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乱臣贼子,国家之蛀虫

作品:《猎狮虎,宰狼熊,你说是普通书生?

    赵含嫣和赵如烟在一旁呆呆地看着这一切。


    她们的脑子已经转不过弯了。


    她们无法理解,为何刚才还那么不可一世、嚣张跋扈的钦差大人。


    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条摇尾乞怜的哈巴狗。


    她们看着自己的男人,那个依旧云淡风轻地坐在那里喝茶的男人。


    眼里充满了陌生与敬畏。


    她们发现,自己好像从未真正地了解过他。


    他到底是谁,他到底拥有着何等恐怖的力量?


    刘启看着跪在地上如同死狗的张景明,脸上看不出喜怒。


    他没有去接那份所谓的“家书”。


    只是淡淡地对身边的崔莺莺说:


    “把他,和他带来的那些垃圾,都给我扔出去。”


    “顺便告诉他们,下次再敢踏进我的地盘一步,就不用回去了。”


    “遵命。”崔莺莺面无表情地对着张景明做了个“请”的手势。


    张景明如蒙大赦,连滚带爬地从地上起来。


    带着他那群同样吓得屁滚尿流的护卫,狼狈不堪地逃离了这座让他终身难忘的魔窟。


    他甚至连那份被他视若珍宝的圣旨都忘了拿。


    那卷代表皇权至高无上尊严的黄布。


    就那样孤零零地掉落在地,被一只路过的土狗叼走了。


    直到庭院里重新恢复了平静。


    赵含嫣和赵如烟才从巨大的震惊中缓缓回神。


    她们望向刘启,眸中复杂情绪悄然流转。


    时而闪烁着钦佩与柔情,却又夹杂着无法名状的陌生感。


    哪怕满心欢喜,但总感觉自己和心上人的距离,一点一点莫名地在拉开。


    仿佛只剩下仰望的资格,温柔如此遥远,连伸手去碰也会有些犹豫、胆怯。


    刘启其实察觉出了几分异常,只是叹息一声,慢慢把手里的茶盏轻放在桌案上。


    随后踱了两步,来到两人身旁,张开手臂把她们搂在怀间。


    “是不是让你们害怕了?”


    话里透着歉疚和柔软,低低地落进耳里。


    平素那些狠厉和决绝,他原本并不想让她们看到。


    只想在她们面前,简单地做一个可以依靠的男人。


    终于,赵含嫣紧紧靠着他的身侧,小声把那句心里的疑问问出来。


    “启哥,你……你,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刘启手指间轻轻顺过她飘落的发丝,话抚过耳畔。


    “就是我自己,只是你的男人,也是咱们这个家的撑天脊梁。”


    无论迎来什么风浪,有他在,就不会有人轻易伤害她们分毫。


    哪怕皇宫,在众人眼中高高在上的天子,甚至是传说里的神明。


    只要有人敢觊觎她们、威胁她们。


    哪怕要倾尽一切对抗,全天下都阻拦不住他。


    淡淡几句,却让赵含嫣和赵如烟心头的阴影。


    连同刚生出的疏离,也一下子被温暖冲散无踪。


    她们默契地,把脸深深埋进他怀里,把依偎当作一切答案和慰藉。


    什么林林总总的身份也好,过往的往事也罢,她们其实都不在意。


    有时候,只需知道,这个世界没有谁像他那样深爱着自己。


    并且无所不能地保护自己,就足够了。


    不知什么时候,赵如烟声音里多了些许温柔的羞意,像一缕清溪溪水绕着心头。


    “启哥,天色都深了……”她轻呢。


    “要不咱们,一起回屋歇着?”


    刘启听懂了,也笑了,那两个软香在怀的人。


    就是他的全部软肋和盔甲,他又何尝不想和她们共度长夜?


    于是整个人将她们打横抱起,在两人小声惊笑中,大步稳稳地迈进那温软的闺房。


    夜色开始绵长柔和,这一晚注定沉醉温情,不同于往日的甜蜜与缱绻扰人入梦。


    此时京城那头,张景明仿佛没了魂的行尸走肉般跌入府邸。


    缩进书房一连三天没有理会世事。


    饭菜仍旧原封未动地搁在角落。


    也像他那些淹没在恐惧和绝望里的话,一个字都未说过。


    等家里人担忧到极点闯开房门,他已经默默了结此生,在窗边吊死。


    桌案上那封短得离谱的遗书孤零零地静躺,字迹却鲜明得惊心。


    只是四个字一行,合起来不足八字,但掷地发聩:


    国贼当道,王法已死。


    短短八字,就像刺入皇帝肺腑的一记鞭子。


    那傲慢尊贵的天子,也不得不因此心惊肉跳。


    也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


    在整个风雨飘摇的共和国朝堂之上,激起了轩然大波。


    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那个远在千里之外的男人刘启。


    朝堂之上,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


    以首辅李斯为首的主和派是一方。


    他们主张刘启已势大难制,不宜为敌,当以安抚拉拢为主。


    甚至可以给他加官进爵,封王裂土。


    只要他肯交出兵权,承认朝廷的正统地位,一切都可以谈。


    而另一派,则是以兵部尚书赵括为首的主战派。


    认为刘启乃乱臣贼子、国之巨蠹。


    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对皇权最大的挑衅。


    不杀他不足以平民愤,不灭他不足以正1国法。


    他们主张立刻集结全国兵力,对刘启进行最坚决也最彻底的剿灭。


    哪怕为此付出再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两派人在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唾沫横飞。


    就差没直接上演全武行了。


    而坐在龙椅上的年轻共和国皇帝刘协,则是一脸的麻木与茫然。


    他感觉自己就像个提线木偶。


    被下面这些所谓的股肱之臣操纵着,表演一出荒诞可笑的闹剧。


    他根本分不清谁忠谁奸,也不知道到底该听谁的。


    他只知道自己这个皇帝当得是真他妈的窝囊。


    最终,还是首辅李斯这个在官场摸爬滚打了半辈子的老狐狸,技高一筹。


    他说服了大多数中间派官员,也说服了那个同样不想打仗的皇帝。


    皇帝下达了他登基以来最重要的一道圣旨:


    册封神机营总长刘启为镇国武成王。


    食邑万户,开府建衙,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这几乎是一个臣子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耀了。


    除了没把龙椅直接让给他之外,皇帝几乎把所有能给的都给了。


    他还亲手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


    派人八百里加急送往刘启的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