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接下电影

作品:《娱乐:剧组霸凌?我背景震惊全网

    紧接着一个退休专家归队再次组建团队,那个专家是一个跟踪专家黄德忠,他深谙传统跟踪术,经验丰富但行事老派。


    而和他组队的何秋果恰恰擅长高科技手段,和他形成经验和科技的碰撞。


    在这场猫鼠博弈中,首次较量就是传统和科技碰撞出的火花。


    李烨深深被这剧本所吸引,因为他看出来了人物的暗线。


    黄德忠背负过往愧疚,此次回归试图弥补遗憾。


    何秋果在实战中迅速成长,从依赖科技到领悟跟踪精髓。


    傅隆生表面狠辣暴戾,实则对养子团(熙旺、熙蒙、胡枫等)怀有复杂情感,其犯罪动机隐藏着身世之谜。


    这个故事有着复杂的背景还饱含着人性的挣扎。


    李烨一口气,将整个剧本看完。


    窗外的天际,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他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胸口却依旧感到一种沉甸甸的压抑。


    他拿起手机,看了一眼时间。


    凌晨四点半。


    他没有丝毫犹豫,直接拨通了红姐的电话。


    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通。


    那头传来红姐带着浓重睡意的声音,含混不清,还带着一丝被吵醒的怒气。


    “谁啊……大半夜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家着火了!”


    “是我。”李烨的声音,带着一丝看完剧本后的沙哑。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


    红姐的意识似乎清醒了一些。


    “李烨?你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没事。”


    李烨顿了顿,说。


    “我接了。”


    “接了?接什么了?大半夜的你接什么……”


    红姐的声音戛然而止,她好像反应过来了。


    电话那头,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像是一个人猛地从床上坐了起来。


    “等等……你说你接了?是……是那个本子?”


    红姐的声音里,睡意全无,只剩下难以置信的激动和颤抖。


    “嗯。”


    李烨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捕风捉影》。”


    “天啊!”红姐在那头低呼一声,“你看完了?你一个晚上就看完了?”


    “写得很好。”


    李烨没有直接回答,他靠在沙发上,手指轻轻摩挲着剧本的封面。


    “这不是一个剧本。”


    他看着窗外那抹微光,轻声说。


    “这是一个缩影,一个时代接替的缩影。”


    电话那头,彻底安静了。


    许久,红姐才用一种近乎梦呓的声音说。


    “……好,好!我明白了!我天亮就去联系片方!不,我现在就联系!”


    “你先睡吧。”李烨淡淡地说。


    “睡什么睡!我睡不着了!”


    红姐的声音里,是压抑不住的狂喜。


    “李烨,你做了一个最正确的决定!”


    挂断电话。


    李烨没有动。


    他只是静静地坐着,手里拿着那份剧本。


    天光,终于彻底撕裂了黑夜的帷幕。


    第一缕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在李烨的身上。


    他手中的剧本,封面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


    《捕风捉影》。


    他合上剧本,随手将其放在茶几上,与那份被冷落了一夜的综艺策划案并排。


    一夜未眠,他的精神却异常清醒。


    脑海中,电影里那场惊心动魄的猫鼠游戏,与现实中针对霍振山的布局,两条线交织、重叠。


    最终,都指向同一个终点。


    胜利。


    手机在此时震动起来。


    是红姐。


    她的声音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干练,只是那份亢奋依旧掩饰不住。


    “片方那边我已经联系了,他们简直不敢相信!约了今天上午十点,我们一起跟导演和制片人见个面。”


    “好。”


    李烨的回答只有一个字。


    “你昨晚没睡?听声音不太对。”红姐敏锐地察觉到了。


    “看了通宵剧本。”


    “你啊……”红姐在那头叹了口气,语气里却带着笑意,“地址我发你微信,你收拾一下,我九点半来酒店接你。”


    挂断电话,李烨起身,走进了浴室。


    热水冲刷着身体,也带走了最后一丝疲惫。


    镜子里,男人眼神清亮,没有半点熬夜的颓态。


    《捕风捉影》是个好本子,傅隆生这个角色,更是出彩。


    一个经验丰富、带领养子团进行高智商犯罪的盗匪团幕后狼王。


    这个角色虽然是个反派,戏份也不算最多,但人物弧光完整,极具张力。


    更重要的是,红姐在电话里提了一句,这部戏的投资方请了不少老戏骨来压阵。


    在如今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还愿意花大价钱请实力派演员的剧组,不多了。


    对李烨而言,片酬是次要的。


    能和那些真正的好演员同台飙戏,学习经验,结识人脉,这才是千金不换的机会。


    电影是艺术,也是人情世故。


    但他很清楚,电影的拍摄周期太长。


    从进组到杀青,短则三四个月,长则半年一年。


    后期制作和送审,又是一段漫长的等待。


    等到电影最终上映,黄花菜都凉了。


    他现在最缺的,不是作品,而是持续的曝光。


    他不能在公众的视野里消失太久。


    “问道传媒”刚刚成立,他就是公司最亮的那块招牌。


    招牌要是蒙了尘,后续的一切都会变得举步维艰。


    所以,他需要一个“短平快”的项目,来维持热度。


    综艺,是最好的选择。


    上午十点,京城一家私人会所的茶室里。


    李烨见到了《捕风捉影》的导演,张克。


    一个五十岁左右,头发微秃,戴着黑框眼镜,看起来有些儒雅的中年男人。


    制片人姓刘,是个精明的商人,全程笑呵呵的。


    双方的会谈很顺利。


    张克显然对李烨做过功课,从《我们的父辈》里那首《如愿》,聊到他在音乐上的才华。


    言语间,满是欣赏。


    “傅隆生这个角色,”张克推了推眼镜,看着李烨,“内心戏很重,需要演员有很强的共情能力,我相信你可以。”


    “你演的《亮剑》我也看过,所以我觉得年龄的跨度对你来说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还有动作戏,你也不用担忧,先不说《亮剑》中你有着一定的武打戏基础,再加上我们亲来的老戏骨相信你也略有耳闻,他肯定是会知道你的,这种机会课不多。”


    李烨只是平静地听着,偶尔点头。