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牛车还是马车?
作品:《傻女种田:带瘫痪爹瘦弱娘致富咯》 两个人走到角落里站着,宋绵绵一脸兴奋,还特意压低了声音。
“阿延,要不咱借机买下醉仙楼呗?做个生意,总比上山打猎好啊!”
宋绵绵心里早就有了主意,只是前面一直没有遇上好的时机。
她要是开酒楼做特色,未必会比原先的醉仙楼差!
魏延眉色一凝:“绵绵,这酒楼刚吃死人,名声扫地,现在接手,怕是没人光顾……”
“我虽然是接手,但肯定不沿用他原来的东西啊,关于该咋样经营,我心里有数呢!”宋绵绵拍拍胸脯自信说道。
她的脑海接着飞快计算着:“而且正因为这酒楼出了事,咱才好便宜捡漏啊!”
要是寻常时候,这样好地段的酒楼肯定是买不下的,更别说压价格了。
这不是天降的好机会是啥?
魏延看她发亮的眼睛:“成!你要做啥,我都陪你!”
宋绵绵盯着那门上的封条沉思了会儿:“不过现在有个最主要的问题,官府贴了封条,这铺子一时半会是没法儿转让和经营的,这事儿还急不得,最起码得等案子定下来,咱再来看。”
无非是两种情况,要么就是这铺子还在原掌柜的手里,只要官府解封后就可以转卖。
要么就是被官府抄没,由官府进行转卖。
但白云镇这样的小地段,县里的未必能瞧看上,大概率也是会转卖变现。
办案定罪还需要时间,且不是她能左右的,看来过完年得多跑几趟镇上了。
魏延点头:“也成,这临近年关,这案子怎么着也会拖到年后,咱到时候再来瞧。”
宋绵绵抬头瞅了他一眼,没想到这小子这么上道儿,听见她要生意,不仅没有一句反对,直接就支持了。
抬头瞧见日头已近正午,她拍了拍魏延的手臂。
“走啦,咱先去杂货铺把年货买齐吧,得买好多东西呢,整点红纸,剪窗花贴对联!”
一路临街走,两个人走进杂货铺。
这会杂货铺是生意最好的时候,里面挤满了人,大都是镇上的或者几十里外甚至更远,都是同样的目的,备年货。
宋绵绵轻车熟路地挑了几刀红纸,几包点心,一些蜜饯果脯,还有一些粗盐,这些她都是按两家的份儿拿的。
魏延则是默默在一旁接过她手里的东西,不时还替她挡开拥挤的人流。
在外人眼里,就像是登对的小两口似的。
杂货铺里走了一圈儿,魏延手上已经是大包小包的拎着了。
“掌柜的,结账。”宋绵绵踮起脚尖朝柜台喊了声。
“诶,姑娘你稍等,我清点一下。”
掌柜的一件件清点数了下,最后笑着道:“姑娘,一共八百五十二文,收你八百五十文好了,下次再来啊!”
“好嘞,谢谢啊。”
宋绵绵就要去掏钱袋,却被魏延按住。
“绵绵,我来付。”
他不知啥时候早就将钱袋准备好了,一下子数了一串铜板递给掌柜。
“除了年货,大都是我另买的一些必需品,咋你来付呢?”宋绵绵就要去拦他。
“绵绵,我已经付过了,你就甭争了,就当是我孝敬二叔二婶的。”魏延一脸认真,说着就去拿柜台上刚买的东西。
宋绵绵嗤笑了一声,也拎了几件小东西,这还是从魏延手里头硬抢下来的。
要不然他还真就啥都不让自己拿,恨不得自己三头六臂,一个人拿所有东西。
出了杂货铺,外面一阵冷空气吹来,可算是没铺子里那么闷了。
宋绵绵忍不住打趣道:“阿延,这还没成亲呢,你还挺会讨好我爹娘哈。”
魏延耳根微红,一本正经地解释道:“也不是讨好,我稀罕你,我就想对你好,也会对你家人好,是应该的。”
宋绵绵就喜欢看他憨憨又认真的样子,面对她才会露出这副憨态模样,但对着别人,又是一副寡言少语。
一路说笑着,两个人往镇口走去就准备回村了。
还没出镇口,就看到不远处一块开阔的黄土空地上,四周用粗麻绳简单围了一圈。
此起彼伏的马蹄声,还有牙人沙哑的吆喝声传来。
走近就能闻到空气中干草、马粪和皮革混合的独特气味。
仔细一瞧,不仅有马,还有牛,驴等等……
十几个庄稼汉围着几头牛指指点点。
这是之前就有的牛马交易市扬,前头也遇过好几次,只不过当时没钱,路过也就是路过了,也不会往里走。
“瞧一瞧看一看了啊!思南县来的走马,日行百里不费劲儿!”
一个缺了门牙的牙人拍着匹青骢马的脖子吆喝着,唾沫星子横飞。
旁边一个衣着看着较为光鲜的老者,正掰开一匹老马的嘴看牙口。
宋绵绵看着这些马,有些心动。
每天这么走几十里路很累,更别提背着东西走了,想到日后可能经常往返白云镇,她想着,或许有个代步工具会更好。
但是在牛车和马车的选择上,她却犯了难。
该买马车,还是牛车?
牛车能用作牛板车,同时也可以下田耕地,但会更厚重。
马车更能遮风挡雨,速度会比牛车快。
二者的价格相差甚多,马车更比牛车贵。
思索了会,宋绵绵还是更倾向于实用性的牛车。
“阿延,咱们去那边看看?正好我们经常往返白云镇,有个牛车会更方便些,而且过了年就要春耕,有牛会省力些嘛。”
“好!”
魏延第一是考虑到宋绵绵的身体,他自己可以走没问题,但是她一个女娃家,经常这么走肯定不行。
有个牛车也好,以后绵绵可以轻松点,坐牛车上也更舒坦些。
两个人直接朝牛棚这边走过来,五六头黄牛拴在木桩上,慢条斯理地反刍着草料。
其中一个驼背老汉蹲在草垛旁编着草鞋,见有人来看牛,忙在裤腿上擦了擦手站起来。
“二位这是要买牛?可以瞧瞧我家这头牛,我老郑家的牛是最吃苦耐劳的。”老汉咧开缺牙的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