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有钱没地儿花

作品:《傻女种田:带瘫痪爹瘦弱娘致富咯

    宋绵绵看出他的害羞,安慰道:“诶好,甭害羞,都自家人!”


    嘎婆笑着说:“这儿人少,他平时没那么害羞,就是见的人少了,才这样怯生!”


    宋绵绵:“没事儿,熟了就好了!小七的名字取得怪好听话的勒!”


    农村娃,一般是狗蛋二狗这样的土名字。


    老宋家是因为老宋头和杨氏一心光耀门楣,多少有点儿注重书香门第的意思。


    所以取名字倒随便又不随便的,有的好听,有的一般,好在没取出狗蛋这样的名字也算是谢天谢地了。


    宋华强寒暄了几句,孙大山就跟着一块儿去门口将牛车赶进院子里,一群人围着忙卸牛车上的货。


    弄完这些,又给牛喂了些草喝了点水。


    这会的功夫,嘎婆不知啥时候摸进了灶房,没一会儿端出个小筐, 里面装着四五只煮熟的鸡蛋。


    “来来来,绵绵,快吃鸡蛋,刚煮的,你小时候最爱吃呢!”


    宋绵绵看着嘎婆塞在自己手里的鸡蛋,心里一酸,这些鸡蛋不晓得她要攒多久。


    孙氏也红了眼眶:“娘,您留着小七吃补身子。”


    “小七有的!我平日里也给他煮的!而且孩子们一年来不了几回,吃几颗鸡蛋罢了,我这个嘎婆还给不起了?”


    嘎婆一边说着,一边将鸡蛋硬塞在几个孩子手里。


    这会子大舅妈找出来一堆菌干,还有不少干货野菜。


    “秀娘,家里没啥好吃的!就这些粗粮干菜,正好你们带了些白面,今儿个就包饺子吃吧!”


    孙氏笑了笑,扯过搭在椅背上的围裙系在腰间:“成!我来搭把手,一块儿快些!”


    宋绵绵很快塞下一个鸡蛋,随即加入了包饺子的行列。


    灶房里,几个人一块儿揉面的揉面,剁馅儿的剁馅儿,烧火的烧火。


    宋小壮和孙小七是同龄人,虽然一开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还有些不熟悉,但也很快就能玩到一块儿去。


    大舅妈一边切菜一边道:“去年天不好,收成差,山里又搬走好几户,咱们这儿啊,人是越来越少咯!我和你哥没本事,不能让爹娘出去享福。”


    宋绵绵回忆这一路的路况,孙家山这里确实太贫瘠了,水源不多,土质不好。


    孙氏跟着点头,她从小在这长大的:“山里日子太难了。”


    “谁说不是呢!”大舅妈叹口气:“去年隔壁孙二家娘生病,抬到三十里外才找到大夫,最后是个急症,没挺过去,去了……”


    孙氏诧异,一阵唏嘘:“是那个陈婶?小时候爹娘上山干活儿,我一个人在家,饿哭的时候,还是她经常给我野菜粥喝呢。”


    大舅妈点点头:“是她,唉,只可惜就这么去了,要是不住这山坳坳里,估摸着还能有得救。”


    宋绵绵没接话,就听着孙氏她们有一搭没一搭地唠嗑,后面又聊到了孙氏未出阁的时候一些趣事,听得她津津有味。


    她现在没有能力,目前也就只能顾着自家,但后面她是肯定要把嘎婆他们接出去的。


    这个地方实在是不能住人了,嘎公嘎婆上了年纪,身体一有问题,看病是重要的。


    还有大舅一家,只有走出大山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虽是说靠山吃山,但是这地理环境确实不好,累死累活一年,勉强能够一家老小吃喝。


    所以宋绵绵思来想去,如果自己有能力,她愿意帮持大舅一家,让他们走出大山。


    至少让和小壮年纪一般大的小七,也能接触一下山以外的世界。


    吃饭时,桌上摆的满满当当。


    每人一大碗的饺子,还有红薯粥,除了腊肉香肠,还有炒鸡蛋,野菊炖白菜。


    这一桌,只怕比起年夜饭,有过之无不及。


    大舅妈不停地给她们夹菜:“这一桌菜大半都是你们带来的,家里头没啥好菜,只能借花献佛了,多吃点!来了嘎公嘎婆家甭客气,甩开膀子吃?晓得不?”


    “绵绵这么瘦,得多些吃点!”


    大舅妈说着,挑了好些肉到宋绵绵的碗里头。


    一桌菜,几个孩子碗里头堆得高高的。


    席间,宋华强在老孙头的热情招待下,喝了好些酒,所以回程时赶牛车的活儿到时候就落到了宋大壮的身上。


    一顿饭下来,说快也快,因为要赶在天黑前回去,所以吃过饭后,又留下来喝了点茶,就准备回去了。


    大舅们又拿出好些山货,还有嘎婆自制的腌菜和辣椒,拉拉扯扯半天,最后犟不过,东西都被塞到牛车上让他们回去吃。


    嘎公嘎婆一路将宋绵绵他们送到了孙家山村口,孙小七看着刚熟悉的小伙伴宋小壮,眼神里流露出不舍。


    嘎婆则是紧紧攥住孙氏的手,粗糙的指节因为用力有些泛白。


    “秀娘啊,这一走还不知道下回啥时候见了,我和你爹年纪大了,咱是见一面就少一面了……山里风硬,你们路上当心些,裹严实些。”嘎婆声音哽咽,另一只手不住的抹泪。


    本来忍着不想哭的,但亲人面对离别的时候,心中苦涩总是压抑不住。


    老孙头则是颤巍巍地从怀里掏出个红布包,塞到宋绵绵手里。


    “拿着,嘎公给的压岁钱,你们兄妹仨拿去买糖吃。”


    宋绵绵眼眶泛红,连忙推辞:“嘎公,这哪儿使得!您留着自己用啊!我们长大了,不用给压岁钱了!您留着自己用呐!”


    “拿着!”


    老孙头固执地按住宋绵绵的手:“这山坳坳里,连个铺子都没有,咱在山里用不着钱,我们穷给不了多的,你就收下,是嘎公的一点心意。”


    宋绵绵已经从怀里拿出了早先准备好的布包,里面是几两碎银,打算孝敬他们的。


    听到他们在山里有钱都没地儿花的时候,一瞬间有些绷不住情绪了。


    她紧紧捏着手里的布包,看着嘎公嘎婆佝偻的身子,风霜的面容,眼泪顺着脸颊滑落。


    “好孩子,甭哭!快收下!”老孙头给宋绵绵擦着泪。


    宋绵绵捏着那个打着补丁的布包,内心一阵触动,她悄悄将自己准备的布包快速塞在嘎公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