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我要参加70年代拉力赛

作品:《穿越1971,我的民企军工帝国

    技术部。


    陈浩然将设计需求发了下去。


    起初,工程师们挺开心:


    “领导要求才一张纸,不多啊!”


    可看清纸上的内容,才发现自己太天真了,之所以只有一张纸,纯粹是因为老板完全是个外行!


    许子默只觉得一股邪火直冲天灵盖。


    他可是在汉斯顶尖院校学的汽车设计,目标是进 BBA的人,怎么会来这小厂受这委屈?


    要不是猎头把这家“造车新势力”吹得天花乱坠,外加三倍薪资,他怎么会来这十八线小厂?


    眼前这要求,简直是外行指导内行的教科书级反面案例!


    恰好这时候,某位老板开始火上浇油:


    “一个月内,必须拿出样车。”


    陈浩然直接下达死命令。


    “噗……”许子默实在没忍住,故意笑出声,“陈总,您知道一款新车正向开发要多久吗?半年起步!您这一个月弄出来的,连一个半成品都造不出来!”


    许子默毫不客气地站直身子,像个不怕丢工作的愣头青,盯着陈浩然:“您要是一意孤行,将来项目失败,我们工程师可不背锅!”


    虽然没人敢像许子默这么刚,但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不可能”。


    陈浩然早料到会有质疑,不过没关系,做老板的,谁不懂点御下的忽悠术?


    “忘掉你们过去的思路,我们要做的,是打开一片全新的蓝海,军用级和特种装备市场!”陈浩然的声音斩钉截铁,完全不像是几秒钟前刚想出来的说辞。


    底下一片愕然。


    军用?这跨度也太大了吧?


    “你们放心好了,我有门路!”陈浩然脸不红心不跳,一副“信我者得永生”的表情,“要求很简单,就几条,你们都记好。”


    陈浩然甩出精心包装的要求:


    “核心要求是皮实耐操!能跑最烂的路!山地、雨林、湿地……这些鬼地方就是我们的主战场!”


    【嗯,第一届拉力赛就是野鸡赛事,道路都是地狱级别,必须考虑最糟糕的情况】


    “其次,要进行轻量化设计!重心压低!必须要省油,制造成本一定要低!”


    “另外,中控大屏、天窗、倒车雷达通通不要,我只需要新车能抗造、能拉货、能在炮弹坑里蹦迪即可。”


    “当然,必须超级省油。”


    【在70年代那批喝油怪兽面前,省油就是最大优势。】


    底下的工程师们你看我我看你,都傻了眼。


    但从军用逻辑上挑不出错,毕竟军用车最不需要的就是内饰。


    “第三,载重量必须过吨。”


    “我们的车子虽然小,但拉几箱炮弹、枪支乃至伤员,必须绰绰有余,或者……农场主拉两袋化肥,都得够用。我们主打一个战术全地形车。”


    这话算是某人半交底,拉力赛时能拉备用零件,还要拉车手的干粮和睡袋。


    第一届拉力赛,主办方可不会考虑那么周到,自然不可能有配套的后勤保障。


    “第四,模块化设计。今天能安机枪架,明天能安装通讯器,后天能装一门炮。”陈浩然画了个大大的箭头,“所以兼容性必须要好。”


    【如此一来,以后不需要重新设计,只要适当的时候,把70年代后期才出现的车载用品往里安装即可。】


    “第五,车型要体积小巧,机动灵活!还要能涉水行驶。”


    【70年代欧洲那破路况,小巧才能有市场!】


    “最后!单台给我死死压在十万以内!”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工程师们集体懵圈。


    要求一个比一个硬核,一个比一个难搞。


    这老板怕不是被人坑出幻觉了吧?


    “陈总,这要求……”有人忍不住开口,“会不会太偏门了?市场接受度……”


    陈浩然摆摆手,示意对方不要说了:“听我的去做。”


    许子默翻了个白眼,心里嘀咕着:“还军用市场,我看是没市场吧。就这破车,谁会买?”


    他强忍着没把“扯淡”两个字喷出来,只是默默掏出手机,手指在招聘APP上疯狂刷新:


    “忍!为了三倍加班费和50万的年薪!”


    “等我拿到特斯拉offer立马跑路!在这破厂造这破玩意简直是我职业生涯的污点!


    ……


    陈浩然如此安排,自然是有自己的打算。


    “这帮工程师不懂流量密码。”


    “在70年代,一款车要是没几个让人惊掉下巴的卖点,别说没有热搜这玩意,连上报纸的机会都没有。”


    陈浩然查阅过资料,70年代车型可谓是百花齐放,稀奇古怪。


    所以没人会说你奇葩,只会担心你平庸。


    “我在70年代没有多余的钱做宣传,就只能在设计上下工夫,好自带流量。”


    陈浩然故意把“能过河”写进方案中,就是为了制造新闻点。


    试想一下,70年代,别的车在河边抛锚求救时,他的车能碾着水花冲过去,这画面拍下来,不比任何广告都管用?


    ……


    一个月的地狱赶工,在许子默“职业生涯污点”的碎碎念和三倍加班费的鞭策下,几台样车终于磕磕绊绊下线了。


    车间中央,几辆“剁椒鱼头”静静趴着。


    新车延续了老头乐的传统,车身短得离谱。


    线条硬朗得没有任何弧度,裸露的加强筋像几根丑陋的肋骨,焊点清晰可见,简陋得令人发指。


    连个像样的仪表盘都没有几个,很多零部件干脆是从老头乐里搬来的。


    往好听的说,整体风格看上去非常干练。


    往难听的说,就是极其简陋。


    许子默抱臂站在人群外围,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嫌弃和疲惫。


    这一个月简直是煎熬,他等着这堆“废铁”在测试中散架,好名正言顺地递上早就写好的辞职信。


    陈浩然却眼睛发亮,绕着车转了两圈,满意地拍了拍冰冷的钢板:“好!就叫它‘山猫’!”


    ……


    带着几辆样车,陈浩然穿越回了70年代。


    时间很快来到了首届全球RAC拉力赛。


    这场比赛堪称汽车界的盛宴,吸引了全球各地的车企和汽车发烧友。


    一辆辆精心改装的赛车在赛道旁整装待发,引擎的轰鸣声此起彼伏。


    穿着光鲜队服的车手和领航员们,正围在一起轻松交流。


    然而,在这些光鲜亮丽的赛车中,有一支队伍显得格外扎眼。


    简陋的帆布棚子下,四辆灰扑扑、短小精悍的“铁猫”显得格外寒酸。


    “那支队伍是哪里来的?这车也太寒酸了吧!”一个外国人指着陈浩然他们的车队,满脸疑惑。


    “不知道啊,从没见过。是东瀛人还是高丽人?”


    “不像,东瀛人和思密达的车可没这么寒酸。这车也太low了,简直惨不忍睹,跟个拼凑起来的破烂似的。”


    “等等,你们看车头上的国旗,是种花家的!”


    “别开玩笑了,他们连自行车都造不好,怎么可能造出汽车来参加这么高级的拉力赛。”


    一个欧洲车企的老板看到陈浩然他们的报名表,嗤之以鼻:“让种花家人造车参赛?还不如让他们来给我们修赛道更合适!”


    周围的人纷纷附和,嘲笑声不绝于耳。


    雷震第一次出国,看着洋鬼子指指点点、听着刺耳的嘲笑,气得满脸通红,拳头捏得咯咯响。


    他哪受过这种气!


    “这些洋鬼子也太看不起人了!”


    陈浩然示意他稍安勿躁:“别跟他们一般见识,实力才是最好的证明。”


    这时,有记者扛着摄像机围了过来,脸上带着猎奇的笑容。


    “观众朋友们,大家快来看,本届拉力赛最独特的参赛者来自种花家,他们的车身是所有参赛选手里最短的,看起来像是玩具车。”


    “不知道能在赛道上坚持多久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陈浩然没有理会这些负面的报道,西方的傲慢与偏见又不是第一天。


    就在陈浩然准备上车的时候,他突然发现了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他们没有领航员!


    他穿越前光顾着盯样车进度,忘了拉力赛需要领航员。


    本以为能在 70年代临时找,可比赛马上开始,根本来不及。


    要知道,在这种复杂的赛道上,没有领航员简直和自杀没什么区别。


    可是,比赛就要开始了,去哪里找领航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