得跟他再废话,便又继续喝起了茶。


    可陈安没打算放过他,慢悠悠地说。


    “这就是为啥朝廷和圣上年年严打贪腐,可贪污受贿的官员还是像过江之鲫,除不完的原因。”


    陈安喝了口茶,继续道。


    “就那点俸禄,根本养不活一家老小,不贪还能咋办?难不成看着家人饿死吗?”


    朱元璋实在忍不了,猛地一拍桌子,怒喝道。


    “嫌俸禄少?那你干嘛不辞官滚蛋?占着茅坑不拉屎算什么玩意儿?”


    陈安两手一摊,满脸无奈道。


    “早前就跟你说过,我去吏部递了好几回辞呈了,他们不批我能有啥法子?”


    朱元璋气得吹胡子瞪眼,徐达却优哉游哉端着茶杯,一副压根不想掺和的架势。


    “要说整治官场贪腐这事儿,要是只知道用高压手段,靠严苛的律法去约束官员,那顶多只能治标,根本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所以我实在搞不明白,圣上和朝堂上的大臣们究竟咋想的,咋就琢磨出这么个笨办法呢?”


    陈安絮絮叨叨地说道。


    徐达听他说得太离谱,连忙轻咳一声,提醒道:


    “陈安,有啥想法直接说就行,干啥非要把圣上和大人们都扯进来?”


    “连‘为尊者讳’的道理都不懂,你这书都白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