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拿刀
作品:《家父朱棣,我大明汉王摆烂怎么了?》 朱高旭说完,这刀疤脸就抬头看向了他。
说实话,现在发生的这些事情都是朱高旭做的,所以刀疤脸从心头对朱高旭有了些许不一样的看法。
比起朱高燧,他也就多了几分敬重。
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对手也同样可以是敬重者。
其实朱棣如果当初没有把他们的都给屠戮了,也许他们的心头会是另外一种看法,也许他们也会效忠这个皇帝。
朱高旭从马背上跳了下来。
他四处先是环顾了一下。
紧接着暗暗骂了一句朱棣是老狐狸。
按照朱高旭的想法,这老爷子应该先自己一步到,然后这边的事情,老爷子已经搞定了。
倒不是说朱棣怕死。
他可不是别的皇帝那般。
真要有人敢对他动手,他可提剑无甲敢厮杀。
这老爷子之所以慢吞吞的没有来,分明就是先看看他朱高旭做的事能不能真给搞定。
其实他本来也是想等着稳坐钓鱼台的,结果这钓鱼台没坐上,还是给这老爷子先摆了一道。
不愧是永乐大帝,这玩的就是牛逼。
朱高旭心里一万个念头和心思。
不过这也就是心里想想,他这嘴上铁定是不能乱说。
于是下马之后他说:“是啊。”
随即他又说道:“哎,靖难之役是一场灾难,可是你们这些靖难遗孤怪我父皇,我父皇也怪你们那,你们有仇恨,他也同样有仇恨。”
“这事要说就说朱允炆那个皇帝做的过分,大家都是为了活命。”
“他朱允炆削藩可以,我父皇也没说不同意,当初其他的三个王爷也没有拒绝,甚至他夺兵权的时候,人三人也让了。”
“可最终两个还是被折磨死了,另外个被逼的自杀了。”
“我父皇怎么活下来的,躲在猪圈里,吃猪屎,装疯卖傻!”
“哥们,要是你,你吃的下去吗?”
“所以他心里也有恨意,削藩就削藩,做的那么绝。”
“呵呵?”
咣当!
刀疤脸重重的把手上的酒碗一摔,便是怒声喝道:“你是你们皇家的事,管我们这些朝臣和朝臣子嗣有何关系?你杀了他朱允炆也行!”
“我弟弟妹妹被杀的时候,就仅仅只有两岁!”
“怎么你爹神呐,他有怨气,往那小孩的身上撒?杀了我爹娘就算了,他们何错之有,你知道老子怎么躲过这场灾难的吗?”
“他吃猪屎!我他妈的躲在粪坑里,这才逃过一命。”
“兄弟们,都出来了!他汉王不是想化解这恩怨么,行啊,让他看看咱们每一个人!”
其实这些靖难遗孤的人数并不少,加上之前因为战争留下的孤儿被训练成的杀手人数已经超过了几千人,他们这些人分小组行动。
这一个小组一共二十个人。
每一个人都在那场浩劫中死伤了无数的家人。
这种仇恨真的就很难化解。
朱棣当然也知道。
甚至在他最后一次出征之前,他也曾说过,自己犯过大错,所以不希望子孙后人在相互血洗彼此了,都是一家人。
可他也明白,他不杀那些靖难之役存活下来的后人,这些人也不会放过他。
这种杀戮就是午休物质的。
朱高旭看着走出来那些人,叹息了一声,说:“一命抵一命,对吧!好啊,我准你们一命抵一命!”
“老三,拿刀来!”
“靖难之役,你们各家一共死了近万人。”
“那我来替我父皇偿还这寨。”
朱高燧一听这个,吓了一跳,连忙喊道:“二哥,你……你干嘛呀啊?”
朱高旭冷冷的说道:“让你拿你就拿!别废话!”
朱高燧平时最听朱高旭的话,这会也只能真的把刀拿过来了。
接过这把刀,朱高旭在手上颠了颠。
刀疤突然冷笑了一声:“怎么着,还是要啥我们?来吧,哥几个认栽,没事,还会有人接着复仇的。”
这人也真是硬汉,这会眉头都没有动一下,反而讥笑连连。
可是他话刚说完,就见朱高旭突然将刀柄一反,伸手递给刀疤:“接着!”
刀疤愣怔住了。
而朱高旭则说:“所有人听令,就算我父皇来了,也告诉我父皇,他儿子,替他挡刀了,这是我们欠他他们这些人的,谁都不准杀他们,父皇也不行。”
“我朱高旭今天,就替我父皇做这个主了,你们几个把我剐了,算是复仇?可?”
这刀疤瞪着眼:“你说什么?”
“接着!”
朱高旭再次冷冷的说了一句。
刀疤冷哼一声:“你以为我真不敢?”
他一把将刀夺了过去,一下子抵住了朱高旭的喉咙,只要再进一步,就会直接划破他的喉咙。
可朱高旭却只是悠然一笑:“动手吧,能化了你们对我父皇的恨意,能让这大明的江山永固,能让这天下的百姓安生,不再饱受战乱之苦,你就是真的剐了我,我也死得其所。”
其实朱高旭也在赌。
他可不是真的汉王。
也许真的汉王面对这情况确实不慌。
但是他的内心却咚咚咚的跳的厉害。
可是他上辈子作为销售经理,要说打架斗殴这种东西,他可能没多少本事,但是看人识人,用话对付人的本事,他可绝对有。
所以这会,他其实暗中笃定以刀疤的性格他这以进为退实际上才是最管用的。
刀疤要真扎他一下,那就是他命该绝了。
好歹历史上也会给他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过他也知道,这会绝对不能展现半分慌乱,就这么静静的看着对方。
手中握着刀,刀疤脸盯着他的眼睛看着,半晌过后,他突然一笑:“呵,好吧,你是条汉子,老子不杀汉子,但是跟你们家的仇恨能不能化了,也不是老子一个人说了算的。”
说着他重新把把刀又还给了朱高旭:“讲真,我们要是一路人,我肯定跟你做兄弟。”
“这么说,你们同意当这个说客了?”
这些人一点头,便说:“对,我们愿意为你当这个说客,但不一定能成功,而且我们也不一定能活着,还有一个点,不准再着人跟踪我们,这是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