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那小子,一看就不是好东西

作品:《我的纸扎店在阴间爆火了

    所有人都出去忙了,安然自然也没闲着,吃食交给村里人去弄,那些大型设备的扎制工作,就只能他自己来。


    回到房间里,他上网查了查塔吊、挖掘机的图片和参数,结果越查越觉得头大。


    最大的问题还是空间。


    就算能拆分组装,那些配件也大得吓人,在家里根本展不开,李伟峰的砖厂仓库估计也够呛。


    需要个更大的地方,比如,体育馆。


    还得有足够的人手。


    想罢,他立刻给张骏拨去电话。


    电话很快通了,张骏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的感觉。


    “安总什么事啊?”


    安然没急着说事,先问了一句:“怎么了?听着声音不太对,那边正忙?”


    “唉,别提了。”张骏叹了口气,“台河那边大雨连着下了一周,完全没有停的意思。王三五河有好几处快决堤了,松江的水位也涨得厉害,尤其是上游松江乡那边,正连夜准备抗洪物资呢,都快乱成一锅粥了。”


    安然一听,立刻表态:“人手我帮不上,钱要是缺了,张副县长你千万别跟我客气,直接开口。”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随即传来张骏如释重负的声音:“哎呦,那我可真得先替松江乡的老百姓谢谢安总了!有您这句话,我心里踏实不少。真要顶不住,我肯定第一个找您化缘!”


    “这就对了,千万别见外。”安然笑了两声,这才切入正题道:“其实我打电话,是有个小事想请您帮个忙。”


    “你说,只要不违反原则,肯定给你办。”张骏答应得异常爽快。


    “我想租用县里的体育馆,大概五天时间。希望县里能给出个名头,就以‘非遗纸扎技艺集中保护与传习活动’的名义。”


    “就这事?”张骏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这么简单,“我现在就让刘由去办,下班前,让他把文件给你送过去!”


    “那就谢谢张副县长了。”


    “跟我还客气什么?对了,你那边也注意安全,这雨还要下两周,千万不要冒雨开工,一旦出了事故就要整改,欲速则不达。”


    “好的,多谢张副县长提醒。”


    挂了电话,安然默默替刘由点了根蜡。


    领导动动嘴,下属跑断腿,这大雨天的,刘科长怕是得骂骂咧咧地出门了。


    替刘由难过了足足一秒钟,安然又拨通了孙杨的电话。


    “呦,学神,公司开咋样了?”孙杨那边吵吵嚷嚷的,键盘鼠标噼里啪啦响,感觉像是在打游戏。


    “店里玩呢?”


    “嗯,下雨,没活儿,打会游戏。”


    “那我直接说正事,我这边缺个能跑外联的,你来跟我干吧,交了五险个税后,到手八千,年终奖两月工资,干不干?”


    电话那头咣当一声,接着又是稀里哗啦一顿响。


    等了一会儿,没动静了,才又听见孙杨吃惊的声音:“你刚才说多少?八千?你烧纸这么暴利吗?”


    “嗯,来不来嘛。”


    “靠!你该不会是让我去地府给你发传单吧?”孙杨开了句玩笑,随后压低声音问:“说正经的,你那公司到底干啥的?别是搞什么灰色产业,洗那个吧?”


    “放心,正规文化公司,有县政府背书的,服务对象是全国城隍庙接到的富豪订单。一些客户身份特殊,要顾忌形象,不方便大操大办,就让我代劳。”


    “我草,你这路子挺野呀?那我需要干啥?”


    “第一个活儿,去县体育馆联系一下包场,五天时间,我要搞一个非遗传承活动,县政府很快就有文件批下来。包场价,能砍多少看你本事。办妥之后,再去劳务市场,帮我招五十个看着老实肯干的,男女都行,就附近村里出来找活的那种。明天上午十点,体育馆集合,跟我一起做纸扎。一天工资两百,日结,管两餐。”


    “一天两百?五十个人?还管两餐?那这一天光人工就一万多块了!学神,你跟我说实话,你其实是个隐形富二代,以前搁我这体验生活的吧?”


    “体验个屁。你要同意入伙就赶紧去,别磨蹭。对了,等会儿微信推你个名片,是我公司的财务总监,王钦殿。需要用钱,直接找他预支。”


    “财务总监?”孙杨差点喷出来,“你公司多大规模,连总监都干出来了?”


    “目前就三个正式员工,头衔先叫着,显得正规。总之,一句话干不干!”


    “那行,我干,反正天塌了有高个顶着,真出啥幺蛾子,也是先抓你,我可啥都不知道。”


    安然那边哈哈一笑,就挂了电话。


    孙杨将信将疑地挠了挠头,看了眼窗外哗哗的大雨,磨磨蹭蹭了好半天,最后还是抓起了车钥匙往外走。


    前厅里,老孙头正背着手在门口欣赏新换的玻璃门,见孙子要出去,眉头一皱问:“这老大的雨,你又想野哪儿去?”


    孙杨歪了歪脑袋,表情复杂道:“爷,就我那个同学,安然,记得不?就上回把你工作整没那个。”


    老头脸瞬间垮了:“咋地?!他又出啥幺蛾子了?是不是他那个破公司黄了,想拉你垫背?我告诉你,离他远点,那小子我一看就知道不是正经人!”


    “不是。”孙杨挠挠头,“他刚打电话,雇我给他当什么外联经理,一个月给我开八千。”


    “啥玩意?”老孙头小眼睛猛睁,但努力半天也就睁了个筷子眼儿那么大,“八千?啥经理给开那多钱,他干啥的?是不是搞传销的,专门杀熟啊?”


    “他说是搞互联网烧纸,听着是有点玄乎。”孙杨自己也嘀咕,“但他说有县政府文件,是正规活动。”


    “县里文件?”老孙头更怀疑了,“他咋那么大脸呢?你可别信!到时候钱拿不着,再把你折进去!”


    孙杨也觉得爷爷说得有道理,心里开始动摇。


    正这时,他的微信响了,是安然推来的名片,名字是“王钦殿”,备注是“财务总监”。


    刚加上好友,对方立刻发来消息:「孙经理您好,我是桃源文化的财务。安总跟我说过了,您这边的外联经费由我负责,有需要请随时和我联系。」


    这话说得很专业,口气也很正式。


    孙老头探头过来瞅,还没等发表意见呢,微信就又响了。


    这次是安然发来的,一张红头文件的照片,标题正是关于支持非遗纸扎传承活动的通知,下面盖着鲜红的公章。


    紧接着是一条语音:“还在店里吧?等会儿县里一个姓刘的科长会给你送纸质文件过去。那人好面子,你说话稍微客气点,捧着他说,他就吃这套。”


    语音刚放完,一辆黑色公务车就停在了店门口。


    车门打开,一个梳着分头,戴着金丝眼镜,西装革履的中年男人提着公文包下了车。


    几步跨进店里,眼神停在孙杨身上,“你是孙杨吧?”


    孙杨瞬间进入状态,腰板都挺直了些,脸上堆起恰到好处的笑容,“您是刘科长?哎呀,辛苦辛苦,这么大雨还麻烦您跑一趟,快请进,请进!”


    刘由对这份恭敬显得很是受用,绷着的脸缓和了些,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递过去:“我就不进去了,这是安总要的文件,你收好。”


    “诶呦,太感谢了,领导您办事太有效率了!要不,喝口热茶暖暖身子?”孙杨双手接过文件,语气热情又不过分谄媚。


    “不了,还有别的事呢。”刘由摆摆手,转身要走。


    孙杨赶紧撑起一把伞,送刘由回车里。


    目送公务车开远,孙杨回到店里,和孙老头小眼瞪小眼。


    孙老头突然开口:“你瞅我干啥?安总让你干啥就赶紧去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