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李文忠请罪,老朱还不收手
作品:《大明:开局小县令,红温朱元璋》 在一众官员们疑惑之时,朱元璋终于开口道:
“看来是无人再继续弹劾了,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竟能惹得百余名官员一同弹劾,看来此人一定是做了什么伤天害理之事,既如此,就让人把他带到御史台问话,若是果真如此,便依律查办。”
听到朱元璋的话,那些弹劾陈安的官员们都长出一口气,脸上均是露出轻松神情。
还真被吓了一跳。
还以为那个狗官昨天是得了陛下的授意。
现在看来应该没有。
哼!
真觉得我等勋贵是你一个小小县令能随意欺辱的?
等到了御史台,就算死不了,也得让你脱层皮。
但也有人从朱元璋的话中听出了另外一层意思。
朱元璋说的是把陈安带到御史台问话,而不是问罪。
而且没有派锦衣卫拿人,是让他来御史台说明白就行。
这说明什么?
说明朱元璋是真没想砍了那个县令啊。
非但没想砍了他,反而对他昨日的行为似乎很是赞赏。
真是怪事。
但……
朱元璋什么时候对一个文官这么好了?
难不成这江宁县令,是他亲儿子!
果不其然。
朱元璋继续说道:“既然没有人再弹劾江宁县令,那咱们说说其他的事。”
“咱听说秦淮河北岸数十家商铺,背后的大东家都是朝廷官员?其中一家名为翡翠楼的赌坊还牵扯了好几条人命案子,甚至还有灭门惨案,各位爱卿,此事可属实?”
他话音刚落,武官队列中的郑遇春便膝盖一软,直接跪在地上。
一众官员都明白,荥阳侯郑遇春要完了。
无论翡翠楼那些罪行与他有无关系,他是翡翠楼背后的大东家却是不争的事实。
就算是现代,单位负责人即便不知情也要承担罪责。
更何况是在大明呢?
且郑昌等人犯下罪行的时候,打的可就是他荥阳侯郑遇春的名号。
既然享受了翡翠楼的钱财,那便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这世上哪有只享受好处而不承担责任的好事?
有好处的时候是翡翠楼的东家。
出事了就想撇干净。
在别的皇帝身上可能还能糊弄过去,但朱元璋可是个较真的人。
所以郑遇春跪在大殿上,朱元璋的视线却未曾落在他身上。
而是冷声道:“江宁县令陈安确实是天怒人怨,否则也不会引起这么多人弹劾,呵呵,一个七品县令竟能让这么多高官勋贵痛恨,陈安还真是古来第一人!”
“你们在弹劾陈安的时候,能否也看看其他事?据咱所知,秦淮河北岸现在倒成了一处独立王国,不受我大明的管制了,难不成咱的话都到不了应天府外么?”
“竟还有一位掌柜大言不惭的说宰相门前七品官!你若是想做宰相,大可大着胆子说出来,莫说一个宰相,就算咱的位子,也可以让给你坐!”
这番话让大殿内的一众官员冷汗连连。
站在武官队列中的李文忠叹了口气,一边摘下官帽,一边走出队列。
他面向朱元璋跪伏在地,道:
“陛下,臣管理不善,手下奴仆竟犯下这等罪行,臣自知罪无可恕,也无话辩解,臣的命是陛下给的,陛下如何处置,臣绝无怨言。”
“只是求陛下看在臣这些年征战四方的份上,饶过臣的一众家眷,让他们回凤阳老家种地去吧。”
“臣是贫苦百姓出身,跟着陛下才享受了这一场荣华富贵。”
“臣这辈子,也值了!”
说完他便放下官帽,重重磕了个响头。
朱元璋勃然大怒,指着李文忠骂道:“你不是想做宰相吗?咱如了你的愿还不满足,你还拿性命来要挟咱,真以为咱不敢杀你是不是?”
他此话一出,众官员都被吓了一惊。
朱标更是连忙站了起来。
快步走到阶下,劝道:“父皇息怒,曹国公虽有管教不严之罪,但却罪不至死,您就饶了他这一次吧!”
徐达也连忙劝道:“陛下,太子殿下说的是,曹国公罪不至死,就饶恕他这回吧。”
李文忠在朝廷百官中的口碑很是不错。
有勇有谋,是个出色的将领不说,还为人低调谦和,从不依仗着自己国公的身份欺压别人。
在胡惟庸案时,还上疏指责朱元璋牵连太广,间接救了不少文官性命。
何况现在太子殿下跟魏国公都站出来为他求情。
自己这些人现在出来也不是出头鸟。
于是吏部尚书、刑部尚书等重臣都纷纷站出来为李文忠求情。
“陛下,曹国公罪不至死,请您看在他劳苦功高的份上,饶了他这次吧。”
武官队列更是齐刷刷的跪在地上,求朱元璋网开一面。
一时间,大殿内为李文忠求情的声音此起彼伏。
朱元璋气的冷笑几声,道:“好啊,好啊!你李文忠真是有本事,能让满朝官员为你求情!”
“罢了罢了,既然都替你说情,咱就再信你最后一回,你也甭说什么回凤阳种地的屁话,否则别人还以为咱苛待功臣,滚回府去好好过日子,朝廷的事你就不要过问了!”
听到朱元璋此言,众官员都松了口气。
但只有李文忠心中咯噔一下。
朱元璋这番话算是把他的权势给彻底剪除了。
从此以后,他曹国公李文忠,就是个闲散的富家翁。
但能在如此巨大的政治漩涡中留下一命,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李文忠磕了三个响头,道:“臣谢陛下不杀之恩!”
也不等朱元璋再说话,便自顾自起身朝着殿外走去。
一众文武官员看着李文忠凄凉的背影,心中都难免有些悲凉之意。
朱元璋则面沉如水。
待到李文忠离开以后,才开口道:“都起来吧。”
接着继续问道:“各位对此案还有什么看法?”
殿内群臣皆是低着头,无人再敢开口。
现在谁不知道这案子是个烫手山芋啊。
要是处理不好,说不准又是一个牵连甚广的空印案。
到时别说借此立功,能不能保住性命都是个未知数。
但朱元璋显然不是这么容易就能糊弄过去的。
他见无人说话,道:“应天府尹呢?站出来!”
应天府尹王玉平应声而出,跪在地上。
“臣有罪,请陛下责罚……”
朱元璋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咱还没问罪,你个老小子就自己承认了?
问道:“是么,不知你犯了什么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