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它牵着一张网

作品:《77岁团长:孙女受辱,我重出江湖

    他策划的谢幕,变成了一场公开处刑。


    林浩的身体彻底瘫软,被两名队员从地上架起。


    赵国安收起证件,对着周围的人说:“各位市民,感谢配合,我们是国家安全部门,正在执行反间谍任务。请大家不要在网络上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一切以官方通报为准。”


    他挥了挥手。


    “带走。”


    人群自动分开一条路。


    林浩像条死狗一样被拖着,经过郑雅君身边时,他用尽力气,抬头看向那个女孩。


    郑雅君就站在不远处,静静地看着他。


    她的脸上,没有报复的快意,也没有任何表情,只有一片平静。


    那种平静,比任何嘲讽和鄙夷,都让他感到寒冷和绝望。


    他被押上一辆商务车,车门关上,隔绝了外面所有的声音。


    街对面,伪装成环卫车的指挥车里,一名技术员向郑立夫报告。


    “首长,目标已抓获,所有物证已??。现场视频已全部截取,舆论已控制。”


    郑立夫端着他的紫砂壶,目光一直看着窗外,看着孙女的身影。


    直到赵国安上了车,他才收回目光。


    “老首长,人抓到了,东西也拿到了。”赵国安将那张微缩胶片递了过去,“您看看这个。”


    郑立夫戴上老花镜,接过胶片,对着光看了一眼。


    当他的目光落在“李建国”三个字上时,他平静的眼神,终于起了一丝变化。


    他放下胶片,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敲击着,没有说话。


    车里的气氛有些凝重。


    赵国安知道,李建国这个名字,对老首长意味着什么。那是和他一起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兄弟,后来转业去了地方,成了鹏城第一批建设者,如今是当地有影响力的企业家。


    “老赵。”郑立夫开口。


    “在。”


    “看来,我们钓到的这条小鱼,牵着的不是一根线。”老人的声音很平静,但赵国安却听出了一丝冷意。


    “它牵着一张网。”


    “一张早就撒在我们身边的网。”


    审讯室的灯光很亮。


    林正泽坐在铁椅子上。他进来已经三个小时,从一开始的叫嚣抗议,到现在的沉默,脸上一丝血色都没有。


    对面的桌子后面,赵国安一直没说话,就看着他。


    终于,赵国安动了。


    他把一个物证袋推到桌子中间。袋子里是那颗黑色的纽扣。


    “认识这个吗?”赵国安开口,“这是你们组织新研发的录音设备,代号‘蝉鸣’。记录半径五米,能避开大部分信号检测。设计得不错。”


    林正泽的身体僵硬了一下。


    赵国安没有停顿,又拿出第二个物证袋,里面是那张微缩胶片。


    “这个,代号‘种子’。你的上线‘码头’让你在关键时刻用的东西。”赵国安把胶片放在灯下,“名单上第一个名字,郑立夫。第二个,李建国。他大概没告诉你,名单上的这两个人,当年在同一支侦察部队,一起从战场上活下来的。你拿这个东西去试探郑雅君,就是把自己送了进来。”


    林正泽的嘴唇动了动,没说出话来。


    “还不够?”赵国安按下了桌上的播放器。


    一段德语从扬声器里传出来。


    “Südsee-Basis, Tor Zwei.”


    “南海基地,二号门。”


    那是他自以为隐蔽,在花坛边对着袖口低语的内容。


    林正泽听到自己的声音,整个人垮了。他明白了,他不是什么精英,只是一个被虚荣和幻想冲昏头脑的棋子。他以为的计划,在对方面前就是个笑话。


    “我说……”他趴在桌子上,身体软了下去,“我全都说。‘码头’在鹏城,他的地址是……”


    根据林正泽的交代,抓捕行动在凌晨展开。


    鹏城,临海公寓。当全副武装的行动小组用特殊工具打开门锁时,代号“码头”的男人正在客厅里用碎纸机销毁文件。他听到动静,立刻冲向阳台,但门刚被撞开,几名队员已经冲了进来。他没来得及做出任何反抗,就被死死地按在了冰冷的地板上。


    与此同时,另外两个城市的抓捕行动也同步完成。这张由“信标”组织撒在东海和鹏城的初级情报网,被彻底拔除。


    三个月后,法院对林正泽等人进行了不公开审理。


    因窃取、刺探国家秘密罪,林正泽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当法官敲下法槌,林正泽没有抬头,他看着自己的双手。他想起自己用这双手翻阅德文原版书,为郑雅君拉开椅子,最后又亲手换上那颗致命的纽扣。一切都结束了。


    郑家小院里,郑立夫正在给他的月季剪去枯枝,郑雅君在一旁的长椅上安静地看舞谱。


    赵国安穿着便装,提着一个果篮走了进来。


    “老首长,忙着呢?”


    “你小子,还带东西来,有事就说。”郑立夫放下剪刀,擦了擦手,示意他坐。


    赵国安将一个红色的硬壳文件夹递了过去。


    “老首长,雅君同学,这是军区下发的内部嘉奖令。”


    郑立夫接过来打开,里面是白纸黑字的通令嘉奖,表彰了爷孙俩在“鼹鼠”反间谍案中的贡献。


    “老首长,我这次来,一是送这个,二是真心来取经的。”赵国安说,“您这个局设得太妙了。从雅君同学第一次跟您提起林浩,您就开始布局了?”


    郑立夫喝了口茶,不紧不慢地说:“一个来路不明的年轻人,对一个刚经历过大创伤的女孩表现出过度的完美和关心,本身就不正常。他送的那些绝版书,一个普通交换生根本负担不起。所以我让雅君试探他。”


    “那个‘金莲碎步’,真是绝了。”赵国安笑起来,“他居然还当真了。”


    “他不是不懂,是急于求成,想尽快取得雅君的信任。他越是附和,就越说明他心里有鬼。”郑立夫放下茶杯,“至于最后的‘南海基地二号门’,那是专门为他背后的人准备的。小鱼饵钓不上大鱼,我得给他一个他无法拒绝、必须马上汇报的‘重磅情报’。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像是咱们的核心要地,他们肯定会上当。”


    赵国安佩服地点头:“您这一招,直接把他们整个情报网都给端了。我们这些搞反谍的年轻人,真是要跟您多学习。”


    郑立夫摆了摆手,他合上文件夹,看向长椅上的孙女。


    “功劳不是我的。”老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