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你这个双赢的概念,我很喜欢

作品:《我的纸扎店在阴间爆火了

    刘由出去了,但办公室里的气氛依然僵着。


    李伟峰喘着粗气站在原地,脸涨得通红,手还有点抖。


    他偷偷看了眼安然,扯了扯嘴角,那表情分明在问:完了,这下把副县长给得罪死了,咋整?


    安然却跟没事人一样,笑着抬手虚按了一下,“李总,别慌,张副县长肯定不能小肚鸡肠的人,不然也坐不到现在这个位子。”


    张骏赶紧点头,面带诚恳道:“安总说得没错。李总,您刚才的话句句都在理。我可以代表县里跟两位表个态,我们是真心欢迎像安总这样的企业家回乡投资,绝没有故意刁难、吃拿卡要的意思。”


    安然笑了笑,顺手递了个台阶:“张县长言重了。刘科长也是职责所在,公事公办。而且说到底,建厂这事确实是我性子急了,先斩后奏,给您添麻烦了。”


    “这怎么能是麻烦呢?这是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张骏摆手一笑,顺势转移了话题,“说起来,还不知道安总接下来有什么具体规划,但凡县里能帮忙的,我们绝无二话。”


    “您这么说,那我就不客气了。”安然伸出两根手指,说道:“我有两件事想麻烦张副县长。第一,我急需一支专业的财务团队。现在村里的事太杂了,每天小四十万的支出,都是零零散散的账目,村里的老会计都快把腰累断了。”


    张骏和李伟峰同时一惊。


    一天,就要花40万的吗?


    收起惊讶,张骏连忙点头:“财务是大事,我今天就联系财政那边,让他们推荐几个业务能力强,人品也好的会计。另外一件事呢?”


    “另一个,就是竹子。我需要一位专业的冬青箭竹培植专家,最好是能常驻村里,指导村民养竹子。”


    “省农科院我正好有熟人,一周之内肯定给您答复。”


    两件事,张骏全都爽快地应下了,他抬手看了看表,“哟,都这个点了。安总、李总,两位要是不嫌弃,一起去食堂吃个便饭?”


    “正好饿了,走吧。”安然欣然接受。


    到了食堂,刚晋升成“李总”的李伟峰还是有些放不开,打菜都只敢挑素的下手,不好意思夹肉。


    安然可不管那许多,鸡腿鸭脖红烧肉,堆了上尖儿一盘,吃得那叫一个风卷残云。


    张骏看着安然的吃相,笑着找话:“安总真是好胃口。说起来,您怎么想到要回瑞安投资呢?”


    安然一边闷头扒拉肉,一边随口回答:“因为这儿是我家。”


    这答案简单到不行,却十分具有说服力。


    吃完饭,安然打算回村了,张骏也打算一起去南山村看一看。


    于是,双方的车子先后开出了县政府大院,


    终于不用和副县长坐一块儿了,李伟峰长长呼出一口气,整个人都快瘫在驾驶座上了。


    他从后视镜瞄了一眼后面跟着的公务车,又瞅了瞅安然,小心翼翼地开口问:“安老板,我多嘴一句啊,财务那可是管钱的,你咋能交给外人呢?就我那百十来万的小砖厂,账本都攥我媳妇手里才踏实。”


    安然笑了笑,没直接回答,反而问了个问题:“你信你媳妇,因为她管账管得好,从没出过错,还是就因为她是你媳妇?”


    “那……肯定因为她是我媳妇呀。”


    “问题就在这儿了。”安然两手一摊,“我没媳妇,而且我这生意,账目哪怕错了个小数点,可就是几十上百万的出入。所以,我现在用人不看亲不亲,只看专不专业。”


    “而且,让张县长帮忙找人,好处可就多了。一来,他推荐的人肯定业务能力过硬,比我自己去人才市场抓瞎强得多。二来,我的钱来路干净,去向明白,不怕监督调查。回头遇到事了,需要他给我撑腰了,他帮起忙来心里也踏实,毕竟我的资金账目完全公开透明,不用担心我给在他背后埋雷。”


    李伟峰眨巴眨巴眼,好像有点想明白了。


    “哦,我懂了,就是白瓢了他的会计,还得了他这个靠山,双赢呗?”


    “嗯!你这个双赢的概念,我很喜欢!”安然笑着点点头。


    其实这和他在地府的操作是一样的。


    通过让渡一部分权利,换取官方的信任,该赚的钱一分没少,甚至还更多了,接下来无论做什么也都方便的一批。


    所谓双赢,那必须是自己赢两次。


    下午一点多,两辆车子一前一后开进了南山村。


    刚到村东头,张骏就被眼前的一幕给惊呆了。


    他不是没到过南山村视察,往常这时候,村里要么静悄悄没几个人影,要么就是三两个老太太凑在一块,嗑着瓜子闲扯家常,处处都透着一股冷清劲儿。


    可今天不一样了,晒谷场上密密麻麻全是人,工棚里早就塞满了,外面的人干脆沿着村路,借着两旁房子的阴凉,坐在地上干活。


    衡阳建业搭建的蓝色工棚规规矩矩,材料区、工作区、验收区都划分得清清楚楚,用来堆放成品纸扎的临时库房,都用沙袋围出了防火隔离带,全都弄得像模像样,十分专业。


    张骏认真看了一圈,心中便有了数。


    虽说的确是先斩后奏了,可人家根本没违规动土建厂,就是把村子边角的空地利用到了极致。


    目光收回来,张骏最后看向了晒谷场中间的那张八仙桌。


    桌上放着一捆捆崭新的百元大钞,一旁还有备好的零钱。


    村民们手上飞快地扎着竹编,眼睛时不时往桌上瞟。


    有个半大小子刚扎完一只猪,便急不可耐地窜起来跑去验收处。


    负责验收的人检查得很仔细,那半大小子则一脸紧张地盯着。


    最后终于是合格了,他兴奋地接过了一张绿色小卡片,眼里都是光。


    张骏默默看着,心里则是感慨万千。


    没有什么“这振兴”、“那光荣”的口号,大家如此干劲十足,自然都是奔着钱。


    可这么多年来,瑞安乡下一直所缺的,不就是钱嘛。


    他转过头,看向刚刚走下车的安然。


    村长刘富贵和几个村委干部全都热情地迎过去,没有虚头巴脑的谄媚,脸上的笑都是发自真心的。


    村里人的好日子,可能真的盼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