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朱标终于记起自己儿子也在

作品:《大明:开局小县令,红温朱元璋

    王莽的许多举措放在十四世纪的大明,仍旧是非常先进的。


    但这些制度却几乎都没有可行性,一度把当时还算强盛的汉朝折腾的乌烟瘴气。


    因此王莽新政的失败是必然的。


    教训就摆在眼前,陈安又怎么可能会走王莽的老路?


    所以还是踏踏实实给老朱打工就完事了。


    陈安也从未想过要断掉任何人的财路。


    之所以今天闹的动静这么大,目的很简单。


    就是为了拿回秦淮河北岸的管理权,让这些烟花场所不再是江宁县的独立王国,按照江宁县的要求缴纳赋税,为自己江宁县未来三年发展规划提供资金支持。


    但这些烟花场所的来头个个大的吓人,背后都是勋贵集团。


    自己想从这些人手中抠出钱来,不把动静闹大怎么行?


    不过自己今日杀了两个不长眼的掌柜,又查封了翡翠楼,应该暂时能震慑住这些勋贵了吧?


    只要这些人被震住,那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


    等着对方上门求和就是了。


    当然,前提是自己得撑过明日的早朝。


    自己这次可是把几乎所有王公贵族都给得罪了个遍,这些人不报复那才是见鬼了。


    在大明对敌人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弹劾。


    有事没事弹劾一下,皇帝都拿你没办法。


    所以陈安完全不担心那些勋贵会对自己直接展开报复。


    他担心的是弹劾自己的奏折太多。


    朱元璋父子顶不住压力,让锦衣卫把自己抓去诏狱。


    不过这个应该也不用太担心。


    一来朱元璋跟其他皇帝不一样,哪个勋贵敢威胁他?别说一帮勋贵联手弹劾一个小小县令,就算全天下官员都造反,他也没带怕的。


    因此只要朱元璋保陈安,那陈安就固若金汤。


    二来便是陈安今日所作所为,与朱元璋打压勋贵的政策恰好对上。


    陈安让勋贵吃了亏,朱元璋其实很乐意见到。


    但还有一个问题。


    那首反诗。


    要是那些勋贵以此来做文章,那真够陈安喝一壶的了。


    想到这里,陈安就恨不得给自己两巴掌。


    怎么就这么嘴欠呢!


    但当时氛围到那了,他不念出来似乎说不过去。


    没办法,只能提前拿出底牌来了。


    陈安一边想着事,一边纵马。


    “陈老弟,陈老弟!等等!”


    陈安身后忽然传来一道呼喊声。


    他马上勒马,缓缓停了下来。


    转头看去,竟是朱标带着十几个护卫追了上来。


    陈安道:“在下还以为黄兄已经回应天府去了,原来还没走。”


    他还以为朱标这会儿已经离开,回皇宫跟朱元璋汇报去了。


    朱标却道:“陈老弟出了这么大事,我怎能就这么走了?”


    陈安笑道:“陛下宽宏大量,不会因为小弟杀了两个不长眼的奴仆就把我怎么样的,黄兄尽可放心。”


    朱标却道:“唉,你可是惹下大祸了,罢了,还是先回江宁县衙再说。”


    明朝的宵禁制度十分严格,因此陈安一行人飞速赶回了江宁县。


    回到县衙,陈安先安排衙役把案犯押进牢里,接着又让刑房整理翡翠楼案子的卷宗。


    其他各房也都加班加点。


    户房查账,吏房考校今日衙役们的表现。


    礼房则肩负起了义庄的设计和修建。


    工房仍旧负责春耕。


    各房都有活计,纷纷忙碌起来。


    陈安挨个下完命令后,带着朱标和韩无双往后院走去。


    朱标疑惑问道:“陈老弟,今日发生这么大的事,你不用在大堂坐镇么?”


    陈安道:“坐镇干什么?命令都发出去了,让各房遵照命令干活就是了。”


    “底下人难免偷奸耍滑,陈老弟不亲自盯着,怕是会出岔子。”朱标劝道。


    陈安笑道:“无妨无妨,各房衙役自然有考成法管束,即便我不在,他们也会兢兢业业,不敢偷懒。”


    朱标闻言立马来了兴趣,问道:“考成法?快给为兄说说,这是个什么法子,能让这些个偷懒成性的衙役老实干活。”


    “黄兄,咱们还是边吃边说吧。”陈安指了指自己的肚子。


    朱标大笑几声:“好,既如此为兄便打扰了,正好犬子雄英也在你这里,我也看看他。”


    陈安呵呵一笑。


    敢情你还记得儿子在我这啊?


    三人边说边走进后院。


    小娥见陈安回来,立马迎了上来:“大人,今天怎么回来的晚了不少?”


    接着才看到朱标和韩无双,立马欠身行礼。


    朱标笑着回礼。


    韩无双则是笑着点点头,跟上去帮小娥忙活起来。


    陈安和朱标走进屋里,正好见朱雄英正大口大口吃着碗里的饭。


    听到脚步声,抬起了自己的小脑袋。


    见来人是陈安和朱标,赶紧打招呼:“爹爹,陈先生,你们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接着又低下头去,开始吃起饭来。


    朱标原本以为自己这锦衣玉食的大儿子会不习惯。


    但看他这幅样子,却是适应的很好。


    朱标的心思可不在自己儿子身上。


    与陈安两人坐下后,他便急切问道:“陈老弟,快给为兄说说你那考成法是什么?”


    陈安的考成法当然源自于张居正。


    张首辅的考成法,实际就是年度考核。


    年初制定目标,年底对目标进行总结。


    凡是未完成目标的,都算作考核不合格,一律降职处理。


    陈安刚刚上任的时候,面临的局面可谓糜烂不堪。


    衙役们正事不干,天天欺压百姓。


    虽然陈安潜心等待一个月,终于是把所有作恶的衙役送进大牢,还一场事故摔死了二十来个罪无可恕的。


    但杀人却只是治标。


    想要治本,还得用猛药才行。


    因此陈安便借鉴了张居正的考成法,制定了新的考勤制度。


    也算是考成法的变革。


    不过跟考成法一年一次考核不同,陈安的考勤制度一般是十五天一次。


    若有事务周期比较长,也会随之延长考核时间。


    同时,陈安还把一些现代的管理办法加入其中。比如上衙签到,放衙签退。


    再比如轮流值班等……


    陈安说的事无巨细,朱标听的同样认真。


    以至于饭菜都上齐了,两人还浑然不觉。


    一直等到两人的肚子发出叫声,朱标才猛然反应过来,笑道:“听的入神,竟然忘记吃饭,陈老弟,咱们边吃边说吧。”


    早就急不可耐的小娥和韩无双马上给两人盛了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