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真他娘的神了!

作品:《猎狮虎,宰狼熊,你说是普通书生?

    他们要亲眼看看,那个传说中,能改变所有人命运的神器,到底有多神。


    田埂上,三样崭新的农具,就那么静静地摆在那。


    曲辕犁的犁头,在落日余晖下泛着乌沉沉的冷光。


    耧车上那十二根铜管,被擦得锃亮。


    龙骨水车那庞大的身躯,则像一头趴在那儿,准备随时发力的巨兽。


    “开始吧。”


    刘启淡淡地吩咐道。


    一个早就挑好的,经验最足的老农,颤颤巍巍地走了上去。


    他先是像摸着自己情人一样,仔仔细细地把那架曲辕犁从头到尾摸了一遍。


    然后,才小心翼翼地把犁,套在了寨子里最壮实的那头大黄牛身上。


    他自己,也紧紧握住了犁把。


    “起!”


    随着他一声吆喝,黄牛迈开了蹄子。


    接下来发生的那一幕,让在场所有人都看傻了,连呼吸都忘了。


    那头黄牛,走得无比轻松,几乎没看到它怎么使劲。


    可那犁头,却像切豆腐似的,轻而易举地就破开了坚硬的土地。


    随着黄牛往前走,一道又深又直的,黑黝黝的土浪,就被翻了出来。


    老农只用一只手,就稳稳地驾驭着犁,转弯,掉头,动作流畅得像在水里划船。


    那速度,那效率,看得所有人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也就半个时辰的功夫,一亩地,就这么轻轻松松地耕完了。


    而那老农和黄牛,连粗气都没怎么喘。


    “神了!真他娘的神了!”


    人群里,终于爆发出了一阵压抑不住的惊呼。


    但这还没完。


    接着,是耧车上场了。


    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把炒过、又拌了草木灰的种子,倒进了耧车的漏斗里。


    然后,他推着车,就在刚犁好的地里往前走。


    只见那车子匀速向前,车轮转动,带动着里头的机括。


    十二根铜管里,就那么均匀地,一颗接一颗地,往下掉着种子。


    不偏不倚,正好落进犁开的沟里,后头的覆土板再轻轻一抹,就把土给盖上了。


    一条线,笔直。


    一亩地,不到一刻钟的功夫,就播完了。


    那播种的质量,比最有经验的老把式,用手点种,还要好上十倍不止。


    这一下,已经没人再喊了。


    所有人都傻了,都呆了,一个个张着嘴,跟被雷劈了的蛤蟆似的。


    他们感觉自己活了几十年的认知,就在这一刻,被砸得粉碎。


    原来,地,还能这么种!


    最后,是那架龙骨水车。


    十几个汉子合力,才把那个大家伙抬到河边,架设稳当。


    一声令下,两个人站了上去,开始用脚踩动踏板。


    那长长的,像龙骨一样的木板链条,开始吱呀呀地转动起来。


    一个个木头做的水斗,依次沉进河里,舀满了水,又被缓缓地提升上来。


    哗啦啦……


    清澈的河水,就这么源源不断地,从低处被送到了高处的引水渠。


    形成了一道奔流不息的小溪,朝着山上那些干渴已久的田地,欢快地流淌而去。


    看着那一片片旱地,被清亮的河水滋润,所有人的眼睛,都湿了。


    他们好像已经能看见了,几个月之后,这里将会是一片望不到头的金色海洋。


    堆得像小山一样的粮食,足够他们所有人,吃上一年,两年,甚至更久更久。


    噗通!


    也不知是谁带的头,一个就跪了下去。


    紧接着,便是噗通、噗通成片倒地的声音。


    田埂上,山坡上,所有看到这一幕的安乐寨百姓,全都朝着刘启的方向,黑压压地跪了下去。


    一眼望不到头。


    他们什么话都没说,只是用最原始,也最虔诚的姿势,向着他们的神明,叩首。


    那一声声额头撞在泥土上的闷响,比任何华丽的言语,都更能表达他们此刻的心情。


    那是死里逃生后的感激,是对未来的无限希望,更是对刘启,那种发自灵魂深处的,近乎狂热的崇拜。


    从今天起,刘启,就是他们活着的神。


    他嘴里说出来的话,就是神谕。


    他手指的方向,就是天堂。


    赵虎和张铁山,也跪在人群之中。


    他们看着那个在万人跪拜中,依旧站得笔直,面色平静的背影。


    心里面,最后那么一点点的疑虑和不解,也全都散得一干二净了。


    他们终于明白了。


    自己这位当家的,和他们这些人,压根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他们还在琢磨着怎么在地上刨食果腹的时候,人家心里想的,已经是怎么用这片土地,去撬动整个天下了。


    跟着这样的人物,何愁大事不成?


    这场农业上的变革,带来的变化立竿见影。


    只用了一个月,安乐寨所有的地,就全部种完了。


    那效率,是以前的几十倍。


    更关键的是,这活儿只用了不到五百个劳力。


    剩下那几千人,就这么从繁重的农活里,被彻底解放了出来。


    这些人,就是刘启准备打出的,二张牌。


    “人不能闲着,一闲下来,就容易琢磨乱七八糟的事。”


    议事厅里,刘启对着他的核心班子说道。


    “现在,吃饭的问题,算是暂时解决了。”


    “那接下来,就得解决穿衣和打仗的问题。”


    他的目光,落在了王铁牛的身上。


    “铁牛,我再给你个新活儿。”


    “我要你,一个月之内,再给我弄出两样东西来。”


    他又捡起了那根神奇的树枝。


    这一回,他画的,是一台结构复杂得多的机器。


    一台上面,竟然带着几十个纱锭的纺纱机。


    “这东西,叫珍妮纺纱机。”


    刘启指着地上的草图。


    “一个人就能操作,一次能纺出几十根纱线来。”


    “那效率,是现在那些老娘们儿用手摇纺车的一百倍都不止。”


    “有了它,咱们就能有穿不完的布。”


    “寨子里的弟兄们,就再也不用穿带补丁的破烂衣裳。”


    “咱们的兵,也能换上崭新结实的军装。”


    上百倍的效率!


    这数字,已经让赵虎他们听得有些麻木了。


    他们现在觉得,不管当家的嘴里蹦出多么吓人的话,都挺正常的。


    反倒是哪天当家的说,他弄了个新玩意儿,只能提高两三倍的效率,那他们才会觉得奇怪。


    刘启又画了一样东西,一个靠着水车带动的巨大铁锤。


    “这个,叫水力锻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