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在阴间落户,比北上广都难!
作品:《我的纸扎店在阴间爆火了》 上百万?!
安然不由得再次抬头望向那耸入天际的高山,还有蜿蜒在山中排着队的鬼魂,忽然想到了自己的老爸安俊良。
老爸已经去世九年了。
之前烧了个手机过去,却一直没有得到回电。
当时猜测,可能是因为老爸已经投胎转世了,而看到眼前这恐怖的队伍,或许还有另外一种可能也说不定。
他吞咽了一口唾沫,看向侯展问:“老侯,九年时间,大概能排到哪儿?”
“九年?”侯展挠了挠头,惭愧地笑着说:“上差,俺这算学不咋行,具体到哪着实是算不出。俺只知道,这山上排队的鬼众多达数百万,每日入籍之鬼,只有200多个。”
“每天只有200个?!”安然惊呆了,这效率未免也太低了!
难怪现在新生儿数量锐减,就不说别的,投胎的人数都不够凑的。
他一边吐槽,一边在心里默算。
假设排队的鬼魂有500万,每天入籍200个,从排队到入籍就需要25000天。
一年365天,也就是……
68年!
“我靠!”安然忍不住爆了句粗口,“闹半天,我爸还在这里排队呢,难怪给他烧手机,他一直不回我电话。”
在阴间落户,竟然比在北上广拿户口都难。
心中如此想着,他便朝着山门口那金灿灿的牌楼走去。
“上差且慢!”侯展连忙招手呼喊。
然而一道雷霆般的洪亮断喝,却将侯展的声音完全吞没了。
“站住!”
随着这一声大喝,牌楼两侧,两尊高逾六米,金盔金甲,面目狰狞凶恶的鬼门神缓缓动了。
他们手中握着巨大的金瓜锤和青铜钺,交叉着向地上一杵,卷起的气浪把安然推得向后踉跄了好几步。
“天子殿重地!无谕擅闯者,斩!”
侯展御风飞来扶了一把,这才让安然不至于摔倒。
安然皱了皱眉,抬头对两个鬼门神高声喊道:“我是地藏菩萨钦点的引渡使,和卞城王是朋友,只想进去找个人!”
然而鬼门神根本不给面子,声音中带着不屑回道:“天子殿乃酆都大帝治下,只认大帝谕令,不认地藏差役!速速退下!”
安然被怼得一噎,没想到搬出菩萨和卞城王都不好使。
一旁的侯展急忙小声解释:“上差,这天子殿里供着酆都大帝的金身法相,也是四大判官、十大阴帅的住处。所谓宰相门前三品官,沾了酆都大帝的光,莫说是卞城王,就算菩萨亲自过来,也得礼让三分。”
安然不禁皱眉。
酆都大帝,那是地府官僚体系里的最高行政长,统御万鬼。
地藏菩萨虽然在阴间地位也很高,但却不在地府官僚体系内,自己这个小小引渡使,充其量就是个编外特派员。
想进天子殿,看来不是一件容易事。
叹了一口气,安然只能选择退后,然后看向了一脸懵逼的孙有才。
“不是,这啥意思?我得在这儿排68年的队?”孙有才咧着嘴,下意识地摇头表示抗拒。
安然也觉得在这里排68年的队,实在太痛苦了,于是去问侯展:“能让他回枉死城吗?”
侯展为难地挠了挠头,“按说,是不大行的,鬼魂心中无怨,就要送到酆都入籍。不过,他属于枉死,阳寿未尽,带回枉死城好像也可以。但这事俺不敢做主啊,要不,上差恁去一趟明晨宫,问问王爷的意思?”
“也行,正好我也有事去找老毕,那就先让孙有才在门口等着,别着急带他排队。”
“好嘞,那俺先带您去明晨宫。”
把孙有才留在了名山脚下,安然随着侯展轻车熟路地飞到了明晨宫。
甲士一路放行,刚进到书房内院,眼前的一幕就让安然为之一愣。
这画风,和他预想中的似乎有那么些不一样。
卞城王既没在看电影,也没在批阅那堆积如山的公文案卷,而是站在一个陌生的中年人身后,一脸凝重地看着投影幕上的水利工程纪录片。
再看那中年人。
他大概50岁左右,穿着一身中山装,留着鲁迅式的方寸头,颧骨很高,方脸盘,鼻梁上架着一副老式的圆框眼镜。
这稳重严谨的气质,和他专心致志研究纪录片的模样,一看就是专业技术人才。
院里最闲的,大概就是拿着遥控器的刘鹏宇。
他正摆弄着手指头,一看见安然来了,立刻咧嘴笑着跑了过来。
“嘘~”安然竖起食指,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等刘鹏宇靠近了,他才压低声音问:“这什么情况?”
刘鹏宇凑到安然耳边,小声耳语道:“我听文书说,忘川河涨水了,可能又要发水改道,所以王爷就从酆都城里请来一位专门做水利工程的。听他们说话那意思,这人生前好像是个挺厉害的大人物。”
“哦?知道他叫什么吗?”安然小声问。
刘鹏宇抓耳挠腮想半天,模棱两可地说:“好像姓李,李义还是什么来着。”
安然心中一惊,“李仪祉?!”
“对对对,就这个名!”
“我草!”
安然不记得李仪祉的生平事迹,但上学的时候可是学过这位,他是中国现代水利的奠基人,被成为近代水利之父。
没想到,有生之年,竟然有幸能见到李仪祉先生。
换言之,理论上来说,那些死去超过68年的历史名人,自己都有机会在地府见到。
这可牛大了!
这边正感叹着,李仪祉那头也忽然开口:“叹为观止,当真是叹为观止啊!短短八十年,国家的水利技术已精进到如此地步!见此盛景,倍感欣慰,倍感欣慰呀!”
然而感叹过后,李仪祉又皱起了眉头,“此等浩大工程,非一朝一夕之功。仅凭观看这些影像,纵然能开阔眼界,却难在短时间内弥补这数十载的技术鸿沟。眼下若要应对忘川水患,恐怕仍然需要依仗旧法,疏堵结合,加固堤防,或可暂解燃眉之急。”
“不能根治吗?”卞城王问。
李仪祉摇摇头,轻声叹道:“如果要根治,除非建一座足以调控水量的拦河大坝。但地府的建材只有冥石阴土,运输全靠鬼力肩挑手扛,没有钢筋水泥,没有大型机械,更没有精密测算设备,想在冥河之上筑起一座巨坝,难如登天呀!”
卞城王却是淡淡一笑,说道:“李先生若只是缺少建材器械,那不妨列个清单,凡阳间所有之物,本王皆可弄到。”
李仪祉先生闻言一怔,脸上写满了疑惑,“这要从哪弄啊?”
而话音未落,就听院门口传来一个清朗的声音:“李先生,就从我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