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 推行新政 共治天下

作品:《猎狮虎,宰狼熊,你说是普通书生?

    已经不是气势压人那套,这就是你死我活的掰头,根本不容有二种结果。


    怕死怕到极点后,这一拨豪门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


    那些以前跟仇人一样针锋相对的各家,现在患难兄弟一般地合在了一起。


    表面照样嬉皮笑脸,背地里他们眼线联络海外被驱赶的江南子弟,磕头哈腰形成一块。


    他们上面操控京里的纸媒文人,各种造谣皇帝独断专行,黑话一句顶一句。


    把黄河救灾编成了饿死人的惨剧。


    把朝廷的新法说成老百姓劳苦到家,整个国家都跟着瞎折腾。


    他们将张居正等人的功绩,歪曲成是欺上瞒下,粉饰太平的谎言。


    他们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煽动民意,来动摇皇帝的统治根基。


    他们要让天下人都相信,这位皇帝,就是一个除了杀人之外一无是处的暴君。


    他所谓的功绩,不过是建立在无数百姓的血泪之上的空中楼阁。


    他们天真地以为,只要将皇帝的名声搞臭。


    就能让他投鼠忌器,就不敢再对他们这些“清流”动手。


    然而,他们还是低估了刘启的决心,也高估了他们自己的影响力。


    当刘启的车驾,出现在朱雀大街的尽头时。


    迎接他的,不是愤怒的民众,也不是质疑的眼神。


    而是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和近乎于宗教狂热的崇拜。


    无数从北方灾区逃难而来,在京城安顿下来的百姓,自发地涌上了街头。


    他们跪倒在街道两旁,用最虔诚的姿态,迎接着他们的救世主。


    他们用最朴实的语言,向周围的人讲述着那位皇帝在灾区创造的神迹。


    他们用自己那红润的脸色和健康的身体,向所有人证明着。


    那些所谓的谣言,是多么的不堪一击。


    那些被世家大族们花重金雇来,准备在人群中煽动闹事的泼皮无赖们。


    还没来得及开口,就被周围愤怒的民众,给打得头破血流,然后像死狗一样拖了出去。


    整个场面,完全失控了。


    原本应该是一场针对皇帝的声讨大会。


    却变成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对皇帝的个人崇拜游行。


    那些曾经自信满满,暗中等着看热闹的世家代表们,


    此刻一个个脸色难看得吓人,浑身冰冷,连站的力气都没了。


    他们这才发现,原来一直让他们骄傲的、随手把控所谓民意舆论的手段,


    在绝对的真相和彻底站在群众一边的帝王面前,什么都不是,就像纸糊的一样。


    也是在今天,他们头一次明明白白地感觉到,自己和那位坐在龙椅上的皇帝,


    之间隔着的,已不是以前的小差距,而是一道再也不可能翻越的大沟壑。


    刘启没有享受百姓的欢呼,也没多做停留,很快便穿过人群走到皇宫的大门外。


    这里,包括太原王氏与陈郡谢氏带头。


    集合了上百个世家的朝廷官员们,正在门口“毕恭毕敬”地候着。


    他们嘴上还硬撑着堆出笑脸,


    但那些藏在眸子深处的慌张全都漏了出来,无论怎么装也抑不住。


    为首那人正是位高权重的吏部尚书,也是太原王氏老祖王甫。


    年纪六十出头,头发全白,看上去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


    他可以说是旧地主阶层在朝堂上最大的话事人。


    刘启走下车辇时,他立马招呼着身后一大群朝臣齐刷刷伏地跪拜。


    “老臣王甫,恭迎陛下得胜还朝。”


    “陛下亲征水患、安抚苦民,这份功绩万年流芳,是天下苍生之福。”


    王甫说得滴水不漏、声音坚定,仿佛满心都是敬重和真诚,


    不了解内幕的人,怕是连刘启都要被他这番伪装给哄过去了。


    但刘启只是淡漠地扫了王甫一眼,完全没表露什么情绪。


    “王爱卿起来吧,旁的诸位也都一同起身。”


    “朕这次外出,京城许多事还要多劳诸位了。”


    话听着简单,语气冷静无波,可在场的人几乎心口发沉,简直喘不过气,


    谁都能感觉到皇帝目光如刀,把他们藏在内心的算计一眼剖开,容不得半点伪装。


    王甫僵着站起来,继续朝刘启深深作了一揖。


    “替陛下分忧,是我们该有的本分,不算辛苦。”


    “只是……有个问题,老臣怎么都想不通,还请陛下指点一二。”


    来了,刘启嘴角微不可查地扬起一点笑意。


    毫无疑问,这些自认为老谋深算的世家,最终的底牌终于要亮出来了。


    “王爱卿有疑惑就直接问吧。”


    王甫立刻提了口气,好像憋着无数思虑,如今终于下定决心要说出来。


    “陛下,老臣听闻,您在北方灾区,推行新政,以工代赈。”


    “甚至将那些作乱的江南富商,满门抄斩,家产充公。”


    “陛下,自古以来,朝廷治理天下,靠的是仁义教化,靠的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陛下如此大兴土木,滥用民力,又大开杀戒,恐有伤天和,非明君所为啊。”


    “老臣恳请陛下,立刻停止在北方推行的新政,将土地归还士绅,以安民心。”


    “同时,下罪己诏,向天下万民谢罪,以平息上天之怒火。”


    他这番话说得是慷慨激昂,义正言辞,仿佛真的是为了国家社稷,为了黎民百姓。


    他身后的那些世家官员,也纷纷跪倒在地,齐声附和。


    “臣等,附议,恳请陛下三思。”


    他们试图用这种方式,来向刘启施压。


    他们要用儒家那套传承了千年的道德枷锁,来束缚住这个无法无天的帝王。


    他们天真地以为,只要他们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


    就能让皇帝,在天下悠悠之口面前,不得不做出退让。


    然而,他们再一次,打错了算盘。


    刘启看着底下跪着的这群“忠臣”,脸上渐渐露出了一个玩味的笑容。


    “这么说,在诸位爱卿看来,朕这两个月在外面辛辛苦苦,反倒是做错了?”


    “朕平定了水患,让几十万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错了?”


    “朕惩治了那些囤积居奇,发国难财的奸商,错了?”


    “朕将那些无主的土地,分给真正需要它们的人也错了。”


    他的每一个问题,都像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王甫等人的心上。


    让他们嘴巴张着,却再说不出一个字来,额头上的冷汗不停往下淌。


    他们谁都没有料到,皇帝会这么直接,连情面都懒得绕。


    把他们表面那一套道貌岸然的说词狠狠撕得稀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