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你不是陛下,你到底是谁

作品:《开局即死局,朕成了亡国之君

    清晨,假皇帝叶小年在太监宫女的伺候下,更衣吃完早饭,便被太监领着带到了奉天门前。


    奉天门前,文武百官早已整齐排列,各自交头接耳,低声议论着今日朝堂之上不知又会发生何事。


    叶小年身着明黄龙袍,头戴冕旒,在太监的搀扶下,脚步略显僵硬地走上奉天殿的台阶。


    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刀刃上,心中紧张得怦怦直跳,只能拼命回忆戴恩的叮嘱,努力让自己的神态尽量自然。


    步入大殿,叶小年径直走向那象征着至高权力的龙椅,缓缓坐下。他微微低头,用余光扫视着殿下的群臣,尽量让自己看起来威严而沉稳。


    此时,朝堂上安静得落针可闻,众臣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这位年轻的帝王。


    曹德旺站在叶小年的左侧,看着殿下的群臣微微一笑,说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曹德旺话音刚落,户部尚书刘秉便出列,躬身行礼后,声音洪亮道:“陛下,臣有本奏。近日山西灾情严重,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且瘟疫横行,若不尽快赈济,恐生民变,望陛下早作决断。”


    “不知内阁可商议出结果。”叶小年说道。


    首辅蓝泰出列说道:“臣等商议,从山东和河北两地就近拨些粮饷,再从国库调拨部分银钱,用于赈济灾民、防治瘟疫。只是如今国库空虚,这两地虽能解一时之急,却难以长久支撑,后续仍需想其他办法。”


    叶小年牢记昨日戴公公的叮嘱,说道:“蓝首辅所言有理,就依此法先行赈济。”


    “陛下圣明!”蓝泰躬身领命,退回班列。


    曹德旺见朝堂之上局势暂稳,眼中闪过一丝阴鸷,嘴角微微上扬,给礼部侍郎王应华使了个眼色。


    王应华会意,当即出列,躬身行礼,声音故作恭谨却难掩谄媚:“陛下,臣有要事启奏。先帝在时,曾为陛下赐下良缘,只是后来先帝骤然驾崩,这婚事便耽搁了下来。如今丧期已过,按照祖宗规矩与孝道,理应将这婚事重新定下,即刻让陛下完婚,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


    王应华话音刚落,阉党纷纷出列附议。一时间,朝堂上“请陛下早日完婚”之声此起彼伏。


    叶小年心中紧张万分,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双手在宽大的袖子里狠狠地扣着大腿。他拼命回忆戴恩的叮嘱,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此事……此事容后再议。”


    曹德旺却岂会让他轻易蒙混过去,上前一步道:“陛下,此乃先帝遗愿,关乎皇家体面与祖宗规矩,万不可拖延啊。若陛下迟迟不决,恐遭天下人非议,说陛下不孝不仁呐。”


    叶小年被他这一番话噎得说不出话来,心中又惊又怕,目光慌乱地在朝堂上扫视,希望能看到戴恩或者于大人等自己人的身影,给他们一个求助的信号。可朝堂上众臣众多,他一时根本找不到。


    此时,朝堂上的气氛愈发紧张起来,阉党众臣一个个虎视眈眈地盯着叶小年,仿佛只要他不答应,就要将他生吞活剥一般。


    叶小年知道,自己若再不答应,恐怕这假皇帝的身份就要暴露了。无奈之下,他只能微微点头,声音颤抖地说道:“既……既然如此,那便依卿所言。”


    曹德旺见叶小年答应,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之色,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阴险的笑容。


    他刚要开口再进一步安排婚事细节,却见礼科给事中张作楫出列,躬身行礼道:“陛下,臣亦有本奏。先帝已故,按照宫中规矩,蓝贵妃作为先帝妃嫔,应册封为太妃,也不宜居住在永宁宫,应搬至偏远一些的宫殿居住,以全礼法。”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蓝泰等蓝贵妃一党的人脸色瞬间变得十分难看,而脸色最不好的要属曹公公了。


    蓝泰怒目圆睁,指着张作楫大声喝道:“张作楫,你此言何意?蓝贵妃在宫中多年,一直恪守宫规,如今先帝驾崩,你竟要如此羞辱她,是何居心?”


    张作楫却不慌不忙,昂首挺胸,义正言辞地说道:“蓝首辅,此乃宫中规矩,并非我张作楫故意羞辱蓝贵妃。先帝在时,蓝贵妃居住永宁宫自无不可,可如今先帝已逝,蓝贵妃若继续居住在此,恐有违宫规礼法,遭天下人非议啊。”


    蓝泰闻言说道:“张大人所言虽有理,但蓝贵妃在宫中多年,为先帝尽心尽力,如今先帝刚去,便让她搬离永宁宫,似乎有些不近人情呐。”


    张作楫冷笑一声,说道:“蓝大人,宫规礼法岂能因人情而废?若今日因蓝贵妃而坏了规矩,那日后这宫中还有何规矩可言?还请陛下明断。”


    左都御史于克明大步出列:“陛下,臣以为张作楫大人所言极是。宫规礼法,乃祖宗所立,关乎皇家尊严与天下纲常,岂容随意践踏?更何况陛下即日就要大婚,皇后住在哪里?难道要蓝贵妃和皇后住一起吗?这于礼不合,于情也难安啊。”


    叶小年见于大人说话了,故作威严地说道:“各位爱卿静一静,朕以为,于大人说得对,宫规礼法不可废。但如今先帝已逝,应遵循礼法封蓝贵妃为太妃,并搬离永宁宫。蓝首辅,你身为朝廷重臣,当以大局为重,莫要因一己私情而置宫规于不顾。”


    蓝泰听了叶小年的话,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心中虽万分不甘,但又不敢公然违抗皇命。


    他咬了咬牙,正欲开口再争辩几句,却见于克明再次上前一步,躬身行礼道:“陛下圣明!此举不仅彰显了皇家对宫规礼法的重视,也为天下人树立了榜样。臣以为,应立即安排人手,协助蓝贵妃搬离永宁宫,以尽快恢复宫中秩序。”


    曹德旺见局势已定,心中暗恨不已,但脸上却依旧挂着那副虚伪的笑容,说道:“陛下,于大人所言甚是。不过,蓝贵妃在宫中多年,突然搬离,想必心中也会有些不舍。依老奴之见,不妨等些时日,让蓝贵妃有个准备,再行搬离之事。”


    于克明立刻反驳道:“曹公公,此事刻不容缓。宫规礼法不容拖延,若今日因蓝贵妃而开了这个口子,日后这宫中规矩岂不是形同虚设?还请陛下即刻下旨,让蓝贵妃今日便开始搬离。”


    叶小年心中明白,于克明这是为了尽快平息这场风波,以免夜长梦多。他看了看于克明,又看了看蓝泰等人,说道:“于爱卿所言有理。即刻传旨,着内务府安排人手,协助蓝贵妃今日便搬离永宁宫。蓝首辅,你身为朝廷重臣,当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宫规礼法,莫要再为此事纠缠不休。”


    蓝泰见大势已去,知道再争辩也无济于事,只好无奈地躬身领命:“臣……遵旨。”说罢,他狠狠地瞪了于克明和张作楫一眼,退回班列。


    曹德旺看见熊启一反常态,神情也和往常大不一样,只是在朝堂上,他也不敢胡乱开口。


    随着一声“退朝”,那如雷般的宣告在大殿中回荡开来,群臣纷纷躬身行礼,而后有序地退出大殿。


    叶小年只觉浑身的力气仿佛都被抽干了一般,终于如释重负,双腿发软,差点没站稳,好在身旁太监眼疾手快,赶忙搀扶住他。


    在太监的搀扶下,叶小年脚步虚浮地往乾清宫走去。每走一步,他都感觉像是踩在云端,心里七上八下的,满脑子都是刚刚朝堂上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幕。


    正心不在焉地走着,一回头,就看见曹德旺紧紧跟在身后,那阴鸷的目光正盯着他的后背。


    叶小年心里“咯噔”一下,脸色顿时变得煞白,额头的冷汗直流。到了乾清宫,叶小年慌慌张张地走进殿内,想要尽快摆脱曹德旺那令人毛骨悚然的目光。


    然而,曹德旺却如影随形,紧跟在他身后进了殿,还顺手关上了殿门。


    “陛下,您身体不舒服吗?”曹德旺那阴阳怪气的声音在叶小年耳边响起,让他浑身的寒毛都竖了起来,“老奴会一点推拿手法,要不帮您揉揉?”


    叶小年惊恐地瞪大了眼睛,嘴巴张了张,却紧张得说不出话来。他拼命地想要让自己镇定下来,可身体却不受控制地颤抖着,仿佛一片在狂风中飘零的树叶。


    曹德旺看着叶小年那慌乱失措的模样,嘴角咧开,露出一副难堪的笑容。缓缓走近叶小年,说道:“你不是陛下,你到底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