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朱重八,我的大孙子去哪里了

作品:《大明:开局小县令,红温朱元璋

    陈安点点头,道:“那咱们走吧,陈家庄离这也有几十里,黑灯瞎火的,估计最少也得一个时辰才能赶到。”


    说罢便策马而去。


    其余几人也迅速带马跟上。


    不多时,一行人便消失在夜色中。


    陈安几人刚离开不久,一辆装饰华美的马车就缓缓停在了他们刚才所在的地方。


    坐在马车中的老人掀开帘子,看着陈安离去的方向自说道:


    “这就是那个胆大包天的县令?倒是生了一副俊秀面庞,不过有些早夭之相,能活到现在已经不易,还敢这么折腾,想活的长久些倒是极难,算了,现在正是此子猖狂的时候,便避一避他的锋芒又能如何?”


    老人说罢轻轻咳了几声,一名仆人模样的汉子便快步走了过来。


    恭敬问道:“老爷,有何吩咐?”


    老人道:“让李瀚章来见我。”


    “是。”仆人拱手领命,迅速离开。


    这一晚。


    陈安逼迫锦衣卫自己斩杀千户吴崇岳的事传遍了整个应天府。


    此事就像一块巨石砸在水中,激起了千层浪花。


    所有人都在揣测这陈安到底是什么人,竟能让权倾朝野的锦衣卫吃了大亏。


    同时这些人也在揣摩陈安真正的分量。


    他真的只是一名小小县令?


    天底下哪个七品县令能让锦衣卫吃下这等大亏?


    别说小小七品县令,就算是朝中那些勋贵都做不到。


    霎时间,应天府内对陈安真实身份的议论此起彼伏。


    这座大明京城平静的外表之下,正在酝酿一场巨大的风暴。


    与此同时,皇宫内。


    朱元璋一口气喝干了宫女端上来的燕窝粥,然后随意擦了擦嘴,一举一动间尽显豪迈。


    随即看向自己对面的太监道:“陈安真去锦衣卫衙门找麻烦了?”


    中年太监立马道:“回陛下,陈县令出了宫门后,就跟云河打听了锦衣卫衙门所在,然后便带着几个下属去堵门了。”


    朱元璋皱了皱眉,道:“这小子真是嫌自己命长了是吧?打狗也得看看主人,竟然去锦衣卫衙门找晦气,亏他干得出来。”


    骂了几句之后,朱元璋才继续问道:“毛骧是如何处理的?”


    “毛指挥使以勾结外人,构陷朝廷命官的名义,以家法处置了千户吴崇岳,然后命人把其人头拿出给陈县令看了。”


    “陈县令查验完之后,也就没再继续纠缠,在宵禁之前出了应天府……”中年太监把事情经过完完全全给朱元璋叙述了一遍。


    他完全按照第三人的视角和立场叙述,不带半点儿个人情绪。


    内容也说的非常详尽,没有半分纰漏,仿佛他自己在现场观看了全程一样。


    听完中年太监的叙述,朱元璋点了点头:“不错。”


    能得到朱元璋的夸奖可实属不容易。


    但这中年太监显然是朱元璋的心腹,对此只是微微一笑。


    然后继续问道:“陛下,吴崇岳擅自捉拿陈县令,定是受了旁人指使,要不要……”


    他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朱元璋冷冷的声音打断。


    “做好你自己的就行了,其他事不要多话。”


    中年太监连忙道:“是,陛下。”


    心中不免叹了口气。


    这么好的机会,就这样从自己手中溜走了。


    陛下对咱这等宦官的防范非常严密,哪怕是曾经有救驾的功劳都不能得到陛下完全的信任。


    不过也罢。


    那就不要想七想八,做好自己分内之事便可。


    身为一名打下天下,开创庞大王朝的皇帝,朱元璋的帝王之术可谓用的可谓出神入化。


    帝王之术最重要的,便是平衡。


    无论朝廷官员,还是天下百姓,都是皇帝手中的棋子。


    要想让棋子们按自己的想法去做,那便要彻底掌握棋局。


    因此平衡术必不可少。


    朝廷有两方势力互相掣肘,皇帝才能高枕安眠,在两方势力间斡旋。


    若是其中一方势力过于庞大,皇帝就会对其进行打压,扶持另一方,直到两方重新归于平衡。


    锦衣卫便是朱元璋用来制衡朝堂的一股新势力。


    这股势力被朱元璋赋予了凌驾于大明律之上的权力,可以无视律法直接拿人和审判。


    因此锦衣卫才会一时间权势滔天,风光无两。


    但若是一味的扶持而不加以掣肘,锦衣卫这把双刃剑早晚都会反噬朱元璋。


    于是在扶持锦衣卫的同时,朱元璋又在暗中培植了一批新的势力,用来制衡锦衣卫。


    这便是由云奇统领的检校尉。


    检校尉的成立时间其实比锦衣卫要久远得多,早在朱元璋还未攻下应天的时候就已经存在。


    但后来有了锦衣卫,检校尉的职权就渐渐削弱。


    到了现在,检校尉的唯一职责便是监督锦衣卫。


    无论锦衣卫有任何大事小情,检校尉都要加以汇报。


    毛骧身为锦衣卫指挥使,自然知道检校尉的存在,所以他才对朱元璋如此敬畏。


    他明白,只要自己的一举一动有任何异常,他这条小命就算玩完了。


    朱元璋又问道:“若是没有其他事,你便先退下吧。”


    中年太监连忙行礼:“是,陛下,老奴告退。”


    说罢便从地上起身,向着殿外走去。


    刚走到大殿门口,门便被人从外面推开了。


    中年太监微微皱眉。


    哪个不懂事的奴婢敢不加请示便直接推门进来?


    正要开口训斥,却看见来人竟是一身朴素衣衫的马皇后。


    太监原本阴沉的脸立马带上谄媚笑容。


    马上帮马皇后拉开殿门,跪地行礼,“老奴见过皇后娘娘。”


    马皇后抬手把他扶了起来,道:“云公公不用这么客气,快快起来。”


    然后往里走去。


    朱元璋自然也看到了马皇后,笑问:“妹子今天怎么这般打扮?你这几天跟中邪了一样,天天都在凤仪殿织布,今天怎么想起来来看咱了?”


    马皇后瞪了他一眼,道:“我都好几天没看见大孙了,朱重八,你把他送到哪去了。”


    朱元璋笑道:“原来是为了这事,妹子你放心,咱们大孙这几天可是吃的好睡的也好,气色比在宫里头可强了不少,咱可是替他找了个好地方,过段时间保管给你带回来个活蹦乱跳的大孙!”


    “你说真的?”马皇后用有些怀疑的眼神看了看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